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本管理描述
1.項目管理成本在批准的預算內完成,確保項目在批准的預算內完成
1)規划成本-規划、管理、花費和控制項目成本
2)估算成本-所需資金進行近似估算
3)制定預算-單個活動或工作包,經批准的成本基准
4)控制成本-監督項目狀態
2.產品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真個使用生命期內,運營與維護及生命周期結束時,還有考慮交付后產品維護成本
3.成本類型
1)可變成本:隨着生產量、工作量或時間而變化
2)固定成本:不隨生成量、工作量或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非重復成本
3)直接成本:直接可以歸屬於項目工作的成本
4)間接成本:一般管理費用
5)機會成本:失去的利用這些資源生產其他最佳替代品的機會
6)沉沒成本:過去的決策已經發生了的,而不能由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改變的成本,投資決策時應排除沉沒成本的干擾
4.學習曲線:產品的單位成本隨着產量
二、規划成本管理
1.整個項目為如何管理項目成本提供指南和方向
三、估算成本
1.完成項目工作所需的成本數額
2.編輯項目成本估算步驟
1)成本的構成科目
2)估算每一科目的成本大小
3)找出各種可以互相替代的成本,協調各種成本之間的比例關系
3.工具與技術
1)類比估算:自上而下估算,詳細信息不足時,成本較低,耗時較少,但准確性也較低
2)參數估算:歷史數據之間的統計關系和其他變量,參數模型的成熟度和基礎數據的可靠性
3)自下而上估算:最具體、細致的估算,向上匯總或滾動到更高層次,取決於單個活動或工作包的規模和復雜程度
4)質量成本:
5)賣方投標分析
4.輸出
活動成本估算,量化估算,覆蓋活動所使用的全部資源
估算依據:清晰、完整的說明成本估算是如何得出的
5.制定預算
1)確定成本基准,可據此監督和控制項目績效
6.成本預算的步驟
1)項目總成本分攤到項目工作分解結構的各個工作包
2)再分配到該工作包所包含的各項活動上
3)預算支出的時間及項目成本預算計划
四、制定預算
1.工具與技術-成本匯總
2.工具與技術-儲備分析
1)包含在晨報基准內的一部分預算,已經接受的已識別風險
2)應對項目范圍中不可預見的工作,不包括在成本基准中,屬於項目總預算和資金需求的一部分
注意:沒有特別指明“管理儲備”,應理解為“應急儲備”,需把動用部分增加到成本基准
3.工具與技術-歷史關系:可據以進行參數估算或類比估算的歷史關系來建立數學模型
4.工具與技術-資金限制平衡:平衡資金支出
5.輸出-成本基准:經過批准的、按時間段分配的項目預算、不包括任何管理儲備,不同進度活動經批准的預算的總和
6.輸出-項目資金需求:總資金需求=成本基准+管理儲備
五、控制成本
1.發現實際與計划的差異,以便采取糾正措施,降低風險
2.項目成本控制包括:
1)成本基准變更的因素
2)變更請求
3)管理這些變更
4)不超過批准的資金限額
5)成本績效
6)監督工作績效
7)未經批准的變更
8)所有經批准的變更及其相關成本
9)預期的成本超支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內
3.工具與技術-掙值管理:范圍、時間、成本,計划工作量、實際成本與實際掙得的收益
4.工具與技術-預測
5.工具與技術-完工尚需績效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