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自: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914604/article/details/105031190
學習課程:《2019王道考研計算機網絡》
學習目的:利用最省時間的方法學習考研面試中的計算機網絡。
1、網橋
-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
沖突域
和廣播域
(1)基本概念
- 兩個或多個以太網通過
網橋
連接后,就成為一個覆蓋范圍更大的以太網
,而原來的每個以太網就稱為一個網段
。 - 網橋工作在鏈路層的MAC子層,可以使以太網各網段成為隔離開的碰撞域。
- 如果把網橋換成工作在物理層的轉發器,那么就沒有這種過濾通信量的功能。
- 由於各網段相對獨立,因此一個網段的故障不會影響到另一個網段的運行。
注意:網橋處理數據的對象是幀,所以它是工作在數據鏈路層的設備,中繼器、放大器處理數據的對象是信號,所以它是工作在物理層的設備。
(2)網橋信息處理方式
- 網絡1和網絡2通過網橋連接后,網橋接收網絡1發送的數據幀,檢查數據幀中的地址,如果是網絡2的地址,那么就轉發給網絡2;如果是網絡1的地址,那么就將其丟棄,因為源站和目的站處在同一個網段,目的站能夠直接收到這個幀而不需要借助網橋轉發。
(3)網橋的吞吐量舉例
- 如圖所示,設每個網段的數據率都是10Mb/s,那么三個網段合起來的最大吞吐量就變成了30Mb/s。如果把兩個網橋換成集線器或轉發器,那么整個網絡仍然是—個碰撞域(即沖突域),當A和B通信時,所有其他站點都不能通信,整個碰撞域的最大吞吐量仍然是10Mb/s。
(4)基本特點
網橋的基本特點:
- ①網橋必須具備尋址和路徑選擇能力,以確定幀的傳輸方向;
- ②從源網絡接收幀,以目的網絡的介質訪問控制協議向目的網絡轉發該幀;
- ③網橋在不同或相同類型的LAN之間存儲並轉發幀,必要時還進行鏈路層上的協議轉換。注意,一般情況下,存儲轉發類設備都能進行協議轉換,即連接的兩個網段可以使用不同的協議;
- ④網橋對接收到的幀不做任何修改,或只對幀的封裝格式做很少的修改;
- ⑤網橋可以通過執行幀翻譯互聯不同類型的局域網,即把原協議的信息段的內容作為另一種協議的信息部分封裝在幀中;
- ⑥網橋應有足夠大的緩沖空間,因為在短時間內幀的到達速率可能高於轉發速率。
(5)優缺點
網橋的優點:
- ①能過濾通信量;
- ②擴大了物理范圍;
- ③可使用不同的物理層;
- ④可互聯不同類型的局域網;
- ⑤提高了可靠性;
- ⑥性能得到改善。
網橋的缺點:
- ①增大了時延;
- ②MAC子層沒有流量控制功能(流量控制需要用到編號機制,編號機制的實現在LLC子層);
- ③不同MAC子層的網段橋接在一起時,需要進行幀格式的轉換;
- ④網橋只適合於用戶數不多和通信量不大的局域網,否則有時還會因傳播過多的廣播信息而產生網絡擁塞,這就是所謂的廣播風暴。
網橋必須具有路徑選擇的功能,接收到幀后,要決定正確的路徑,將該幀轉送到相應的目的局域網站點。根據路徑選擇算法的不同,可將網橋分為
透明網橋
和源路由網橋
。
(6)透明網橋
- 透明網橋以混雜方式工作,它接收與之連接的所有LAN傳送的每一幀。
- 到達幀的路由選擇過程取決於源LAN和目的LAN:
- ①如果源LAN和目的LAN相同,那么丟棄該幀;
- ②如果源LAN和目的LAN不同,那么轉發該幀;
- ③如果目的LAN未知,那么擴散該幀。
自學習算法:
- 當網橋剛連接到以太網時,其轉發表是空的,網橋按照自學習算法處理收到的幀。
- 該算法的基本思想是:
- 若從站A發出的幀從某端口進入網橋,那么從這個端口出發沿相反方向一定可把一個幀傳送到站A。
- 所以網橋每收到一個幀,就記下其源地址和進入網橋的端口,作為轉發表中的一個項目(源地址、進入的接口和時間)。
- 在建立轉發表時,把幀首部中的源地址寫在“地址”一欄的下面。
- 在轉發幀時,則根據收到的幀首部中的目的地址來轉發。這時就把在“地址”欄下面已經記下的源地址當作目的地址,而把記下的進入端口當作轉發端口。網橋就是在這樣的轉發過程中逐漸將其轉發表建立起來的。
(7)源路由網橋(選擇最佳路由)
- 在源路由網橋中,路由選擇由發送數據幀的源站負責,網橋只根據數據真正的路由信息對幀進行接收和轉發。
源路由的生成過程是:
- 在未知路徑前,源站要先發送一個發現幀;途中的每個網橋都轉發此幀,最終該發現幀可能從多個途徑到達目的站;
- 目的站也將一一發送應答幀; 每個應答幀將通過原路徑返回,途經的網橋把自己的標志記錄在應答幀中;源站選擇出一個最佳路由。
- 以后,凡從這個源站向該目的站發送的幀的首部,都必須攜帶這一路由信息。
2、局域網交換機
(1)基本概念
- 橋接器的主要限制是在任一時刻通常只能執行一個幀的轉發操作,於是出現了局域網交換機,又稱以太網交換機。
- 從本質上說,
以太網交換機是一個多端口的網橋
,它工作在數據鏈路層。交換機能經濟地將網絡分成小的沖突域,為每個工作站提供更高的帶寬。
(2)原理
- 以太網交換機的原理是,它檢測從以太端口來的數據幀的源和目的地的MAC(介質訪問層)地址,然后與系統內部的動態查找表進行比較,若數據幀的MAC地址不在查找表中,則將該地址加入查找表,並將數據幀發送給相應的目的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