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語言基礎之指針
區別於C/C++中的指針,Go語言中的指針不能進行偏移和運算,是安全指針。
要搞明白Go語言中的指針需要先知道3個概念:指針地址、指針類型和指針取值。
一、Go語言中的指針
Go語言中的函數傳參都是值拷貝,當我們想要修改某個變量的時候,我們可以創建一個指向該變量地址的指針變量。傳遞數據使用指針,而無須拷貝數據。類型指針不能進行偏移和運算。Go語言中的指針操作非常簡單,只需要記住兩個符號:&
(取地址)和*
(根據地址取值)。
二、指針地址和指針類型
每個變量在運行時都擁有一個地址,這個地址代表變量在內存中的位置。Go語言中使用&
字符放在變量前面對變量進行“取地址”操作。 Go語言中的值類型(int、float、bool、string、array、struct)都有對應的指針類型,如:*int
、*int64
、*string
等。
指針類型的空值是 nil -----> 引用類型的空值都是nil類型
取變量指針的語法如下:
ptr := &v // v的類型為T
其中:
- v:代表被取地址的變量,類型為
T
- ptr:用於接收地址的變量,ptr的類型就為
*T
,稱做T的指針類型。*代表指針。
舉個例子:
func main() {
a := 10
b := &a
fmt.Printf("a:%d ptr:%p\n", a, &a) // a:10 ptr:0xc00001a078
fmt.Printf("b:%p type:%T\n", b, b) // b:0xc00001a078 type:*int
fmt.Println(&b) // 0xc00000e018
}
我們來看一下b := &a
的圖示:
三、指針取值
在對普通變量使用&操作符取地址后會獲得這個變量的指針,然后可以對指針使用*操作,也就是指針取值,代碼如下。
func main() {
//指針取值
a := 10
b := &a // 取變量a的地址,將指針保存到b中
fmt.Printf("type of b:%T\n", b)
c := *b // 指針取值(根據指針去內存取值)
fmt.Printf("type of c:%T\n", c)
fmt.Printf("value of c:%v\n", c)
}
輸出如下:
type of b:*int
type of c:int
value of c:10
總結: 取地址操作符&
和取值操作符*
是一對互補操作符,&
取出地址,*
根據地址取出地址指向的值。
變量、指針地址、指針變量、取地址、取值的相互關系和特性如下:
- 對變量進行取地址(&)操作,可以獲得這個變量的指針變量。
- 指針變量的值是指針地址。
- 對指針變量進行取值(*)操作,可以獲得指針變量指向的原變量的值。
指針傳值示例1:
func modify1(x int) {
x = 100
}
func modify2(x *int) {
*x = 100
}
func main() {
a := 10
modify1(a)
fmt.Println(a) // 10
modify2(&a)
fmt.Println(a) // 100
}
指針傳值示例2:
// 不要向函數傳遞數組的指針(取數組的地址),而要傳遞切片
func main() {
//通過函數傳遞,把原數組的值改變
var a =[5]int{9,8,7,6}
test6(&a) // 還有一個原因數組的大小不一致
fmt.Println(a)
//test7(&a) //這個不行 還有一個原因數組的大小不一致
test7(a[:]) // //這個不行 還有一個原因數組的大小不一致
fmt.Println(a)
}
func test6(a *[5]int) {
(*a)[0]=999
fmt.Println(a) //理應該是個地址但是人家給你打印成了 &[999 8 7 6] 表示指向這個數組的指針
fmt.Println(*a)
}
func test7(a []int) {
a[0] = 999
fmt.Println(a)
}
不要向函數傳遞數組的指針,而應該使用切片
假如我們想要在函數內修改一個數組,並希望調用函數的地方也能得到修改后的數組,一種解決方案是把一個指向數組的指針傳遞給這個函數。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func modify(arr *[3]int) {
(*arr)[0] = 90
}
func main() {
a := [3]int{89, 90, 91}
modify(&a)
fmt.Println(a)
}
在上面程序的第 13 行中,我們將數組的地址傳遞給了 modify
函數。在第 8 行,我們在 modify
函數里把 arr
解引用,並將 90
賦值給這個數組的第一個元素。程序會輸出 [90 90 91]
。
a[x] 是 (*a)[x] 的簡寫形式,因此上面代碼中的 (*arr)[0] 可以替換為 arr[0]。下面我們用簡寫形式重寫以上代碼。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func modify(arr *[3]int) {
arr[0] = 90
}
func main() {
a := [3]int{89, 90, 91}
modify(&a)
fmt.Println(a)
}
該程序也會輸出 [90 90 91]
。
這種方式向函數傳遞一個數組指針參數,並在函數內修改數組。盡管它是有效的,但卻不是 Go 語言慣用的實現方式。我們最好使用切片來處理。
