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作業——軟件工程實踐第一次作業
作業描述
這個作業屬於哪個課程 | 2021春|S班 |
---|---|
這個作業要求在哪里 | 軟件實踐寒假作業 |
這個作業的目標 | 了解軟件功能評測的方法,學習進行用戶調查采訪 |
其他參考文獻 |
選擇分析的產品
IT問答網站
- CSDN開發者互助問答社區
- Stack Overflow
- SegmentFault 思否
調研體驗
CSDN開發者互助問答社區的體驗
基本功能介紹
首先是主界面
主界面采用左中右三欄的布局方式,中間欄展示論壇中用戶的問題,問題下方會有對應的標簽,點擊標簽還可以跳轉到展示對應標簽的所有問題。右邊欄則是展示用戶的一些信息以及加急問題:
左側的邊欄則是展示一些問題的分類以及各類排行榜。
中間欄會有篩選方式的選擇,csdn具有賞金模式,可以用賞金來提問並且獲取更優質的回答。
點擊每個問題后會跳轉到該問題的詳細界面。
該界面會展示出問題的標題和詳細內容,回答問題的編輯器沒有找到支持markdown的選項,但是在回答后無法刪除自己的回答,不過可以再次編輯更新。如果被采納后會得到賞金。
編輯器的功能齊全,可以發送文字 圖像,圖像支持url,也可以使用本地圖像上傳。文字可以調整格式。
接下來是個人提問的頁面
頁面的右側有一些tips,可以幫助用戶發起一個優質的問題。提問可以添加標簽。
另外,可以設置付費提問,還有vip專屬服務。
優缺點分析
是知名中文it社區,知名度也較高,用戶量大。並且有賞金模式,可以加快解決問題。
有屬於自己的客戶端,手機網頁端適配很好展示的很齊全 下面有手機端體驗圖片
點擊問題如果安裝了客戶端 會提示跳轉
但是問題展示界面有一些不方便,如果代碼太長,就會需要左右移動
搜索欄可以搜索許多內容 但是也會有一些非it的新聞
改進意見
希望可以讓回答問題的用戶也可以自己刪除問題。
希望在屏幕比較窄的時候看代碼能方便點
總結
類型 | 描述 | 評分(10分制) | |
---|---|---|---|
功能 | 核心功能 | 問題展示的齊全,每個問題會有相應的標簽。但是標簽最多為3個 | 8 |
細節 | 網站會有用戶采納榜 可以提高用戶回答的積極性。網站也對問題進行了比如“最新” “最熱” 等分類 | 10 | |
用戶體驗 | 整體操作是比較輕松的,在注冊登錄方面也沒有太大的阻礙, | 10 | |
輔助功能 | 編輯器功能齊全,足夠正常使用 | 8 | |
差異化功能 | 有vip模式,提問時可以開啟有問必答。有屬於自己的app端 | 10 | |
效率 | 網站瀏覽速度很快,操作也便捷 | 10 | |
體驗 | 適應性 | 頁面適應性很強 | 10 |
成長性 | 網站沒有記憶用戶的最近瀏覽問題 | 8 | |
控制權 | 用戶沒辦法自己刪除自己的回答,亦或是比較隱蔽導致我沒看到 | 7 | |
StackOverflow的體驗
基本功能介紹
還是先來主界面
在未登錄時進入主界面 會展示這兩個選項,其中一個是加入社區問答,另一個可以建立自己的小組來共享知識
登陸的界面,在沒有FQ的時候,點擊通過github登錄的選項沒有反應,整個網站加載也比較卡頓,這一點對國內用戶是比較不友好的。
這是登錄后的主要界面,布局跟CSDN相似。
點擊問題會跳轉到該界面,該界面布局是跟csdn比較不同的,編輯器的功能相對比較豐富。可以添加web頁面腳本,可以進行代碼運行調試
用戶提問的界面比較簡潔,沒有賞金問答模式,編輯器功能也十分豐富
優缺點分析
