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數據鏈路層簡答題


1.網絡適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網絡適配器工作在哪一層?

答:適配器(即網卡)來實現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這兩層的協議的硬件和軟件。

  工作在OSI中的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

2.數據鏈路層的三個基本問題是什么?為什么都必須加以解決?

答:封裝成幀,透明傳輸和差錯檢測。

  封裝成幀是分組交換的必然要求。

  透明傳輸避免消息符號與幀定界符號相混淆。

  差錯檢測防止和差錯的無效數據幀浪費后續路由上的傳輸和處理資源。

3.CSMA/CD的基本工作過程

答:①終端設備不停的檢測共享線路的狀態。如果線路空閑,則可以發送數據。如果線路不空閑,則等待一段時間后繼續檢測。

  ②如果有另外一個設備同時發送數據,兩個設備發送的數據會產生沖突。

  ③終端設備檢測到沖突之后,會馬上停止發送自己的數據,並發送特殊阻塞信息,以強化沖突信號,使線路上其他站點能夠盡早檢測到沖突。

  ④終端設備檢測到沖突后,等待一段時間之后再進行數據發送。

4.交換機的功能是什么?

答:交換機的功能是連接計算機、服務器等終端設備,並實現與其他交換機、路由器等網絡設備的互連,從而構建局域網絡,實現所有設備之間的通信。

5.無線局域網為什么用CSMA/CA而不用CSMA/CD?

答:①接受信號的強度往往小於發送信號的強度,且在無線介質上信號強度動態變化范圍很廣,因此要實現碰撞檢測在硬件上花費就會過大。

  ②在無線通信中,並非所有的站點都能夠聽見對方。而“所有站點都能夠聽見對方”正是實現CSMA/CD協議必備的基礎。

6.以太網能夠不斷發展應用的優勢

答:傳輸速度高,低能耗,便於安裝,兼容性好,開放性高和支持設備多等方面的優勢。

7.擁塞控制和流量控制的區別

答:擁塞控制是作用於網絡的,它是防止過多的數據注入到網絡中,避免出現網絡負載過大的情況。

  流量控制是作用於接收者的,它是控制發送者的發送速度從而使接收者來得及接收,防止分組丟失的。

8.交換機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優點是什么?

答:原理:它檢測從以太端口來的數據幀的園和目的地的MAC地址,然后與系統內部的動態查找表進行比較,若數據幀的MAC地址不在查找表中,則將該地址加入查找表,並將數據幀發送給相應的目的端口。

  優點:靈活的端口拓展滿足遠距離高速傳輸,安裝方便,無需調試。

 9.如果在數據鏈路層不進行幀定界,會發生什么問題?

答:①無法區分分組與分組。

  ②無法確定分組的控制域和數據域。

  ③無法將差錯更正的范圍限定在確切的局部。

10.PPP協議的主要特點

答:簡單,提供不可靠的數據報服務,檢錯,無糾錯。

11.PPP協議的組成

答:①一個將IP數據報封裝到串行鏈路的方法。

  ②一個用來建立、配置和測試數據鏈路連接的鏈路控制協議LCP。

  ③一套網絡控制協議NCP。

12.數據鏈路和鏈路有何區別?

答:數據鏈路比鏈路多了實現通信規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軟件。

13.以太網能夠不斷發展應用的優勢

答:①各層之間是獨立的

  ②靈活性好

  ③結構上可分割開

  ④易於實現和維護

  ⑤能促進標准化工作

14.HDLC協議的特點

答:①對於任何一種比特流都可透明傳輸。

  ②較高的數據鏈路傳輸效率。

  ③所有的幀都有幀校驗序列(FCS),傳輸可靠性高。

  ④用統一的幀格式來實現傳輸。

15.局域網的主要特點是什么,為什么局域網采用廣播通信方式而廣域網不采用呢?

答:網絡為一個單位所擁有,且地理范圍和站點數目均有限。

  在局域網中各站通常共享通信媒體,采用廣播通信方式是天然合適的。廣域網通常采用站點間直接構成格狀網。

16.網橋的工作原理和特點是什么?網橋和轉發器以及以太網交換機有何異同?

答:網橋工作在數據鏈路層,它根據MAC幀的目的地址對收到的幀進行轉發。網橋具有過濾幀的功能。當網橋收到一個幀時,並不是向所有的接口轉發此幀,而是先檢查此幀的目的MAC地址,然后再確定將此幀轉發到哪一個接口。

  轉發器工作在物理層,它僅簡單地轉發信號,沒有過濾功能。以太網交換機則工作在鏈路層設備,可視為多端口網橋。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