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減少對自己的精神內耗?


4.如何改善/減少對自己的精神內耗?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被精神內耗困擾,從而影響工作和生活,痛苦不已,那么怎么做可以改善對自己的精神內耗呢?針對性的5種方法,希望踐行使用后對你有所幫助:

1.接納自己,喜歡自己,善用敏感天賦

世人沒人想象中的那么好,也沒你想象中的那么糟。你也沒有那么糟糕。

修正對於世界和對自己的認知,接納自己的特點,不管它是大眾眼中的優點或缺點,總之要改變自己長期錯誤的思維方式,正確認識自己,慢慢喜歡上自己,提升對自己的評價。

高敏感是一種天賦,不要把自己的“敏感”特性用於過度在意他人眼光和評價上,而要用在對事情的觀察和解決上,對自己某種能力的修煉上,比如高敏感的人對人和事的觀察比別人更細微和透徹,那么用於寫作,或者分析咨詢相關的工作,豈不是更好?

鼓勵自己,肯定自己,提升自我價值感,善用敏感天賦,可以慢慢減少精神內耗。

2.尋找自己的工作熱情所在,開辟一條自己的路,盡量不參與過度競爭

要認識到大眾的追求不一定是你內心的真實追求,如果努力一把后夠不上大眾眼中優越的學校和工作,不如多看看自己的熱情在哪里,只有實實在在的歡喜才是自己的。

只掙一份能養活自己的薪水,但沒有上班焦慮而樂在每一天的工作中,也不失為一種幸福。

總之,去尋找自己的工作熱情所在,開辟一條屬於自己的路,踏實在每天的一飯一蔬中,散個步睡個好覺,那就是好的生活。

至於父母抱怨你為什么還不結婚?

讓他們閉嘴吧,“這是我自己的人生課題,請你們不要再指手畫腳,因為你們不可能為我人生負責的,只有我自己能為自己負責。”

離父母遠點,獨立生活,“為自己負責”做到言行一致。

以及,不跟他人比較,遠離同輩壓力,每天努力一點點,爭取比昨天的自己優秀就好了。

3.不執念於結果,多關注過程,制定小目標積極行動

心理學上說,當人面對一個富有挑戰性的任務,你會去幻想任務完成時的美麗圖景,這對你實現任務是有些許動力加成的。然而,當你過度限於任務完成圖景、執念於結果時,卻是你開啟行動的最大阻力。

所以,用幾分鍾想象任務完成的美好圖景后,就立馬將心思拉回到任務過程吧。

面對挑戰性大的任務時,因為踐行過程復雜,人會產生巨大壓力,便難以立即行動,初始行動力很弱。我們也有體驗,一旦事情被拖到最后,我們往往能集中注意力去做任務,盡管這時候可能時間不夠了,也做不到很好了,但在此之前,我們卻“動”不起來,白白耗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心理學家認為,人們只有在接近目標的期限時,才能集中注意力去完成。這被稱為“期限效應”。 

因此,想要更高效高質量地完成一項任務時,不妨先將任務拆解成階段性的小目標,這樣一來,每一個階段性小目標的“最后期限”將提前,那么我們行動的初始動力就會提升,以促使我們積極行動,進而減少心靈耗損。

4.換一種角度看人際關系,敢於表達、爭取和斗爭

當你討厭一個人的時候,不妨去找一些利己的理由,比如,去觀察一下他的優點,看能否學習,這樣做也許有利於自我的提高,也會讓你開始對他有所接納。同時,你的態度,很可能會得到他良好的回應,到最后,你與對方的關系真的和諧了。萬一對方就是不友好處處找你茬,那你就當他是空氣、是傻子,避不開的合作和溝通盡量好好進行,但不要有任何其他接觸,以免讓自己不舒服。 

而對於過分在意他人的想法和評價,如果有利益關系的領導,不如拿着自己的工作成績,開誠布公地找他溝通,問自己離升職加薪有多遠,要敢於爭取;如果是一起生活的伴侶,那更要敢於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對他做法的看法、對他的期待,家務分工,絕對需要你的斗爭才有可能走向合理。

以及,如何做到不過分在意他人眼光和看法?要修煉“被討厭的勇氣”,自己接納自己就夠了,他人的期待、評價、建議都只是參考而已,有用的吸收,過分的丟掉,總之不要太在意。

5.做出決定后就別再思考太多,只專注於“做”;行動,是改善精神內耗的最佳方法

放棄思考不是一種選擇,逃避面對也不是解決問題的真實方法。

面對人生重大抉擇,或一項有挑戰的任務時,保持高期待是好的,對自己嚴要求也是沒錯的,但是當你深思熟慮做出理性選擇和行動步驟后,就不要再思慮其他,只專注於“做”就夠了。

行動,永遠是改善精神內耗的最佳方法,是一劑破解憂慮心理的良葯。

俗話說,三思而后行,其實比“三思”更重要地是三思而“行”。與其思前想后,“食無味、寢難安”,不如“擼起袖子加油干”,只有行動才能收獲一個接一個的踏實結果,踏出的是內心成長的寬闊大道。

而越是恐慌越是怕,越是拖着不行動,精神內耗的漩渦就越滾越大。

快快行動吧。

總之,“精神內耗”中的人是很辛苦的,內在沖突,自己跟自己打架,受傷的全是自己,想想都疼。

所以,希望以上方法能幫助你改善精神內耗、走出精神內耗,擁有和諧的內心世界、幸福快樂的個人生活。

 全文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8833344/answer/1892590099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