該網站是國外知名it問答網站,網站全英文,並且有些功能需要FQ才能使用,對於中國用戶比較不友好。不過網站也有中文化的國內網站可以使用,棧溢出,是對該網站的完全中文化。編輯器的功能比CSDN的更加強大。
網頁端的適配比較一般,內容過多顯得比較擁擠
問題界面也是內容比較多
點擊左上角主頁時會變成電腦端的展示
改進意見
希望可以改進與國內網絡的通訊,添加一下國內用戶的登錄方式。
總結
類型 | 描述 | 評分(10分制) | |
---|---|---|---|
功能 | 核心功能 | 問題展示的齊全,每個問題會有相應的標簽。標簽可以多很多個 | 9.5 |
細節 | 網站提問功能在屏幕頂部,有着與其他內容不同的顏色,容易找到入口。右側可以進行標簽搜索 | 9 | |
用戶體驗 | 因為是國外的網站,登錄注冊會有一些麻煩,全英文也提高了門檻。 | 8 | |
輔助功能 | 編輯器功能十分強大 | 10 | |
差異化功能 | 編輯器功能可以插入頁面腳本,可以建立自己的小組來共享知識,十分完美 | 10 | |
效率 | 網站在正常情況下瀏覽也很快,只是有些功能需要FQ | 9 | |
體驗 | 適應性 | 頁面適應性一般 | 8 |
成長性 | 網站沒有記憶用戶的最近瀏覽問題 | 8 | |
控制權 | 用戶可以管理好自己的回答和問題,可以可以建立自己的小組來共享知識 | 10 | |
SegmentFault 思否的體驗
基本功能介紹
還是主界面
在未登錄時進入網站是會有提示登錄的,網站是國內的網站,登錄是比較方便的,直接微信掃碼即可。
這是網站登錄后的界面
這是網站的問答界面,采用兩欄式的布局,右側有熱門標簽雲方便用戶查看熱門的問題。問題下方也有對應的標簽,整體界面十分簡潔。
這是問題的詳情界面,在回答之前會有tips提示如何做出一個優質的回答。回答編輯器支持markdown。比較方便
這是提問界面,整個評價就是一個 簡潔 真的簡潔。十分干凈的布局,功能又強大。
網站有一個專家問欄,可以付費進行專家提問,迅速解決難以找到優質答案的難題。
優缺點分析
網站頁面十分簡潔,對於用戶較為友好,可以迅速找到自己所想要的內容。編輯器支持markdown,很方便做出優美的排版。有專家一對一付費問答專欄,在找不到答案的時候可以去詢問。
手機web端仍然保持了簡潔輕量的特性
但是有些太簡潔了,以至於一時半會找不到在哪里提問題
進入問題詳情界面的展示倒是很讓人感到舒服
改進意見
可以做個類似右邊的分欄,類似CSDN,增加一些排行榜。
總結
類型 | 描述 | 評分(10分制) | |
---|---|---|---|
功能 | 核心功能 | 問題展示的齊全,每個問題會有相應的標簽。標簽可以有很多個 | 9.5 |
細節 | 網站右側有熱門標簽展示 | 8 | |
用戶體驗 | 頁面簡潔,功能齊全,很方便的能找到需要的功能。 | 9 | |
輔助功能 | 編輯器支持了markdown | 9 | |
差異化功能 | 有專家專問的功能,其次還有一些周榜月榜。也有新手任務 | 9 | |
效率 | 網站訪問很快 | 10 | |
體驗 | 適應性 | 頁面適應性很強 | 10 |
成長性 | 網站可以設置用戶的個人詳細資料,但是沒有找到用戶足跡的功能 | 8 | |
控制權 | 用戶可以管理好自己的問答 | 9 | |
分析
1.估計使用時間
-
需求復雜度
鑒於大家對這類網站使用較多,國內國外也多有優秀的同類網站給我們借鑒,對於用戶需求也都比較熟悉,並且整體來講不會過於復雜,我認為這個開發的需求分析復雜度不會太高
-
技術復雜度
