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莓派 4B 安裝 openEuler


title: 樹莓派 4B 安裝 openEuler

date: 2021-04-2 22:44

本文簡記安裝 openEuler 於樹莓派 4B 。

安裝准備

獲取安裝源

在安裝開始前,您需要獲取 openEuler 發布的樹莓派鏡像及其校驗文件。

  1. 登錄 openEuler社區 網站。
  2. 單擊卡片 openEuler 21.03 上的“下載”按鈕。
  3. 單擊“raspi_img”,進入樹莓派鏡像的下載列表。
    • aarch64:AArch64 架構的鏡像。
  4. 單擊“aarch64”,進入樹莓派 AArch64 架構鏡像的下載列表。
  5. 單擊“openEuler-21.03-raspi-aarch64.img”,將 openEuler 發布的樹莓派鏡像下載到本地。
  6. 單擊“openEuler-21.03-raspi-aarch64.img.sha256sum”,將 openEuler 發布的樹莓派鏡像的校驗文件下載到本地。

鏡像完整性校驗

簡介

為了防止軟件包在傳輸過程中由於網絡原因或者存儲設備原因出現下載不完整的問題,在獲取到軟件包后,需要對軟件包的完整性進行校驗,通過了校驗的軟件包才能部署。

這里通過對比校驗文件中記錄的校驗值和手動方式計算的文件校驗值,判斷軟件包是否完整。若兩個值相同,說明下載的文件完整,否則,下載的文件完整性被破壞,請重新獲取軟件包。

前提條件

在校驗鏡像文件的完整性之前,需要准備如下文件:

鏡像文件:openEuler-21.03-raspi-aarch64.img

校驗文件:openEuler-21.03-raspi-aarch64.img.sha256sum

操作指導

文件完整性校驗操作步驟如下:

  1. 獲取校驗文件中的校驗值。執行命令如下:

    [Linux]$ cat openEuler-21.03-raspi-aarch64.img.sha256sum
    
    [Windows]> type openEuler-21.03-raspi-aarch64.img.sha256sum
    
  2. 計算文件的 sha256 校驗值。執行命令如下:

    [Linux]$ sha256sum openEuler-21.03-raspi-aarch64.img
    
    [Windows]> certutil -hashfile openEuler-21.03-raspi-aarch64.img SHA256
    

    命令執行完成后,輸出校驗值。

  3. 對比步驟 1 和步驟 2 計算的校驗值是否一致。

    如果校驗值一致說明下載的文件完整性沒有破壞,如果校驗值不一致則可以確認文件完整性已被破壞,需要重新獲取。

安裝要求

在樹莓派環境上安裝 openEuler 操作系統,則樹莓派需要滿足如下的硬件兼容性和最小硬件要求。

硬件兼容支持

openEuler 樹莓派版本鏡像目前支持樹莓派 3B/3B+/4B。

最小硬件要求

openEuler 樹莓派版本鏡像所需的最小硬件要求如表1所示。

表 1 最小硬件要求

部件名稱 最小硬件要求 說明
樹莓派版本 樹莓派 3B樹莓派 3B+樹莓派 4B樹莓派 400 -
內存 不小於 2GB(為了獲得更好的應用體驗,建議至少 4GB) -
硬盤 為了獲得更好的應用體驗,建議不小於 8GB -

刷寫鏡像

使用 balenaEtcher 等工具將解壓的鏡像燒寫入 TF 卡。

本文於 Windows 平台使用本工具,Linux / MacOS 等也有類似工具。

  • 選擇要燒寫的 .img 鏡像文件;

  • 選擇要燒寫的 TF 卡(磁盤);

    注意:請確認選擇正確的磁盤,以免造成數據丟失。

  • 點擊 Flash! 開始燒寫。

    燒寫過程
  • 顯示 flash complete 完成。

燒寫完成后,即可插入樹莓派接電啟動。

登錄

登錄樹莓派有以下兩種方式:

  1. 本地登錄

    樹莓派連接顯示器(樹莓派視頻輸出接口為 Micro HDMI)、鍵盤、鼠標后,啟動樹莓派,可以看到樹莓派啟動日志輸出到顯示器上。待樹莓派啟動成功,輸入用戶名(root)和密碼(openeuler)登錄。

