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zswxy/CST2020-2 |
---|---|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zswxy/CST2020-2/homework/11810 |
这个作业的目标 | 掌握用一维数组进行编程,掌握选择排序法和二分查找法 |
学号 | 20208993 |
2.1 完成PTA作业,并给出编程题完成截图(5分)
7-1 年龄与疾病 :
7-2 选择排序法:
2.2 题目:快速寻找满足条件的两个数
能否快速找出一个数组中的两个数字,让这两个数字之和等于一个给定的值,为了简化起见,我们假设这个数组中肯定存在至少一组符合要求的解。
解法一:采用穷举法,从数组中任意取出两个数字,计算两者之和是否为给定的数字。
解法二:对数组中的每个数字arr[i]都判别Sum-arr[i]是否在数组中。
解法三:对数组进行排序,然后使用二分查找法针对arr[i]查找Sum-arr[i]。
要求:
1.根据三种解法给出相应的代码,并给出测试数据。(15分)
解法一:
解法二:
解法三:
2.请说明三种算法的区别是什么?你还可以给出更好的算法吗?(10分)
区别:解法一和解法二区别在于判断arr[i]+arr[k]=sum的条件不同,其他地方没什么区别。
但和解法三的区别就挺大,用二分法要给数组排序,比较麻烦和繁琐,但缩短了查找时的运行时间,
我个人更偏向于前两种解法。
更好的算法:知识受限,暂时没想到有更好的算法。
2.3 请搜索有哪些排序算法,并用自己的理解对集中排序算法分别进行描述(5分)
冒泡排序法: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如果前者比后者大,则进行交换。每一轮排序结束,选出一个未排序中最大的数放到数组后面。
升级版冒泡排序法:通过从低到高选出最大的数放到后面,再从高到低选出最小的数放到前面,如此反复,直到左边界和右边界重合。当数组中有已排序好的数时,这种排序比传统冒泡排序性能稍好。
直接插入排序:和交换排序不同的是它不用进行交换操作,而是用一个临时变量存储当前值。当前面的元素比后面大时,先把后面的元素存入临时变量,前面元素的值放到后面元素位置,再到最后把其值插入到合适的数组位置。
希尔(shell)排序:在直接插入排序的思想下设置一个最小增量dk,刚开始dk设置为n/2。进行插入排序,随后再让dk=dk/2,再进行插入排序,直到dk为1时完成最后一次插入排序,此时数组完成排序。
选择排序:依次选出数组最小的数放到数组的前面。首先从数组的第二个元素开始往后遍历,找出最小的数放到第一个位置。再从剩下数组中找出最小的数放到第二个位置。以此类推,直到数组有序。
2.4 请给出本周学习总结(15分)
1 学习进度条(5分)
2 累积代码行和博客字数(5分)
3 学习内容总结和感悟(5分)
感悟:
1.在写代码时还是会出现小错误,不能一口气写正确,后期的查错和修改花费较多的时间。
2.在艰难的学习同时也在进步,学到了新的知识,又能解决更多的问题。
3.感觉学习的过程比较被动,缺少主动性。
冒泡排序法的说明与理解:
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如果前者比后者大,则进行交换。每一轮排序结束,选出一个未排序中最大的数放到数组后面。
例如:对arr[8]={5,8,6,2,4,7,1,3}这个数组进行冒泡排序,首先5和8进行比较,不用交换位置,其次8与6比较
交换位置,再8与2比较,交换位置,以此类推,一趟冒泡排序下来数组中最大的数字就排到了数组的最后。下面进行
第二、三、四。。。。趟冒泡排序,直到数组有序为止,8个元素要进行7趟排序,每趟排序中元素比较的次数也随着
趟数而减少。以此推广,n个元素的数组需要n-1趟排序。因此要使用两个for循环,外层的for循环用来记录趟数,
内层的for循环记录比较的次数,每次比较完后判断两元素的大小,决定是否需要交换元素。
具体代码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