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管理課程筆記①
經驗管理的基礎認識
一、概念
經驗是指人們通過日常實踐和學習所獲得的知識
經驗分為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
【直接經驗】參加現實實踐而獲得的知識
【間接經驗】除自身親身經歷以外所獲得的知識
經驗管理就是將獲得的經驗進行梳理、加工、存儲,以便將經驗進行傳遞和分享的一整套方法。
-
經驗管理的核心:為個人和組織創造最大價值
-
經驗管理的作用:
-
解決信息零散導致的“信息缺失錯覺"
“信息缺失錯覺”顧名思義就是,如果我們沒有一個系統化的經驗管理體系,我們永遠都會覺得自己存儲的經驗不夠。
「經驗管理」就是把這些孤立的知識點串成了“線”,讓知識之間產生了聯系,最終形成系統,在后續內容中也會進一步告訴你,如何有思考有條理地將點變成可被使用的經驗。
-
解決信息過多導致的“信息過載"
“信息過載”簡單來說就是,學得太多,信息量太大,記不住也不會運用。
當經驗被管理起來,你就會知道什么該重點留意,什么不需要過腦子,對信息有所取舍。
-
幫助我們查漏補缺,形成核心競爭力
核心競爭力要在同一個方向進行持續地積累。
如果沒有方向,人的積累是發散的,無法到達核心;而如果沒有積累,進步則更是無從談起。
-
總結一下,經驗管理能讓我們形成系統,避免信息零散;有所取舍,避免信息過載;查漏補缺,形成核心競爭力。
二、經驗管理的模型
-
積累:用特定的方法積累工作和學習中所學到的思維、方法、工具以及素材和信息
-
儲存:將紛亂復雜的各種經驗經過整理加工,存放到一個方便調用的體系中去
-
運用:將存放在體系中的經驗用起來,用於解決職場和生活中的相關問題
它們三者之間的關系是:積累是前提,存儲是手段,運用是目的。這個模型是一個動態不斷循環往復、不斷迭代過程。
三、如何積累日常經驗
經驗積累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個堅持行動的過程。正是因為經驗積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就需要我們采用更敏捷、更MVP的方式行動起來。
!
一張好的卡片的特點
- 尊重原始數據,不擅自修改專業名詞和定義。
- 一張卡片解決一個問題,體量不宜太大。
- 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是輸入的再創造,加深理解。
四、ORID模型及應用
模型定義
ORID模型又稱焦點呈現法,最早由布萊恩·斯坦菲爾德在《聚焦式會話藝術》一書中提出。
它由四個關鍵步驟組成,分別是:事實(Objecetive),感受(Reflective),反思(Interpretive),決定(Decisional)。
為了方便記憶,我們可以轉化成“事實—感受—反思—決定“這四個步驟。
模型使用案例
ORID模型思考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