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某乎上看到一句話,雖然簡短,但是扼要。
那句話是,“領導不應該直接管人管事,而是應該管計划”。
管人管事和管計划這三件事,在我工作的這段時間里,也見識到了不同管理者的做法。有的管事不管人,只要結果,不問過程;有的三者都兼顧,最后把自己累倒;有的管理者懂得權衡利弊,分清輕重。
可以說做法不同,結果不同。管事不管人,可能會失人心;管人管事又管計划,可能三者都沒辦法很好兼顧,我更傾向的做法是,不需要什么都管,而是得懂得管計划。不懂得計划管理,團隊每天就會如同無頭蒼蠅一樣在瞎忙,最終什么都沒有達成。這也是我晉升為設計部的管理者后,一直在踐行的做法。

接下來,我將花點小小的時間,談談我的鄙見和具體做法。感興趣的話,不妨繼續往下看。
第一步 找准目標
管理者就如同是團隊的掌舵人,把握着團隊的前進目標。我認為,一名好的管理者,是得善於借助SMART原則,為團隊制定出明確的目標。畢竟目標脫離實際,完成之日遙遙無期。同時,我會借助計划管理工具[飛項]來制定團隊目標,因為它能把目標可視化具體化,里面的創建事項功能,能把計划詳細到什么時間點,有什么注意事項,有哪些相關協作人要來參與完成。

第二步 拆解計划
找准目標后,不回頭一直往前沖就可以了嗎?當然不是,想要達成目標,是得用一步一步的行動去完成。所以,管理者得學會把整個計划拆分細化,根據同事的崗位職責去分配任務,讓每位同事知道自己具體要做什么。
在設計部,雖說都是做設計,但有的是負責視覺設計、有的是平面設計、有的是三維設計......有時遇到一個項目需要不同類型的設計來完成,我會在創建完母事項后,再通過子事項來給對應的設計同事派發任務。

第三步 實時跟進
當項目開始執行,同事便會跟着起初制定的小目標,在規定的時間里去完成。我也能透過事項自動生成的“脈絡圖”,去實時跟進和把控項目的進度。
在“脈絡圖”里,我可以看到某一環節的相關協作人、完成進度等等,也方便日后有需要的話,可以直接找到相關協作人,減少查閱和溝通成本。

而在項目的執行中,相關協作人如果遇到難題,需要我或者他人協助;或是我有新的需求、參考資料要溝通分享的,我們便可以通過所在事項的IM進行溝通,以及借助里面的飛項小工具,發起會議、創建待辦、發布公告等等,實時對接,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步 復盤總結
我始終認為,不會復盤總結,是沒辦法驅動一個團隊更好發展。比如,當你某個作品出街,但投放效果不理想,你和團隊成員卻沒有及時去找出詳細問題,而是覺得不了了之,不知道如何去揚長補短,時間久了,可能會導致項目完成的高度達不到預期的。通常,我也會用到飛項的筆記功能來和團隊成員一起分析原因,復盤總結。

總結
會做計划管理的管理者才能讓團隊更好發展,並且讓團隊里的每一位同事更信任你。如果你覺得做計划管理很難,也可以學會去借助計划管理工具[飛項],把計划變得可視化和可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