  2. ssh 遠程登錄

    樹莓派默認采用 DHCP 的方式自動獲取 IP。如果樹莓派連接已知路由器,可登錄路由器查看,新增的 IP 即為樹莓派 IP。例如,樹莓派對應 IP 為:192.168.31.109,使用命令 ssh root@192.168.31.109 后輸入密碼 openeuler,即可遠程登錄樹莓派。

目前 Windows 等各個平台一般默認安裝了 SSH ,命令行就可以調用。本節假設使用網線連接局域網路由情況下,以 Windows 下執行 SSH 為例。

openEuler 的默認主機名為 openeuler ,默認賬戶為 root ,默認口令為 openeuler

將樹莓派連入與 Windows 主機同一局域網下,即可通過主機名或局域網 IP 以 ssh 連接。

> ssh root@openEuler

提示以下問題,填入 yes 即可:

Are you sure you want to continue connecting (yes/no)?

接下來輸入默認登錄口令,即可成功登錄:

root@openEuler's password:

示例:

PS C:\Users\57596> ssh root@openEuler
The authenticity of host 'openEuler (192.168.1.145)' can't be established.
ECDSA key fingerprint is SHA256: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4.
Are you sure you want to continue connecting (yes/no)? yes
Warning: Permanently added 'openeuler,192.168.1.145' (ECDSA) to the list of known hosts.
root@openeuler's password:
Last login: Fri Apr  2 20:52:08 2021 from 192.168.1.141


Welcome to 5.10.0-4.17.0.8.oe1.raspi.aarch64

System information as of time:  Fri Apr  2 20:53:05 CST 2021

System load:    0.03
Processes:      129
Memory used:    4.3%
Swap used:      0.0%
Usage On:       5%
IP address:     192.168.1.145
Users online:   1


[root@openEuler ~]#

配置系統

更新系統軟件

如果你使用過其他 UNIX 類的其他 Linux 發行版,openEuler 下的 dnf 類似於 Ubuntu 的 apt 工具。

  1. 獲取更新列表。

    sudo dnf update
    
  2. 更新列表所有軟件。

    sudo dnf upgrade
    
  3. 下載單一軟件。

    sudo dnf install xxx
    

管理用戶

注意:默認 root 賬戶口令應該更改。

  • useradd name :增加用戶—在 root 權限下,通過 useradd 命令可以為系統添加新用戶信息。
  • passwd name :修改用戶密碼—使用 passwd 命令修改用戶的密碼,沒有設置密碼的新賬號不能登錄系統。修改用戶密碼時需要滿足密碼復雜度要求,密碼的復雜度的要求如下:
    • 口令長度至少 8 個字符。
    • 口令至少包含大寫字母、小寫字母、數字和特殊字符中的任意 3 種。
    • 口令不能和賬號一樣。
    • 口令不能使用字典詞匯。
  • userdel name :刪除用戶—在 root 權限下,使用 userdel 命令可刪除現有用戶。如果想同時刪除該用戶的主目錄以及其中所有內容,要使用-r 參數遞歸刪除。
  • id name:使用 id 命令查看新建的用戶信息。
  • usermod -s new shell_path username :修改用戶 shell 設置—用戶也可以使用 usermod 命令修改 shell 信息,在 root 權限下執行如下命令,其中 _new_shell_path 為目標 shell 路徑,username 為要修改用戶的用戶名
  • usermod -d new home_directory username :修改主目錄—修改主目錄,可以在 root 權限下執行如下命令,其中 _new_home_directory 為已創建的目標主目錄的路徑,username 為要修改用戶的用戶名。
  • usermod -u UID username :修改用戶 ID—修改用戶 ID,在 root 權限下執行如下命令,其中 UID 代表目標用戶 ID,username 代表用戶名。
  • usermod -e MM/DD/YY username :修改賬戶有效期—如果使用了影子口令,則可以在 root 權限下,執行如下命令來修改一個賬號的有效期,其中 MM 代表月份,DD 代表某天,YY 代表年份,username 代表用戶名。

