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質量內建,提高交付質量


前言

這篇文章是對“測試圓桌派”第二期線上直播的精華內容整理。

直播過程中,很多的思路和觀點,都是在不斷的交流碰撞以及聽直播的同學提問中產生的。

 

關於測試圓桌派

測試圓桌派,本來是我和CC、chenkl老師無意中閑聊時候產生的一個想法,抱着試一試的態度舉辦了第一期,結果反響出乎意料的好,因此決定繼續辦第二期甚至更多的直播分享。

每期我們會挑選不同的話題,來談談彼此的看法和觀點,以及我們在實踐和工作經歷中遇到的一些問題,解決方案。

話題不會僅局限於測試領域,還會有職業規划、職場發展、學習成長等很多方面。

我們也希望通過直播分享,不斷的產生思想上的交流碰撞,在分享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探尋更多的向上的可能性。

 

 

 

什么是質量內建

定義:作用在開發過程中,要求軟件生命周期中參與的各個角色實時對軟件的質量負責,確保軟件在交付到下一環節前已經有了基礎的質量保證。

目的:減少因為質量問題導致的返工而浪費大量資源。

核心:及時反饋,共建質量,而不是讓測試做質量兜底。

角色定位:質量是整個軟件生命周期都應該關注的事情,測試是為了質量負責,但又不能局限於測試本身的一些活動。

角色解讀:測試從剛開始的QC,變為QA,本身就是隨着行業和技術的發展要求不斷演進的。

 

質量內建的挑戰

PS:三位老師通過幾個關鍵字總結了不同的一些挑戰,下面是關鍵字釋義。

老張:文化+協同

文化:需要通過長期的質量保障文化宣講和實踐,來抹平由於團隊成員技術能力、認知偏差帶來的不確定性。

協同:軟件項目最終的質量交付需要多個角色協同完成,而良好的溝通和高效的協調是保障交付質量必不可少的因素。

CC老師:效率+約束

效率:交付質量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效率。

約束:不能一味地追求交付過程的效率而犧牲一些東西,需要一定的流程規范,標准的組織體系和技術規范來約束過程。

Chenkl老師:思維+平衡

思維:技術團隊整體的思維需要做出轉變,從質量保障是測試的工作轉變為質量保障是所有人的工作。

平衡:思維轉變、流程落地、質量內建體系建設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變革的陣痛期需要平衡落地順序以及作出取舍。

 

質量內建案例分享

老張:軟件工程體系

軟件項目落地有三個重要的因素:質量+效率+成本。很難三者都具備,需要做出一定的平衡和取舍。

根據企業組織架構以及項目類型、投入資源多寡、業務類型以及團隊成員技術能力,選擇合適的軟件工程迭代體系。

  • 需求多變,追求交付效率和成本的,可以選擇敏捷迭代的方式,盡快交付不太影響用戶使用的MVP版本。
  • 需求穩定,追求交付質量和效率的,可以選擇瀑布或雙V迭代模型,投入更多的時間和人力技術成本來達成目的。

CC老師:測試左移+持續反饋+測試右移+全員參與

測試左移:盡可能在測試本身活動開戰之前就接入測試,包括在需求和設計階段(形成規范+落地實例)。

持續反饋:保持高度的信息透明和及時的信息反饋,才不至於由於信息盲區導致的風險變大(盡早接入+固化流程)。

測試右移:項目交付后的線上運營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獲得用戶的反饋並不斷的迭代優化(灰度發布+用戶調研)。

全員參與:質量內建是項目全體成員都需參與並為之負責,結合自身和公司情況,先做好自己(日志+告警+資源),形成影響力,再落地體系。

Chenkl老師:技術標准+需求管理+持續測試+分層測試

技術標准:明確驗收條件、質量卡點、技術工具的技術標准,形成約束;

需求管理:https://mp.weixin.qq.com/s/JhFvsmNB9bBCGCkrxYFoJw

持續測試:https://mp.weixin.qq.com/s/mADVauTn7GKXv_uD4Sk_uw

分層測試:持續測試和自動化測試是高效且必須的,推動自動化的標准化和分層驗證。

 

如何理解交付質量

需求質量是卡點

  • 需求描述+需求評審;

高度重視過程質量

  • 研發過程質量(構建成功率、缺陷燃盡圖);
  • 線上交付質量(交付時長和效率、缺陷留存);

不要忽視線上結果

  • 用戶反饋;
  • 埋點數據;
  • 可維護性;
  • 可擴展性;

質量需要持續運營

  • 收集用戶問題、不斷反思改進、質量持續度量;
  • 客戶體驗、客戶需求、客戶環境、客戶溝通距離;

質量內建四大特征

風險可識別+問題可追蹤+結果可驗證+數據可量化!

構建質量保障體系

建立質量保障文化,通過縱向的組織標准化體系來建設底層的技術基礎設施和持續的流水線交付能力,這些能力可以支撐具體的項目落地,而這些項目對需求質量、過程質量以及交付質量具有巨大的提升作用。

 

最后,感謝幾位老師的精彩分享!

 

 

相關文章推薦

從測試看需求

持續測試持續反饋

如何建立高效的質量保障機制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