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超波:NLP十二條前提假設之每個行為背后都有一個正面的動機


嘍,大家好我是甘超波,一名NLP愛好者,每天一篇文章,分享我的NLP實戰經驗和案例,希望給你些啟發和幫助

今天我們主要分享NLP前提假設中第3條心法:每個行為背后都有一個正面的動機

一:每一個行為背后都有着正面動機。

正面動機:做這件事背后的好處

我們做每件事背后,都要一個正面動機和好處

這個是這條前提假設的字面上解釋,我們用幾個案例給大家看一下

1:搶劫犯案例

很多伙伴認為搶劫犯背后也有正面動機嗎?

說明

他的行為: 搶劫錢財

正面動機:付出更少,收獲更多。

這就是搶劫犯為什么甘願冒風險去做這件事

2: 父母打罵孩子的案例

孩子放學不回家不寫作業,一直沉迷於玩游戲,父母看到之后開始罵孩子。

父母的行為:父母罵孩子

父母的動機:父母期望孩子能夠好好學習,將來有一個好前程

這就是父母打罵孩子的原因。

3:老公喜歡抽煙

老公每次壓力很大的時候,就會抽很多煙

老公的行為:抽煙

老公的動機:釋放心中壓力。

這就是老公喜歡抽煙的原因

這是對這條前提假設的一個定義,學習這條前提假設有什么用途呢?

為什么我們在生活中,總是無法影響別人?

①:看到孩子不聽話,我們無法搞定孩子?

②:看到老公夜不歸宿,我們無法搞定孩子?

....

是因為我們無法洞悉對方行為背后的正面動機

學習這一條是為了讓我們通過對方表層行為,去洞悉對方深層次的需求和動機,我們知道對方正面動機,才能更好配合對方,影響對方。

具體怎樣用我們在信念、價值觀,5步覺察法會詳細分享,大家先記住這條前提假設就可以了

馬上12點了,先寫這么多,由於篇幅的原因,沒有辦法一個個展開給您分享,但是…..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