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函數主要用來做:合並表格。參考資料為quick_cocos.
星月傾心貢獻~~~
--[[ -- 將 來源表格 中所有鍵及值復制到 目標表格 對象中,如果存在同名鍵,則覆蓋其值 -- example local tDest = { a = 1, b = 2 } local tSrc = { c = 3, d = 4 } table.merge( tDest, tSrc ) -- tDest = { a = 1, b = 2, c = 3, d = 4 } -- @param tDest 目標表格(t表示是table) -- @param tSrc 來源表格(t表示是table) --]] function table.merge( tDest, tSrc ) for k, v in pairs( tSrc ) do tDest[k] = v end end
table.merge方法就是用來合並表格的。
這個方法在網絡游戲中有很大的用處,A的屬性發生改變,服務器返回數值,笨辦法是每個元素一一列出來,一個個重新賦值。但是有了這個方法,只需要table.merge一次,就可以覆蓋以前的數值,同時也能增加新的元素。非常方便吧~~~(小白:是的是的...)
但是,這里要注意,如果兩個table中,有同一個key,卻有不同的含義,就不能隨便覆蓋了,需要大家自己特殊處理了。
本來還想多少點,不過好像沒什么說的,原理很通俗易懂~~~(小白:你話癆...)
作者使用 cocos2d-x 3.0 + lua學習和工作心得,未經作者允許,請勿轉載!在此謝謝各位手下留情~~~
本文沒有獲得作者本人同意,不得轉載,否則必追究相關責任。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