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衡量一個項目的交付質量???


昨天與部門開會討論項目的完整規范交付流程,參會的涉及到項目相關的所有人員,總結一下供大家討論交流:

1、小插曲:我們把客戶的干系人、自己的干系人對項目的影響做了一個排名並打分,結果很有意思:客戶的領導和我們的領導的滿意程度被排在了第一位,最終用戶排在最后一位,中間是項目經理啊、關鍵用戶啊、客戶經理、服務經理、安全經理啊等等,感覺是不是有點不太正常??

2、核心的問題:如何衡量一個項目的交付質量?關於這個問題大家吵得不可開交,最終也沒有一個結果,每個不同角色的人看到的角度是不一樣的,對於領導層,可能就只有一個指標:領導是否滿意? 但這是完全憑感性的,而且影響判斷的因素很多,比如客戶關系好不好,而且滿意、十分滿意完全是隨口一說,從理性角度來看或者說從技術角度來看,如何給一個項目進行比較客觀的評價呢或者更精確的定量呢?(成本問題可以排除在外,它不是項目的質量問題要考慮);

1)穩定性:官方解釋,指軟件在一個運行周期內、在一定的邊緣條件下,軟件的出錯機率、性能劣化趨勢等。但穩定性本身的定義也比較模糊,目前只能以可運行時間來衡量,如果項目沒有出現宕機或者不能訪問的情況,可以認為穩定性是100%? 但系統訪問慢算不算??慢到什么程度算可以接受,什么程度算不可接受?

另外,如果有部分人正常部分人不正常,這又如何去算??如果只有少數人訪問不正常,可能影響的因素也比較多,比如局部網絡,比如用戶電腦本身的問題。

2)可用性:官方解釋:指的是產品對用戶來說有效、易學、高效、好記、少錯和令人滿意的程度,即用戶能否用產品完成他的任務,效率如何,主觀感受怎樣,實際上是從用戶角度所看到的產品質量,是產品競爭力的核心。 這又是一個很主觀的因素了,同樣的東西,有人覺得好用有人會覺得不好用,每個人的操作習慣不一樣,咱們又不是像apple那樣的東西,大家都說好,而目前如何定量評價可用性呢??估計只有滿意度調查了,但滿意度調查本身就不是一個嚴謹的東西;

3)可維護性:官方解釋:可維護性是指理解、改正、改動、改進軟件的難易程度。這個也是同樣的問題,做開發的當然都明白這個道理,但是不是我們把所有的文檔都補齊、所有的代碼注釋都加上就是一個好的可維護性?軟件的理解改動涉及到很多,比如你的架構設計,你的數據庫設計,你的代碼質量(關於代碼質量又是一個可以討論的話題了),這些東西沒有一個標准去衡量,同樣的架構,你可能認為不錯,換成另一個人未必就覺得好,客戶也沒有能力到檢察到代碼層面,所以這個指標完全在於交付方怎么忽悠了;

4)可擴展性:簡單地說,可擴展性就是關於如何處理更大規模的業務。同樣,道理都明白,但如何衡量?如果過度考慮這個可擴展性,又存在一個過度設計的問題,如果是自己的項目,你可能會盡心盡力的想得比較多,如果是乙方項目,你是否在設計時考慮得那么長遠而且又不影響項目的正常交付?而且可擴展性的做法很多,比如分布式部署、集群、數據庫分隔等等,但這樣對當前來說都是理論上可行的,真的做起來還要考慮實施成本、復雜度的問題。總而言之,什么叫可擴展性高,什么叫不高?又是一個無法評估的東西;

5)安全性:非常重要的指標,但大家看看各自的項目,有幾個項目把安全性考慮得非常周到,物理安全、帳號安全、功能性安全,數據庫安全,這些都不是一兩句話說得清楚的,有一本子“白帽子講web安全”里面講解得比較多,但如果真的要做到那種程度,是不是自己把自己做死了?

6)bug:這個不是指標,但是卻是最直觀的體現,最可以量化的東西,我們可以統計出bug的數量,但存在兩個問題,一是bug如何分級?二是如何根據bug的數量來判斷系統的好壞? 第一個問題,bug的分級,bug肯定要分級的,不能所有的bug一視同仁,那么就要有一個分級標准,而這個標准是什么呢?舉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以前做一個財務系統,寫錯了一個文字,從程序角度來說,很小的一個bug,但是造成了客戶幾萬張銀行對賬單作廢,全體財務員工加班兩天解決。所以客觀的講應該是給用戶造成的影響來判斷bug的嚴重程度,但很多時候其實也是人為拍腦袋的;好,現在假設這個bug數量出來了,也分級了,那么怎么算可以接受的?這與系統本身的代碼量、復雜程度是有關系的,一個1萬行的代碼與10萬行的代碼,同樣都是3個bug,那評判標准肯定是不一樣的;

7)還有其他的判斷指標:比如需求實現率,需求文檔中寫了100條,實際做了80條,這個嚴格來說,不應該算交付的質量,交付的質量應該是指已經實現的功能相關的,這個更多的是交付能力的問題,是項目管理的指標;

對於甲方乙方的項目,公司可以說收到項目款了就是好項目,沒收到就不是好項目,拋開人為的因素,純粹從技術角度來說,衡量一個系統的好壞真的比較難,目前來看還是主觀判斷大於定量分析,一個系統做得好還是做得不好,可能更多的是在於一兩個關鍵人員的能力和整體項目管理的標准執行了;

在此拋磚引玉,大家討論。 每個公司的情況不一樣,因為我們要自己交付,自己來運維,所以從自身角度來說,我們肯定會關注可維護性的問題,如果是甲乙雙方的項目,估計沒有幾個人會想那么多了。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