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物理層與數據鏈路層(二)


物理層

兩個定理,數字數據轉化為數字信號,設備

概念:在傳輸媒體上傳輸比特流

定義機械特性,電氣特性,功能特性,規程特性

  • 碼元:固定時長的信號波形
  • 波特:1碼元 / s
  • 速率:碼元傳輸速率,信息傳輸速率 bit / s
  • 帶寬:最高數據率

信號失真:

  1. 碼元傳輸速率
  2. 信號傳輸距離
  3. 噪聲干擾
  4. 傳輸媒體質量
  5. 碼間串擾

奈氏准則:避免碼間串擾,極限碼元傳輸速率:2倍帶寬

香農定理:信噪比,極限信息傳輸速率:信噪比取對數 * 帶寬

 

基帶信號:01,在數字信道上傳輸

寬帶信號:基帶信號調制后,在模擬信道上傳輸

 

曼徹斯特編碼:先高后低1,反之為0

差分曼徹斯特編碼:同1異0

傳輸介質:

  • 雙絞線
  • 同軸電纜
  • 光纖
  • 無介質: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和激光

中繼器:對信號進行再生和還原

集線器:多口中繼器

 

數據鏈路層

功能,組幀,差錯控制(檢錯,糾錯),流量控制,可靠傳輸,介質訪問控制,局域網、廣域網,鏈路層設備

功能:

  1. 為網絡層提供服務
  2. 鏈路管理
  3. 幀定界、幀同步與透明傳輸
    1. 透明傳輸:比特填充法(每11111加0),違規編碼法(曼徹斯特,全高。全低表示開頭結尾)
  4. 流量控制(實際應用中不進行流量控制)
    1. 停止等待協議,滑動窗口協議
    2. 可靠傳輸機制:確認,超時重傳
  5. 差錯控制
    1. 檢錯編碼:奇偶校驗碼,循環冗余碼
    2. 糾錯編碼:海明碼

介質訪問控制

  1. 信道划分介質訪問控制
    1. 頻分多路復用FDM
    2. 時分多路復用TDM
    3. 波分多路復用WDM
    4. 碼分多路復用CDM
  2. 隨機訪問
    1. ALOHA:沒收到確認就重傳
    2. CSMA:先聽再說
    3. CSMA/CD:沖突檢測——先聽后發,邊聽邊發,沖突停止,隨機重發。需要最小幀長來避免還沒檢測到沖突就發完了。
    4. CSMA/CA:在無線環境下,(1)難以完全檢測碰撞,(2)隱蔽站。先檢測信道是否空閑,再通過RTS,CTS先建立連接,開始發送並預約信道,收到ack繼續發送新數據,否則使用二進制指數退避算法重發(一般16次)
  3. 輪詢訪問

以太網的MAC幀

 

 

  • 以太幀承載的上層數據長度范圍:46~MTU(最大傳輸單元,一般:1500)
  • 封裝以太幀的長度范圍:64~MTU+18(一般:1518)

局域網一般不包含網絡層,這是與廣域網的區別導致的。因為主要靠MAC地址尋址

廣域網數據鏈路層控制協議:

  • 點對點協議PPP:標志字段F,地址字段A,控制字段C,沒有最短幀長,故0~1500,面向字節

  •  

     高級數據鏈路控制HDLC:面向比特

兩者不同:面向字節,面向比特;PPP多了兩字節的協議字段,PPP沒有序號和確認機制

設備:

  • 網橋:轉發幀
  • 交換機:多端口網橋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