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歸因分析模型解析


 

source: 歸因分析(Attribution Analysis)模型解析 - 簡書 (jianshu.com)

歸因模型

  1. 末次互動
  2. 末次非直接點擊*互動
  3. 末次渠道互動
  4. 首次互動
  5. 線性歸因
  6. 時間衰減歸因
  7. 基於位置歸因(U型)
  8. Markov鏈模型: 計算各個狀態的移除效應系數(移除該狀態后整體轉化率的下降幅度)

* 在營銷分析里,直接流量通常被定義為手動輸入URL的訪客流量。

然而,現實是市場上的所有分析工具都把沒有來源頁的流量視為直接流量。

比如:文章里沒有加跟蹤代碼的鏈接、用戶直接復制粘貼URL訪問等等

 

如何選擇歸因模型?

歸因模型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1. 基於規則
  2. 基於算法

依據公司當前業務模式來選擇:

  • 新品牌新產品推廣->首次互動;
  • 投放單一競價渠道 -> 末次互動或者渠道互動歸因;
  • 很在乎線索來源和促成銷售渠道 -> U型歸因
  • 公司渠道多, 數據量大, 有永久用戶標識 -> 基於算法歸因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