擴展根目錄分區

默認根目錄分區空間比較小,在使用之前,需要對分區進行擴容。

請按照以下步驟擴展根目錄分區:

  1. 在 root 權限下執行 fdisk -l 命令查看磁盤分區信息。命令和回顯如下:

    # fdisk -l
    Disk /dev/mmcblk0: 14.86 GiB, 15931539456 bytes, 31116288 sectors
    Units: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label type: dos
    Disk identifier: 0xf2dc3842
    
    Device         Boot   Start     End Sectors  Size Id Type
    /dev/mmcblk0p1 *       8192  593919  585728  286M  c W95 FAT32 (LBA)
    /dev/mmcblk0p2       593920 1593343  999424  488M 82 Linux swap / Solaris
    /dev/mmcblk0p3      1593344 5044223 3450880  1.7G 83 Linux
    

    SD 卡對應盤符為 /dev/mmcblk0,包括 3 個分區,分別為

    • /dev/mmcblk0p1:引導分區
    • /dev/mmcblk0p2:交換分區
    • /dev/mmcblk0p3:根目錄分區

    這里我們需要將根目錄分區 /dev/mmcblk0p3 進行擴容。

  2. 在 root 權限下執行 fdisk /dev/mmcblk0 命令進入到交互式命令行界面,按照以下步驟擴展分區。

    1. 輸入 p,查看分區信息。

      記錄分區 /dev/mmcblk0p3 的起始扇區號,即 /dev/mmcblk0p3 分區信息中 Start 列的值,示例中為 1593344

    2. 輸入 d,刪除分區。

    3. 輸入 3 或直接按 Enter,刪除序號為 3 的分區,即 /dev/mmcblk0p3 分區。

    4. 輸入 n,創建新的分區。

    5. 輸入 p 或直接按 Enter,創建 Primary 類型的分區。

    6. 輸入 3 或直接按 Enter,創建序號為 3 的分區,即 /dev/mmcblk0p3 分區。

    7. 輸入新分區的起始扇區號,即第 1 步中記錄的起始扇區號,示例中為 1593344

須知:請勿直接按“Enter”或使用默認參數。

  1. 在 root 權限下執行 fdisk -l 命令查看磁盤分區信息,以確保磁盤分區正確。命令和回顯如下:

    # fdisk -l
    Disk /dev/mmcblk0: 14.86 GiB, 15931539456 bytes, 31116288 sectors
    Units: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label type: dos
    Disk identifier: 0xf2dc3842
    
    Device         Boot   Start      End  Sectors  Size Id Type
    /dev/mmcblk0p1 *       8192   593919   585728  286M  c W95 FAT32 (LBA)
    /dev/mmcblk0p2       593920  1593343   999424  488M 82 Linux swap / Solaris
    /dev/mmcblk0p3      1593344 31116287 29522944 14.1G 83 Linux
    
  2. 在 root 權限下執行 resize2fs /dev/mmcblk0p3,增大未加載的文件系統大小。

  3. 執行 df -lh 命令查看磁盤空間信息,以確保根目錄分區已擴展。

須知:如果根目錄分區未擴展,可執行 reboot 命令重啟樹莓派之后再在 root 權限下執行 resize2fs /dev/mmcblk0p3

連接 WIFI(可選)

推薦使用網線連接局域網路由方式連接網絡。如果你的局域網未聯網,或者設備未接入任一有線網絡,可以通過 WIFI 連接互聯網。

請按照以下步驟連接 WIFI:

  1. 查看 IP 和網卡信息

    ip a

    獲取無線網卡 wlan0 信息:

    1: lo: <LOOPBACK,UP,LOWER_UP> mtu 65536 qdisc noqueue state UNKNOWN group default qlen 1000
        link/loopback 00:00:00:00:00:00 brd 00:00:00:00:00:00
        inet 127.0.0.1/8 scope host lo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
        inet6 ::1/128 scope host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
    2: eth0: <BROADCAST,MULTICAST,UP,LOWER_UP> mtu 1500 qdisc mq state UP group default qlen 1000
        link/ether dc:a6:32:50:de:57 brd ff:ff:ff:ff:ff:ff
        inet 192.168.31.109/24 brd 192.168.31.255 scope global dynamic noprefixroute eth0
        valid_lft 41570sec preferred_lft 41570sec
        inet6 fe80::cd39:a969:e647:3043/64 scope link noprefixroute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
    3: wlan0: <NO-CARRIER,BROADCAST,MULTICAST,UP> mtu 1500 qdisc fq_codel state DOWN group default qlen 1000
        link/ether e2:e6:99:89:47:0c brd ff:ff:ff:ff:ff:ff
    
