BAT的真的適合創業團隊嗎?


平時在公司扮演一個逗比得角色和親愛的們友好相處的我根本不願意去思考這么深入的課題。本來在上一家公司就涉及的太深,心愛的一條小產品線被咔掉后心疼不已。只想深入研究技術不問世事了。怎奈何突然有一天說要招一個項目管理職位的人進來,專門做的事情就是更新和管理項目進度。我當時十分疑惑后,就開始了找個思考的歷程。

大公司病?

“難道不是產品經理需要管理這個事兒嗎”?小創業公司里,不是產品經理需要把從老板、市場和運營的人的一堆破事兒都收集整理了,然后去其糟粕、留其精華,轉化為需求文檔和原型交給開發,然后管理開發的進度?但是我們的產品經理怎么要把這件事兒推出去呢?這個哥們過來之后干的事情就是更新EXCEL:誰做了點啥,今天做了點啥,任務進度是百分之多少等等吧。

和賺錢沒有直接關系的人變多就是大公司病了。這個哥們和直接賺錢有關系嗎?這個時候我們家的真漢子喊人了:“XXX你的bug改得怎么樣了?”。說他真漢子是因為他是個“她”。氣勢逼人,對於真漢子的任何問題我們都不敢說半個不字。

但是有的時候會出現一個很奇怪的問題,很多時候測試並不清楚開發們又開發了什么新的功能。很長一段時間都持續出現這個問題。每次到最后要發布的晚上,測試們以為可以上線了但是又爆出說其實還開發了新的功能需要測試。最后的結果直接就是發布延期。對於測試的不重視直接導致的結果是延期的發布和無數多的質量問題。

其實,最清楚項目的進度的人非測試莫屬。我們都知道每次開發的時候測試是要有測試用例的。那么項目進行到什么程度,直接看測試的測試用例測完了多少就可以了。非常清楚。總比你問一個開發說,哎這個某某功能的進度怎么樣了啊?然后他說,我想想啊,大概百分之三十了。這幾乎就是猜了。

完完全全的瀑布流

前面說到的需求問題。產品們辛辛苦苦的整理各方面的需求,每天都忙到半夜。真讓人敬佩。然后等他們的需求都整理好放到文檔,做成原型(原型從來沒有見過,除了粘到文檔里的那幾頁以外)就正式的交給開發了。

開發完全不了解這個大需求的前因和后果,以及這之間的來龍去脈。這些在開發之前都是需要弄得清清楚楚的,至少是各個功能塊之間的關聯尤其是數據的流向這方面需要弄清楚的。要完全的搞清楚這些需求所花費的時間也是相當的多的。

產品團隊在這之前完全沒有從連接開發和運營的角度給予運營和市場等需求提供方給予專業的建議:把需求拆分,並納入敏捷開發以快速的迭代。相反的,產品團隊在整理好全部的需求之后,一股腦的拋給開發。並由開發團隊來給需求提供方提出需求的不合理的地方和實現的不可行的地方。之后再次陷入需求的大討論中。

但是這個時候一個小創業公司的老板早就已經等的不耐煩了。人人都在講快,老板還在大把大把燒錢,哪有那么多時間等一堆人為了一個小需求點討論個沒完沒了的?老板就說這個也不用做,那個也可以手工做。是的,誰都理解他想早點試試這個大的功能點到底是不是適合市場的。但是,產品和開發們誰也不敢跟老板說半個不字。老板要砍掉的幾乎都是運營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需要的配置項等。砍掉了運營就只能手動配置,或者你在創業公司待過得話就會知道,找開發在產品庫里配置。

其實玩過Scrum的都知道,Scrum最適合的就是全新的概念扔出去試水的情況。當然我們不去深入探討Scrum。但是,一個全新的需求概念(沒有現成的可以抄的)是需要不斷放一個優化版的到線上去看用戶的反饋的。就比如上面提到的一個例子。老板想了一個全新的概念要做,運營的和市場的做了完善。不管他們表現出來的信心有多大,有一點是肯定的:他們也不知道這到底是他們認為的用戶需求還是真真正正的用戶需求。就算是真的用戶需求,能解決用戶的問題,那么這其中有沒有什么大的邏輯疏漏導致用戶體驗功能的時候遇到問題,他們也不清楚。這種情形怎么能不用Scrum呢?

創業公司的渾水

創業公司人少好溝通。是的,你說的很對,但是這是在很早期的時候。當開發團隊在50人以上的時候就不再是這樣的了。至少在這個人數界限的時候事情就開始走樣了。溝通不再是那么的輕松和直接。公司的整體的方向是什么,公司的具體的安排是什么,產品的優化都包括什么作為一個底層的開發已經不太可能有什么了解了。除了直接領導的安排,一個版開發人員並沒有其他的正式渠道了解以上說的公司目標,或者說公司的開發相關的目標。Google的OKR據說有這么一個效果,但是沒有經歷過也沒有亞就過不敢說確實有這個功效。

但是,一個實際的情況是BAT等專業化程度已經很高的公司出來的人在這方面的表現也是零。即使是Google的。這些在產品線上一顆釘式的人物對於開發團隊的管理可以說是自生自滅式的。普通的開發人員自然樂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於是,大家每天都忙活到很晚。早晨也很有理由的來的很晚。

不想說的技術

日活沒幾千,點贊都會延時。。。業務驅動技術我是完全贊同的。但是一開始就不能讀寫分離嗎?讀寫分離了就不能一主多從嗎?

以上所說的都是BAT挖過來的。但是在產品、開發、技術、流程和管理上真的沒看到他們有什么建樹!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