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時窗的定義
完成單個活動所需的時間稱為活動時間,可以形象地以一個矩形窗格來表示,這個窗格稱為 時間窗口,簡稱 時窗。
1.1 分類
- 單位時窗: 基本時窗,時窗的不可分割的最小單元,
- 活動時窗:即與某一活動一一對應的時窗。
- 浮動時窗:可以自由浮動的時窗。
- 空白時窗:可以被浮動時窗置換的時窗。浮動視窗與空白時窗置換的最小單元是單位時窗。
1.2 屬性
時窗的兩個重要屬性:名字和長度。
-
名字:用活動的名字和活動的工時表示,比如活動A需要1天完成,則該視窗的名字可以記為 A1,活動B需要2天,則時窗B的名字記為 B2;
-
長度:工時對應成比例。視窗的寬度不作要求,一般地,寬度都取一樣的數值。

1.3 性質
性質1: 時窗可以是浮動的,
- 是否浮動取決於活動的工時以及開始時間。
性質2:時窗的伸縮性
- 在獲取關鍵路徑的時候,視窗不可伸縮;
- 在調整工時的時候,伸縮性縮依賴於工時的調整。
2 時窗圖法介紹
簡介
時窗圖主要是利用時窗的兩個重要屬性和性質1。
由於每個活動的完成時間長短不一,每個活動對應的視窗大小也是不一樣的,時窗圖使用時窗的長這一屬性來表示活動時間的長度。
前置活動與后置活動:活動A的執行時間在活動B之前,則A稱為前置活動,B稱為后置活動。這個關系是視窗圖排序的依據。
2.1 練習1


2.2 練習2

活動 | 前置活動 | 估算工時(天) |
---|---|---|
A(start) | 無 | 3 |
B | A | 6 |
E | A | 8 |
C | B | 4 |
D | C | 5 |
F | C,E | 3 |
Done | D,F | 0 |
下圖中,

**注:**藍色區域表示空白時窗
根據題干可知;時窗E可以在時窗B和時窗C的活動范圍任意浮動,這個可浮動區域稱為自由浮動區,大小為兩個基本時窗。
由圖可知:
- 項目的最短工期為: A3+B6+C4+D3 = 3+6+4+3=18
- 關鍵路徑即為:A-B-C-D
- 活動E的總時差:自由浮動+非自有浮動 = 2+ 2 = 4
- 自由時差:自由浮動 = 2
2.3 練習3

下圖每一小格代表一天。可見 d8可以自由浮動3天,也就說d8隨便浪,但別超過3天,否則直接導致延期。

下面是某講師的解法,也是PMBOK第六版標准解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