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基礎動作練習之------正手攻球和正手弧圈球的不同?如何練好弧圈球?


1,正手攻球動作要領刻意收小臂,並且大臂保持相對固定,不能亂甩。引拍位置在前臂身體右側,前臂不用甩開。

---正手弧圈球是順勢收小臂---即小臂不要刻意去發力,去收!!!動作要領:轉腰轉肩右腳蹬地,轉腰帶動大臂發力,大臂發力(所以大臂不能保持相對固定)帶動小臂順勢甩出去---注意結合打磨技術。  引拍位置比較低,因為前臂要甩開,在身體右側身后。

2,弧圈球不是刻意收小臂,而是在前面動作發力到位的情況下,也就是蹬腿轉腰動作做充分之后,“順勢甩小臂”。

3,正手攻球動作幅度很小,正手弧圈球幅度很大---全身發力。

4,圖例:

---正手攻球:

---正手弧圈球:

 

 

@總結:

1,第一個內在不同是:

------>重點:正手攻球重視收小臂的作用,需要“刻意收小臂”;而弧圈球是“順勢收小臂”或說“順勢甩小臂”。

 再簡單點說就是弧圈球“收小臂”是“順勢”而不是“刻意”

  甚至你可以把小臂想象成鞭子的末端,這個時候小臂是非常放松的,在身體發力到位的基礎上順勢甩出去。

  如果你練習過正手攻球的話,這一點更好理解:收小臂是一個“下意識”的動作。

  只要你前期動作做到位,擊球瞬間不需要“刻意”去收小臂,下意識里就會做出這個動作的。

  而如果用正手攻球的動作來拉弧圈球的話會出現什么問題?

  首先,因為受根深蒂固的思想左右,收小臂過早,前期蹬腿轉腰的力量傳導上大打折扣甚至就沒用上最后還是成了用胳膊在拉弧圈球

  也就是說“外在”的“整個”動作上看起來確實是在拉弧圈球,但“內在”的呢?------》重點:依然是靠手臂在拉弧圈球,要靠整個身體發力去拉弧圈球,而非手臂去拉。

  另外,為了加強弧圈球的威力,提高力量、速度、旋轉,就會“飲鴆止渴”,繼續加大收小臂的力量,這樣就給肘關節加大負擔,很多球友之所以得“網球肘”,因為恰恰就是這個

 

2,第二個“內在”不同:大臂的重新認識,或是是發力的重新認識。

------>重點:正手攻球時,大臂不能亂甩,保持相對固定。正手弧圈球時,大臂不用保持相對固定,把大臂甩出去---轉腰蹬地發力時,把大臂甩出去,注意體會這個柑橘

 

  小時候練球,教練在強調收小臂的同時,還會提醒大臂不要亂甩,保持相對固定。對於正手攻球而言,這一點沒錯

    另外,從發力上說,那個時候教練更多提醒的是注意身體重心要有一個轉換。

    但是弧圈球不一樣,它需要全身力量的一個爆發

    捎帶說一下,如果打完球你覺得只是手臂酸痛而腰腿沒感覺,說明你身體發力不好;如果腰腿酸的話,至少說明你身體發力了,而如果這個時候力量旋轉出不來的話,你就要琢磨一下是否就是我這說的“用左手攻球的動作拉弧圈球”。

    好了,再回到身體發力這個話題,身體發力需要高效率的力量傳導,而這個時候,大臂反而顯得非常重要了

    前面我說了,弧圈球的動作不需要刻意收小臂,甚至要求小臂極其“放松”。從外在看,收小臂這個動作是有的,但這是一個“下意識”的動作。

    和正手攻球不同,弧圈球很重視力量的傳導,而這個時候大臂就承擔了非常重要的力量傳導作用

    如果這個時候還保持大臂的相對固定,這個力量的傳導效率就要大打折扣了,拉弧圈球的時候,大臂不要保持相對固定

    所以正手攻球和弧圈球在這一點上的內在不同是弧圈球需要更多的身體發力,而大臂是一個重要的傳導環節。

  就像上一個帖子我糾正球友過早收小臂一樣:把大臂出去(不要再遵守一個拳頭的距離等攻球原則了。)

 

3,最后總結一下:要練好弧圈球,就要在身體發力的基礎上,弱化“刻意”收小臂的意識,強化大臂送出去的意識。

4,注意點:不要用正手攻球的動作來拉弧圈球

5,如果刻意想着小臂二次加速 那你的大小臂同樣也不會放松,會漏球,也達不到鞭打發力集中的目的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