接下來我們用[切片]來重寫之前的代碼。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func modify(sls []int) {
sls[0] = 90
}
func main() {
a := [3]int{89, 90, 91}
modify(a[:])
fmt.Println(a)
}
在上面程序的第 13 行,我們將一個切片傳遞給了 modify
函數。在 modify
函數中,我們把切片的第一個元素修改為 90
。程序也會輸出 [90 90 91]
。所以別再傳遞數組指針了,而是使用切片吧。上面的代碼更加簡潔,也更符合 Go 語言的習慣。
數組指針和指針數組
// 數組指針和指針數組
// 數組指針---> 指向數組的指針
//指針數組----> 數組中放指針
var a = [5]int{9, 8, 7, 6}
var b *[5]int = &a //b是指向數組的指針
fmt.Println(b)
x, y := 10, 11
var c [4]*int = [4]*int{&x, &y} //數組中放指針
fmt.Println(c)
四、new和make
我們先來看一個例子:
func main() {
var a *int
*a = 100
fmt.Println(*a)
var b map[string]int // 初始化為空
b["沙河娜扎"] = 100
fmt.Println(b) // 都會報錯
}
執行上面的代碼會引發panic,為什么呢? 在Go語言中對於引用類型的變量,我們在使用的時候不僅要聲明它,還要為它分配內存空間,否則我們的值就沒辦法存儲。而對於值類型的聲明不需要分配內存空間,是因為它們在聲明的時候已經默認分配好了內存空間。要分配內存,就引出來今天的new和make。 Go語言中new和make是內建的兩個函數,主要用來分配內存。
4.1 new
new是一個內置的函數,它的函數簽名如下:
func new(Type) *Type
其中,
- Type表示類型,new函數只接受一個參數,這個參數是一個類型
- *Type表示類型指針,new函數返回一個指向該類型內存地址的指針。
new函數不太常用,使用new函數得到的是一個類型的指針,並且該指針對應的值為該類型的零值。舉個例子:
func main() {
a := new(int)
b := new(bool)
fmt.Printf("%T\n", a) // *int
fmt.Printf("%T\n", b) // *bool
fmt.Println(*a) // 0
fmt.Println(*b) // false
}
本節開始的示例代碼中var a *int
只是聲明了一個指針變量a但是沒有初始化,指針作為引用類型需要初始化后才會擁有內存空間,才可以給它賦值。應該按照如下方式使用內置的new函數對a進行初始化之后就可以正常對其賦值了:
func main() {
var a *int
a = new(int)
*a = 10
fmt.Println(*a)
}
<nil>
0xc0000a0098
10
4.2 make
make也是用於內存分配的,區別於new,它只用於slice、map以及chan的內存創建,而且它返回的類型就是這三個類型本身, ** 而不是他們的指針類型,因為這三種類型就是引用類型**,所以就沒有必要返回他們的指針了。make函數的函數簽名如下:
func make(t Type, size ...IntegerType) Type
make函數是無可替代的,我們在使用slice、map以及channel的時候,都需要使用make進行初始化,然后才可以對它們進行操作。這個我們在上一章中都有說明,關於channel我們會在后續的章節詳細說明。
本節開始的示例中var b map[string]int
只是聲明變量b是一個map類型的變量,需要像下面的示例代碼一樣使用make函數進行初始化操作之后,才能對其進行鍵值對賦值:
func main() {
var b map[string]int
b = make(map[string]int, 10)
b["沙河娜扎"] = 100
fmt.Println(b)
}
4.3 new與make的區別
- 二者都是用來做內存分配的。
- make只用於slice、map以及channel的初始化,返回的還是這三個引用類型本身;
- 而new用於類型的內存分配,並且內存對應的值為類型零值,返回的是指向類型的指針。
五、總結
- 對變量進行取地址(&)操作,可以獲得這個變量的指針變量,指針變量的值是指針地址。
- 對指針變量進行取值(*)操作,可以獲得指針變量指向的原變量的值 ptr := &v v 代表被取地址的變量,變量 v 的地址使用變量 ptr 進行接收,ptr 的類型為
*T
,稱做 T 的指針類型,*
代表指針 - *數組指針指向數組的指針
*[5]int
和指針數組指數組中放指針[5]*int
&
取地址符號,可以取變量的地址*
放在類型之前(表示這個類型的指針) 放在變量前(表示解引用)- 指針的空值是nil
- 在函數中修改原來的數組,把數組的地址傳到函數中,直接修改
- 在函數中修改原來的數組,兩種方式,傳指針,傳切片
- 指針不支持運算
- “棧逃逸”,形象一點說就是:因為害怕留在棧區內而被系統連同函數棧幀內所有變量一並帶走/團滅而逃了堆區上。堆區的內容被GC機制接管,直到變量不可訪達便會被GC回收,直接通過
go build -gcflags '-m -l'
就可以看到逃逸分析的過程和結果 - make只用於slice、map以及channel的初始化,返回的還是這三個引用類型本身;
- new用於類型的內存分配,並且內存對應的值為類型零值,返回的是指向類型的指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