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加薪的正常手段我就不說了,像什么努力工作、認真負責、提高工作技能之類的,大家都清楚明白,我說一些不常見的,卻又非常有效的加薪策略。
沒事兒干,不能要
曾有個朋友用羡慕的口吻給我說,“干你們這一行的多幸福啊,每天就上上網、看看新聞、聊聊天,銀子大把”。
我只當他是調侃,可他三番五次的說這種話,而且帶着羡慕嫉妒恨,我覺得我不得不闡明一下了,免得誤人子弟。我說,“噢,我每天就上上網,老板就給發錢?你當老板傻啊,花錢招一幫閑人來上網,那他開個網吧不是更有氛圍?我也是打工掙錢,哪有那么輕閑……早上一泡屎憋到中午才有空拉,你以為我閑的呀?”
還曾有個朋友問我,“怎么開除員工?”
我說,“這還不容易,不要給他分配任何工作,過一段他自己就走了。”
原因很簡單,大家都明白“公司不養閑人”,要想加薪,就別閑着,這是基本條件。
沒有訴求,不可靠
你不敢提要求,老板都不敢把你當自己人。這道理可笑吧?可事實就是如此。
“不可靠”有兩層含義,一種是這種人留不住,他沒有要求,你不知道他心里想要啥,或許他心比天高,不屑於在這里工作;或許他心如止水,只把上班當作打發時間;前者說不定哪天就忽然辭職,給你Bye-bye了,你都不知道因為啥;后者無欲無求,成不了你事業發展的伙伴。
另一層意思就是,這種人撐不住事兒,能力上有欠缺,所以從來不敢提要求。這種缺乏自信的表現,使公司不敢交付給他重要的職責。最讓人擔心的是,當有一天他坐上重要崗位,長期的壓抑會導致獅子大開口,提出的訴求公司滿足不了,結果一拍兩散。
沒有人會無緣無故、毫無要求的付出自己的辛苦勞動。人總是希望得到回報,這種回報可能是多樣的,或許是金錢回報,或許是得到個人成長,或許還有能力認可、個人尊重,等等。總之,沒有毫無理由的付出。
這個道理是不是挺容易理解的?那么公司老總難道不理解這個道理?當然不是,合理的訴求,公司是非常願意去滿足的,因為公司更明白“要想長期發展,必須共同發展”的道理。怕的就是,員工沒要求。
當然,我不是提倡大家亂提要求,天天嚷着漲工資,注意——是“合理的訴求”!合理的訴求一定會得到公司的尊重,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公司也非常願意滿足。公司要靠大家贏利,自然不會去當周扒皮。
沒有結婚,不靠譜
我在我以前的團隊中曾經常散發我的名言,“你的價值,等於你創造的價值,你創造不了價值,你就沒有價值。”你想創造更大價值,你也得有機會呀。換位思考一下,假如你自己是老總,要給一個最要職位選派責任人,你是會把它交給一個年紀輕輕三兩頭換女朋友的員工,還是一個顧家、負責、成熟、穩重的員工?
我剛畢業那會兒,年輕氣盛、心高氣傲,卻又找不着工作,就想自己干點兒事情,開個小公司試試。自己當然沒有錢,就向家里人宣傳我的商業計划,希望得到“投資”。我父母對我那一套很不感冒,別說給我投資,連接濟個生活費都很不爽快。
在我很郁悶的時候,有個年長我幾歲的朋友,跟我說,“我給你出個主意,保證你可以向父母要到錢?”
我說,“啥主意我都想了,他們思想太守舊,沒有辦法,這個很難改變。”
他說,“你只要結婚,結婚后,你向父母要錢,他們肯定給你。你現在光棍一個,在父母眼里,你就是個沒正心的主兒,錢敢給你嗎?給了你,你花光了怎么辦?一旦你結了婚,這就不一樣了,你需要負家庭責任,在父母眼里,你也是真正的成年人了,你說想做生意,需要錢,他們會掏老本給你。現在……門兒都沒有!”
我當時聽完,嘿嘿冷笑,心里想,這算哪門子道理?
不過還別說,真就是這個理兒。去年我有點事兒,錢籌措不開,問老爺子有沒有余錢,老頭兒啥也沒有說,只問需要多少錢,第二天就匯過來了。當然了,我用完錢,第一時間也還給他了。后來我想,如果是在剛畢業那會兒,錢進了我的口袋,肯定就給昧了。
人常說“成家立業”,沒有結婚成家的,心不穩,想立業太難,就算你有能力,別人也懷疑你的責任心,不肯輕易跟你合作,連父母都如此,何況別人,作為企業用人也是一樣。
這好像與加薪無關,但是我們要明白,公司不會無緣無故的加薪,你有機會為公司創造更大價值,你才有機會加薪,如果公司不給你這個機會,你的努力會打很大折扣。
你憑什么讓公司相信你是一個負責任的人?最快的辦法——結婚吧。
沒有房子,靠不住
我在深圳時的一個同事,結婚時為了釋放來自丈母娘的壓力,咬咬牙買了房,經濟壓力陡增,於是向公司申請加薪。以我當時的個人理解,公司不會因為你買了房子而給你加薪,那是你個人的事情;事實的情況卻是,公司了解了他的情況后,雖然沒有直接加薪,卻給了他一個晉升機會,他非常努力,工作得到認可,自然也就加薪了。
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薪酬制度,並不會因為某個人而破壞制度,但公司管理層終歸也是人,也會講人情,在候選人能力不分伯仲的情況下,優先把機會給最需要的人,也在情理之中。最主要是,他穩定性更好,在巨大的經濟壓力下,他不會再輕易跳槽,在公司長期工作的可能性比較大。房子對於中國人的意義是很大的,“民有恆產,始有恆業”,就是這個道理。
不像我,第一年到深圳,公司就問我要不要轉戶口過來(公司有轉戶指標),我說不用,第二年又問,我還是說不用。直到我的經理罵我笨,“你看看你,為什么只是個項目經理?為什么你掌管的項目沒有一個是公司核心業務?因為你——不可靠!”
是的,我最終沒有深圳長期發展,因為我去深圳之前已經在鄭州買房安家,我的心不在深圳,公司也很清楚這一點。公司招聘人才,其實是在招聘合適的人。有能力的人很多,合適的人很少。
我有個朋友,夫妻倆在聽我忽悠后,終於狠狠心、咬咬牙買了房。然后雙方都向自己的單位申請加薪,當然不是直接說“我要漲工資”,這太俗了,而是向公司表明自己的經濟狀況,希望能承擔更多的責任,為公司創造更大價值。不可否認,公司在認識到他們的壓力后,明白他們不會輕易的辭職,的確有惡意壓榨勞動力的嫌疑。但一年以后,兩個人都漲了工資,從而抵消了房貸的壓力。
后記
或許大家會說,我過分誇大了婚姻、房子的影響力,其實,我也是在側面反應一個企業用人的標准,有能力、認真責任、願意與公司長期發展,這種人對於企業來說,是可遇不可求的,企業很願意滿足他們的合理訴求的。何況,你終歸是要結婚,終歸是要買房,明白它們所帶來的社會意義,有效利用,不是挺好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