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博客https://www.cnblogs.com/rocedu/p/14615565.html完成。
樹莓派的安裝
硬件安裝
從老師那領取了樹莓派,並准備裝操作系統並深入學習。
首先拿到樹莓派,給樹莓派裝上散熱片和外殼。
硬件圖片
樹莓派裝openEuler操作系統
鏡像下載與校驗
樹莓派4B是aarch64架構,需要安裝對應的openEuler系統。
按照網站內容下載后,我知道了校驗進行校驗文件完成性的重要性,對下載好的鏡像文件進行了校驗,校驗值能對上,沒有出現完整性問題。
鏡像燒寫
樹莓派是通過SD卡進行啟動的,所以將系統燒寫到SD卡中,然后就可以進行啟動了。
使用Etcher將openEuler系統燒寫到SD卡中。
連接樹莓派
燒寫完成后,由於沒有顯示器,實驗時沒有在宿舍沒路由器,所以使用網線連接樹莓派和電腦。
如下圖,先查看到筆記本電腦網口的IP地址為192.168.137.1
然后使用arp -a命令,看到該網段下樹莓派的地址。
然后就可以使用ssh進行連接了
成功鏈接~
樹莓派連接網絡
在更改適配器選項中,將WLAN的屬性中的共享中進行設置。
允許以太網共享WLAN的Internet連接。
非常方便,只需要將連接的wifi網絡進行設置,就可以使用樹莓派連接網絡了。
樹莓派成功連接網絡
系統配置
解決源的問題
開始嘗試更新dnf源,結果出現問題,無法更新,找不到文件。
本來能夠聯網,卻無法更新,說明是源的配置有問題,看來openEuler源沒有配置好,我們自己配置一下。
編輯/etc/yum.repo.d/openEuler.repo,上repo.openeuler.org去一層層找,然后對比之前電腦的openEuler的openEuler.repo進行分析和修改。
結果對比后發現樹莓派中openEuler.repo的文件中間少了個main目錄。
我猜測可能是路徑不正確導致找不到源的文件,出現404錯誤,給它填上試試。
然后真就解決了,成功更新系統。居然已經發布的系統中還存在這種問題,這是什么原理,或者只是單純的錯誤?
添加用戶
使用useradd添加用戶,並使用passwd name更改用戶密碼。
成功創建新用戶。
將lzh新賬戶添加到sudoer中,以后使用lzh登錄,更加安全,root權限的管理也更加可靠。
需要修改/etc/sudoer文件。
使用root賬戶,編輯該文件,添加lzh用戶。
先添加個寫權限,然后才能編輯。chmod +w sudoers
然后再去除寫權限來確保安全。chmod -w sudoers
最后lzh用戶也可以使用sudo了。
磁盤分區
使用fdisk -l
命令查看磁盤分區信息
然后發現我的/dev/mmcblk0p3分區(根目錄)已經夠大了,整個存儲卡共16GB,不用再額外分區。
裝圖形界面
由於沒有外接顯示器,暫時不裝圖形界面吧。
連接wifi
查看ip和網卡信息:ip a
掃描查看可用wifi:nmcli dev wifi
連接wifi使用指令nmcli dev wifi connect SSID password PWD
其中SSID
為wifi的SSID(wifi名)。
PWD
為wifi口令。
懂得連接wifi方法和原理后,可以連接宿舍wifi並在路由器后台給樹莓派的mac分配一個靜態ip地址,后面就可以通過其他設備連接了,以后在宿舍使用樹莓派只需要連上電源就可以了。
使用平板電腦通過wifi和ssh連樹莓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