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個超經典的時間管理技巧!(你怎樣過一天,就怎樣過一生)


亞里士多德說:“人是被習慣所塑造的。”不管急躁,還是從容,你怎樣過一天,就怎樣過一生。每個人的一天都有24小時,但不同的人,卻會過出完全不一樣的24小時,只有那些真正會安排一天時間的人,才算得上高效能人士,才能成為少數的領先者。那么,一天24小時,怎樣合理安排時間呢?以下分享12個超經典的時間管理技巧!讓你贏得更多時間,助你事半功倍。

 



1.每天都列出計划。

確定每天的目標,養成把每天要做的工作排列出來的習慣。每天上午頭一件事是考慮第一項工作,先做起來,直至完畢。再做第二項,如此下去,如果沒有全部做完,不要惶恐不安,因為照此辦法做不完,那么,用其他辦法也是做不完的。

2.最充分地利用你最有效率的時間。

如果你把最重要的任務安排在一天里你干事最有效率的時間去做,你就能花較少的力氣,做完較多的工作。那么,一天的什么事情做事最有效率呢?各人不同,需要自己去摸索和總結。

3.運用科學的做事方法。

如果你不知道記憶的規律和方法,你將事倍功半,而如果你了解記憶的奧秘,你就能事半功倍;如果你不知道知識並非總是越多越好,而去拼命掌握那無用的或者用處不大的“死知識”,就會浪費寶貴的時間與精力……諸如此種,都表明一個道理:倘若你做事缺乏科學正確的方法,那你一定會浪費自己的時間。


4.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完成最重要的任務。

重要的不是你做一件事花多少時間,而是你有多少不受干擾的時間。全力猛攻,任何困難都可迎刃而解,零打碎敲,往往解決不了問題。一次只能考慮一件事,一次只能做一件事。

5.不要做完人。

除非是一些特殊的工作,否則,不要強求自己把什么事都做得完美無缺。人世間,真正的完美是不存在的,苛求完美只會離完美越來越遠,不要太苛求自己,讓自己活得輕松點,讓工作更高效點。

6.學會一石雙鳥。

復雜型觀念或同時處理問題的能力,是現代人不可缺少的素質,雖然有人主張“一心不可二用”,但不可否認的是,同時能做幾件事的人,他們的腦筋的確轉動得很快,辦事效率也更高,無形中節約了大量的時間。


7.區別緊迫性和重要性。

緊迫的事情不一定重要,重要的事情也不一定緊迫。當你面前擺着一堆問題時,應該問問自己,哪一些真正重要的,把它們作為最優先處理的問題。如果你聽任自己被緊迫的事情所左右,你的生活中就會充滿危機。

8.整齊就是效率。

各種東西的擺放要有條理,如文件要分類,以便查找。亂放一氣,光是找東西就會浪費很多時間。

9.盡量利用一些讓工作更簡便的工具。

人力是有窮盡的,科技的發達,為我們提供了許多可以讓工作更簡便、更省時、更有效率的工具,盡量去找一找這些工具,不要總是按老一套做事,當你對一件新工具上手時,你就會發現,很多事情可以變得更簡單。

 

10.不要總是獨攬工作和家務。

把大家的職責范圍內的工作分開來;每人承擔一部分,不但能保證效率,也能保證質量;一家人一起做家務,速度快,氣氛容易活躍,大家又都可以勞逸結合。

11.用工作代替休息。

雖然我們有時候應該停下一切的工作來休息,但休息並不一定是什么都不做。一個人要是能做一種以上的事,他會活得更有勁,這樣用工作代替休息,遠比游戲、看電視、刷視頻更有益於休息。

12.讓一天有25個鍾頭可用。

日本有人曾做過這樣的實驗:上午把手表向前撥快30分鍾,下午反過來撥慢30分鍾。那么,早晨7點起床,實際上是6點30分就起來了,這樣就比別人多得了30分鍾。下午下班時間本來是5點,對於他來說,則是4點半,這又多得了30分鍾,合起來每天工作的時間就增加了一個小時,這樣,似乎一天就有25個鍾頭可用了。(百家號獨家內容)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