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基礎動作練習之------拉球和弧圈球區別?拉球和攻球的區別?沒有嚴格的界限!


@拉球和弧圈球區別?

  嚴格來說,拉攻和弧圈球的性質(定性分析)並無本質的不同都是上旋攻擊性擊球而其擊球手法、旋轉強度(定量分析)則有所區別,擊球的指導思想也有所不同

  拉攻和弧圈的區別只在於“打”和“摩”的比例不同,看以什么為主而已。設一擊球動作中“打、摩”的成份共計十成,拉攻中以“打”為主,與“摩”的比例大致在6:4,或者“打”的比例更高一點兒,上旋強度相較於弧圈略小;而弧圈球中“摩”的比例在五成五以上,旋轉較強。

  拉攻的站位略近台,擊球動作略小重點以收小臂向前上方發力為主當然根據來球,向前或向上的比例會有不同),摩擦是為了保證球以較好的弧線過網,是為“打” 服務的。由於動作小,動作還原快,板與板之間時間間隔較短,多作為快攻打法中“起下旋”爭取主動,為攻球做准備的過渡技術。很像正反手攻球

  弧圈球站位略退台,動作舒展便於發力,當然還原要稍慢一些了。重點以腰、腿帶動大臂發力為主,在提高旋轉強度的基礎上,加大“打”的成份是為了使球速更快以加強擊球威力。雖然節奏稍慢,但全身協調以大力擊球,旋轉強,力量足,務求一擊必中,是弧圈打法的主要得分手段。

 

@拉球和攻球的區別?

  攻球時以擊打為主,而拉球時是一摩擦球為主。

  一般拉球時要先向后轉腰引拍,大臂和小臂伸直或大夾角,摩擦球后快速收小臂到左前上方.而攻球時動作小些,大臂和小臂之間的夾角比較小,力求快准,引拍比較小。

  而攻球的要點是:將大小臂固定住。只靠扭腰來解決問題。。。(當然實際中。小臂有收縮的。大小臂的角度從100度左右變成60度)。。。。但細節方面不必講究。。扭腰是關鍵中的關鍵。。只要扭腰就夠了。。。 以上是指對安全初學者而言。或者是球技較高 但動作變形嚴重的同學想重新學的。

  我的理解是:拉球引拍比攻球低,擊球點在球的中上部或中部,攻球則在中上部.上部,攻球手臂打開不必太開,,業余的選手攻球估計只能用在不轉或下旋不強和上旋的來球,拉球則可以對付大多來球,只要你的步伐到了....

  補充一點: 攻球以腰帶小臂發力為主, 小臂收縮稍早。

  拉球時手臂向上的程度稍多,攻球時,手臂向前的程度較多。

 

@備注:

1,弧圈球的歷史和旋轉球的原理

  弧圈球是由日本人(中西義治為了對付削球)從拉攻技術中分化出來的,最初的名稱叫“弧圈形上旋 球”。隨着器材(底板、海綿、膠皮)及技術水平的提高,現在的弧圈球旋轉和速度已不可同日而語,早就突破了原來名稱的涵義:旋轉更為強烈,弧線卻變得低 平。上旋球由於空氣動力學原理,飛行弧線有向下彎曲的特性,(在前進速度一定時,)上旋越強,彎曲度越大,過網后向下彎曲,因而不至於像平擊球(不轉)那 樣擊球力量過大就平飛出界,保證了大力擊球的命中率。這也是弧圈球能成為當今世界乒壇主流技術的原因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