在要求條件下,有專門的UI設計,大家也有具備一定的基礎,我想足夠用來解決這次的項目開發。就以我們為例,在大二時就經歷過個人使用YII2.0開發一個博客網站。但是大學生項目經驗缺少,應該還是會遇到一些難題。
-
開發所需時間
我認為開發這個網站大致需要四到5個月的時機,
2.分析優劣-思否
思否相對另外兩個軟件是它是由更輕量的框架做成,並且界面十分簡潔,用戶能容易找到軟件各個功能的入口。
相比於csdn 思否比較沒有那些奇奇怪怪的新聞
相比於Stack Overflow 思否是國內網站,全中文設計,更加方便國內用戶使用
建議和規划
市場概況
-
市場大小
這類軟件用於給在職程序員、學校學生、社會上對編程感興趣的人群使用。目前中國it行業人員仍然在持續增長,我認為這類軟件在目前看來的市場空間依然很大
-
用戶數量
直接的用戶是在職程序員和學校學生,潛在用戶是那些年輕的網民,例如初高中學生。
市場現狀
-
目前的同類產品
上述測評的三個網站是比較直接的同類產品。同樣的也有一些綜合類社區,例如 知乎,百度貼吧等。
-
上述產品的優劣勢在哪里
上述產品的優劣勢,例如CSDN 由於用戶量過多,信息的精確度也就隨之下降了,也有了一些非IT類的信息。而Stackoverflow 則是因為是全英文網站,門檻較高。
市場與產品生態
-
核心用戶群是什么
目前的核心用戶群還是那些在職的程序員以及相關專業學生,例如軟件工程,計算機,大數據以及信安等的學生。
產品規划
-
人員分配
這類產品對於美工的要求我認為是需要足夠的簡潔,不需要太過於精致,但是要夠靈活輕便。因此我覺得美工方面可以安排在1-2個月完成目標,並且美工可以與開發崗位穿插進行,美工的人員可以在2人左右,開發人員則是4位。
美工可以先專注於主頁面以及發布問題頁面的開發,這樣可以跟開發崗位穿插進行。
在第一個月的目標是做完前台問題展示的頁面,完成問題詳情界面,采用類似CSDN的布局。在第二個月美工可以做好提問界面和制作用戶的個人中心。開發崗位的進度也是跟隨美工進行。最后一個月則是留來測試使用。
-
16周計划
時間 安排 第一周 確定開發環境,后端框架,選擇好合適的代碼管理倉庫,人員分工,做好需求分析,了解一下過程中大致會用到的技術 第二周 美工開始設計頁面,先確定好主頁面的布局,是要三欄式還是二欄式,開始投入工作。開發人員繼續准備好技術。 第三周 開發人員開始跟隨美工的進度進行開發。接着完善主頁面的設計。 第四周 完成主界面的開發。開發崗位人員開始設計后端接口。前端崗位人員接着完成主頁面的開發。美工着手問題詳情界面的設計 第五周 前端崗位人員同步跟隨美工進行問題詳情頁面的開發,后端人員設計好主頁面的接口 第六周 前端跟后端人員對接好主界面的接口。並同步美工進行詳情頁面的開發。后端人員開始設計該頁面的相關接口 第七周 美工開始進行提交問題界面的設計。后端人員完成詳情頁面的接口。前端人員對接好接口 第八周 前端人員同步完成提交問題頁面的開發,后端人員准備對應接口。美工進行個人中心頁面的設計 第九周 前端人員完成個人中心頁面的設計,后端人員准備對應的接口,美工完成登錄注冊的設計。 第十周 前端人員與后端完成提交問題頁面的接口對接。后端人員完成登錄注冊的接口設計。 第十一周 前端人員完成個人中心的接口對接。完成登錄注冊界面的設計。 第十二周 前端人員完成登錄注冊界面的對接。 第十三周 后端人員進行測試。檢測系統的一些明顯bug。 第十四周 前端完成頁面優化,后端進行壓力測試。 第十五周 發布測試版本,收集反饋意見 第十六周 根據意見進行最后一步修改,總結工作並發布最終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