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問分析法的表現是多問幾個問題,但實質上是因果分析。看到了這個實質,就會發現五問的五是虛指,並不僅僅是“5”可以是6、7、甚至是50問,直至找到根本原因為止。
我們來觀察一個問問題的過程:
談話1:
【場景】婚前,飯桌
女:喂,死人,你喜歡我哪點?
男:你哪點我都喜歡……
【場景】婚后,飯桌
女:老公,你到底喜歡我哪點?
男:……
女:你聽到沒有!你到底喜歡我哪點?
男:飯不趕緊吃完都涼了!吃吧吃吧~
女:……
結論:場景相同,時間不同,會導致答案不同。
談話2:
女:親愛的,你到底喜歡我哪點?
男【心情好】:親愛的,我喜歡你的眼睛、喜歡你的秀發、喜歡你在我身邊的每一秒鍾~
男【心情不好】:你煩不煩啊,成天問這個問這個!
結論:同一個問題,回答問題的人會因情緒生產不同的答案,情緒歸屬與情感,情感是主觀因素。同樣的主觀因素有:傲慢、驕傲、拒絕等
談話3:
女:親愛的,你到底喜歡我哪點?
男:你有幾個點?
女:???
男:對,你有幾個點?你有幾個點,我就喜歡幾個點?
女:!!!
結論:答非所問。看似是答案,仔細想其實根本不是答案,是回答人在取巧,主觀使用語義轉移的方式偷換概念。
而五問法就是避免此類問題的產生。
例4
一個問題問多位聽眾時:
老師取出一張A4紙,畫了一個圈,問台下,這是什么?
A:這是圓圈
B:這是餅干
C:這是太陽
D:這是窟窿
E:這是太陽
F:這是大餅
……
結論:針對一群人問同一個問題,答案不會被重復。且會越來越發散,越來越富有想象力。
一個問題問一位聽眾時:
私下場合,老板問員工:“現在我來問你一個問題,你要如實回答我,壹加壹等於幾?“
員工:2
老板重復:壹加壹等於幾?
員工:王?
老板重復:壹加壹等於幾?
員工:……團結?
老板重復:壹加壹等於幾?
員工:……合作共贏?
老板重復:壹加壹等於幾?
員工:……老大,放過我吧……
結論:針對一個人問同一個問題,對象回答問題不會重復。對象回答問題會逐漸深入思考,直至思考走入胡同。對於對象而言,每一次的問題,就是對上一次回答的否定。
五問法,就是據此產生,通過不斷地追問“為什么”可以理清問題的脈絡,從而系統性地解決問題。它提供了一種尋找問題根本原因的簡單方法,能夠被所有人理解和使用。即使不了解六西格瑪等流程優化知識,也能夠在實際工作中熟練運用。
使用方法是:
第一步:寫出要追問的具體問題。
第二步:分析為什么會發生這個問題。
第三步:在問題旁邊寫出答案。
第四步:如果提出的答案無法確定是導致“第一步”問題的根本原因,需要重新分析,寫出答案。
第五步:針對“第四步”發現的問題根源再問“為什么”,直至整個團隊都認為已經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
流程如下:
舉例說明:
如此,我們找到了根本原因,從根本原因單設議題:
運用頭腦風暴、相框法(不知道還有木有人記得)等分析工具,可以逐漸找到運營策略。
注意事項:
·討論時,要充分使用頭腦風暴工具,自由暢談,從多方面去挖掘問題的原因。
·最終問題的根源,最終必須是團隊都同一的結果
環節小結:
這段時間我們介紹了魚骨圖、5W2H、帕累托圖、矩陣圖以及5個為什么,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工具都是管理的手段,是為了解決問題而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字不易,且讀且珍惜,轉載請注明出處:SimonK @http://www.cnblogs.com/simonk/
更博時間:
周一到周五每天一更,時間8:30-9:40之間
周六/周日/法定節假日 不定期
歡迎訂閱!
下節預報:如何寫一篇合格的分析報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