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而學的軟工教育之駁Anran —— Ever


鄒欣老師的博客在這里 http://www.cnblogs.com/xinz/archive/2012/01/08/2316717.html

Anran同學在他的文章里已經說了他的關於習而學的看法,而我的看法和他不同。我支持在工科的學科推行習而學的教育。

本身來說,工科就是已解決實際問題為目標的學科。如果一個工科的學生不知道實際問題而只知理論,那就是一個失敗!

在Anran的博客里,他說,對於一個大學生,思想遠比實踐經驗重要。我很認同這句話,但是我想問,在大學里,有哪些課是真的傳授了思想?沒有!所有的思想只能從實踐中獲得,思想是靠自己去悟的。怎么悟?那肯定不是坐在教室里聽着老師在那里講自己完全沒有概念的東西吧?就像我們大二下的OO課,那是典型的學而習,聽着老師講這里應該如何如何,那里應該如何如何,可是自己根本就不知這個如何如何和那個如何如何有神區別,為什么要這樣而不是那樣。因為我們不懂,沒有經驗,老師講的那就真的是天書了。悟,就在在有了一定的經驗和知識的前提下,然后某一天,突然想通了,然后,就有了自己的思想。這么說應該沒錯吧。

習而學,就以Anran自己的為例,初中就已經自學編程,就像他本身所說,這是“習”,之后再高中的信息競賽,了解了計算機運行的基本原理,這是“學”。從“學”這里,他知道了他原先所寫程序有多爛。這就是一個習而學的過程。我們200多人中,沒有幾個大牛,可是Anran絕對是那幾個大牛中的大牛!

再說我們普通的學生,那就是學而習了。進大學之前,雖然不會連計算機和計算器都分不清楚,可是大部分人對於寫計算機這個學科絕對是一頭霧水,甚至可以說就是和外行一樣認為學計算機就是修電腦的。在這種情況下,學習那些枯燥的理論,對於學生能有什么幫助?

我想問一下,在我們200多人中,在大學之前完全沒有編程基礎的,只跟着學校的課程走,有能夠達到Anran的水平的嗎?或者說有哪些學生的水平還可以嗎?如果有的話,那也是課下自己去實踐了,這是絕對的。相信沒有人會否認這一點。就算是再克隆出來一個他自己,能做到嗎?既然如此,那么這算不算習而學呢?既然學生自己唯有課下去實踐,才能水平提高,那么為什么不直接地把那些實踐的課程調到開始呢?

我不否認知識的重要性,所以我也不否認學的重要性,相反的,我認為,學比習更加重要,但是在習而學和學而習這兩種教育方式中,我更贊成習而學,而且習而學顯然也更符合我們學習的規律。學是我們的目的,而習是達到目的必須的手段。

其實,雖然目前中國大學的教育很糟糕,但是課程設置上,還是有些習而學的影子的。就以北航6系來說吧,我們2010級是大一下開課,我們下一屆就已經是大一上開課了,而C語言顯然是一門實踐課程(雖然課上並不怎么感覺實踐),Java、C++等一些課程也是大二就可以選修了。但是顯然的,目前的課程設置絕對的有問題,就像Anran在他的文章里寫的一樣,某些課程,比如物理實驗、比如航概等等,這些課和我們的專業有半毛錢關系嗎?然而卻占用我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Holy shit!

同樣的,對於鄒欣老師的課表,其中的物理實驗,也應該去掉,甚至物理課也應該去掉,畢竟對於物理,我們只需了解,我認為,在初中和高中六年的學習中,我們已經掌握了我們應該掌握的物理常識。當然,對於硬件方向的學生,或者想寫物理引擎的學生來說,物理是不可缺的,所以物理應該是一個選修課。

綜上,我以為,習而學是更加適合工科的一種教育方式。習而學不會使得一個大學向技術學校靠攏,因為無論如何,我們的目的更透徹更明白的理解計算機,習只是我們的手段而已。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