  2. 掃描可以連接的 WIFI 信息

    nmcli dev wifi

  3. 連接 WIFI

    在 root 權限下執行 nmcli dev wifi connect SSID password PWD 命令連接 WIFI。

    其中,SSID 為上一步掃描到的可供連接的 WIFI 的 SSID,PWD 為對應 WIFI 的密碼。例如,SSIDopenEuler-wifi,密碼為 12345678,則連接該 WIFI 命令為:nmcli dev wifi connect openEuler-wifi password 12345678,連接成功:

    Device 'wlan0' successfully activated with '26becaab-4adc-4c8e-9bf0-1d63cf5fa3f1'.
    
  4. 查看 IP 和無線網卡信息

    ip a

    1: lo: <LOOPBACK,UP,LOWER_UP> mtu 65536 qdisc noqueue state UNKNOWN group default qlen 1000
        link/loopback 00:00:00:00:00:00 brd 00:00:00:00:00:00
        inet 127.0.0.1/8 scope host lo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
        inet6 ::1/128 scope host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
    2: eth0: <BROADCAST,MULTICAST,UP,LOWER_UP> mtu 1500 qdisc mq state UP group default qlen 1000
        link/ether dc:a6:32:50:de:57 brd ff:ff:ff:ff:ff:ff
        inet 192.168.31.109/24 brd 192.168.31.255 scope global dynamic noprefixroute eth0
        valid_lft 41386sec preferred_lft 41386sec
        inet6 fe80::cd39:a969:e647:3043/64 scope link noprefixroute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
    3: wlan0: <BROADCAST,MULTICAST,UP,LOWER_UP> mtu 1500 qdisc fq_codel state UP group default qlen 1000
        link/ether dc:a6:32:50:de:58 brd ff:ff:ff:ff:ff:ff
        inet 192.168.31.110/24 brd 192.168.31.255 scope global dynamic noprefixroute wlan0
        valid_lft 43094sec preferred_lft 43094sec
        inet6 fe80::394:d086:27fa:deba/64 scope link noprefixroute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
    

安裝桌面(可選)

因適配樹莓派的系統鏡像並未安裝桌面環境,雖然 Linux 系統可以使用命令行實現幾乎所有功能,但是想要體驗桌面系統可以安裝 UKUI 桌面環境或者 XFCE 桌面環境等。

UKUI 桌面環境

既然安裝了 openEuler 系統,又要嘗試桌面環境,為什么不試試麒麟軟件團隊推出的 UKUI 呢?

UKUI 是麒麟軟件團隊歷經多年打造的一款Linux 桌面,主要基於 GTK 和 QT 開發。與其它 UI 界面相比,UKUI 更加注重易用性和敏捷度,各元件相依性小,可以不依賴其它套件而獨自運行,給用戶帶來親切和高效的使用體驗。 UKUI 支持 x86_64 和 aarch64 兩種架構。

安裝時,建議新建一個管理員用戶。

  1. 下載 openEuler 鏡像並安裝系統。

    sudo dnf update
    
  2. 安裝 UKUI。

    sudo dnf install ukui
    
  3. 在確認正常安裝后,如果希望以圖形界面的方式啟動,請在命令行運行以下代碼,並重啟(sudo shutdown -r now)。

    sudo systemctl set-default graphical.target
    

本文更新於 2021/4/2 ,目前UKUI版本還在不斷的更新,最新的安裝方法請查閱: https://gitee.com/openkylin/ukui-issues

UKUI桌面環境

XFCE 桌面環境

請參閱: openEuler XFCE 安裝

結語

至此,openEuler 常用流程已經說明結束,更多功能或第三方工具請參閱 openEuer Docs ,大部分操作同 UNIX 其他 Linux 發行版。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