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的12條前提假設


NLP的12條前提假設

這部分內容有點多,稍微有點枯燥,但是很重要,請務必耐心讀完,細細回味~

強調一下,這不是雞湯,而是一種理解世界的角度。

 

1. 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能力、特點,你們在不同的環境里長大,經歷了不同的人生,形成了不同的價值觀和信念系統,因此對待同一個問題,你們會有不同的看法,你要學會接受和欣賞。你只有尊重別人的不同之處,別人才會尊重你獨特的地方。

 

2. 一個人不能控制另外一個人

每個人的信念、價值觀、行為習慣等,只對自己有效,不應該強加給另外一個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也不能施於人。

一個人不能改變另外一個人,一個人只能改變自己,影響別人。我們能推動的,只能是我們自己。當你想要改變另一個人的時候,你的悲慘命運就此開始。

 

3. 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光說不練假把式,光有道理沒效果都是在胡扯。聽上去再有道理的道理,如果實際應用的時候沒效果,那就是沒道理。

有時候我們會為了講道理而講道理,而忘記了目標是什么。小孩才分對錯,成人只講利弊,只要行為和方法,在不傷害其他人的基礎之上,有利於目標的達成,就是好方法。

 

4. 只有由感官經驗塑造出來的世界,沒有絕對的真實世界

我們了解世界的過程,是通過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捕捉外界信息輸入到我們的大腦里,構建出的一幅世界的樣子,而一個人的經歷是有限的,你永遠不可能看完世界上所有的角落,了解每個人遇到的每件事,過程中也會缺失很多信息。就算是進入了大腦的信息,也會被你的信念系統給重新編碼,被賦予新的意義。

所以,你腦海中的這個世界不是絕對真實客觀的,而是主觀的,你遇到的所有事情,本身其實都是沒有意義的,所有的意義都是我們根據自己的信念系統,人為給加上去的。

因此,如果你想你的世界變得更好,你無需改變外面的世界,你只要改變自己腦海里的世界,你的人生便會有所不同。

 

5. 溝通的意義在於對方的回應

每個人大腦里的世界由於都是主觀的,對外界輸入的信息會按自己的理解重新編碼,所以,你說的一句話,在對方聽起來也許就是另外一個意思。

因此,在和對方溝通的時候,你不應該只關注自己說了什么,而是要關注對方聽到了什么,理解的程度到哪里,對方的回應,才是你這次溝通的效果。

 

6. 重復舊的做法,只會得到舊的結果

這一句比較好理解,我就不做解釋了,用謝霆鋒在《鋒味》常說的一句話來概括:你如果想要得到從未得到過的東西,就要去做從未做過的事情。

 

7. 凡事必有至少三個解決方法

對事情沒有辦法的人,會將事情畫上句號;對事情只有一個方法的人,因為別無選擇,所以會陷入困境;對事情有兩個方法的人,也會陷入困境,因為他會左右為難。

而你對一件事情有三個方法的時候,你才會有選擇,有選擇就是有能力。而且,有了第三個方法之后,通常你會找到第四、第五個、甚至更多的方法。

當你感到無計可施了,只是說已知的辦法都行不通而已。因此,你只要相信一定還有未知的方法存在,那么總有一天,問題會被你解決。

 

8. 每一個人都選擇給自己最佳利益的行為

每個人都想有更好的明天,他的所作所為,都是他認為在當時的環境下,做出的最有利於他自己的恰當選擇。

因此,每個人的行為背后,一定有他的正面動機。如果你了解和接受了他的正面動機,他就會覺得你接受他這個人,你就更容易引導他做出有效的改善。

 

9. 每個人都已經具備使自己成功快樂的資源

每個人都有過快樂的經歷,換句話說,你是有讓自己快樂的能力的。

你的快樂取決於你自己是怎么看待眼前發生的事情,而不是眼前的這件事決定你快不快樂。你遇到的每一件事里,正面和負面的意義都是同時存在的,至於你想看到事物的哪一面,賦予它什么意義,由你自己決定,你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信念,來改變對它的理解,從而改變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記住,你本人已具備了讓自己成功快樂的所有能力,無須外求。

 

10. 在任何一個系統里,最靈活的部分便是最能影響大局的部分

能有一個以上的選擇,便是靈活;能容納別人不同的意見,便是靈活;靈活並不代表放棄自己的立場,而是尋求雙贏、多贏的可能性;

靈活也代表你足夠的自信,自信度越是不夠,越容易在某個角落認死理,態度強硬;而強硬的態度會讓周圍的人感到緊張,靈活卻能讓人放松。

 

11. 沒有失敗,只有反饋。

失敗是只有在事情畫上句號的時候才能使用的,只要事情還將繼續,只要你不想放棄,就不能使用失敗來形容。失敗只是一種反饋信號,告訴我們之前的嘗試沒有用而已。它是提醒你,你需要改變了,需要尋找一種新的方式繼續。

 

12. 動機和情緒總不會錯,只是行為沒有效果而已

因為男朋友遲到而發怒,是因為希望有一個完美的約會;因為擔心明天的演講而焦慮,是因為希望發揮出色;我們情緒的背后藏着動機,動機總是正面的,因為潛意識從來不會傷害自己,只是誤以為某些行為可以滿足自己的這份動機。

所以,我們可以接受自己的動機和情緒,同時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

 

  • 還沒結束...

我知道你看的有點累了,但是我還是想邀請你有空的時候,可以再多讀幾遍,甚至背誦出來,讓這12條融入你的血液里,成為你的信念系統,並以這12條來為人處世。每當你遇到傷心、難過、憤怒的事情,回來看看這12條,你總能找到解決的方法,並擺脫情緒的束縛。

學習信念沒有技巧,相信就好,就像武功的心法、口訣,你需要常掛心中,並以此指導自己的思考與行動。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