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作業屬於哪個課程 | 2021春軟件工程實踐/S班 |
---|---|
這個作業要求在哪里 | 軟件評測 |
這個作業的目標 | 進行軟件評測 學會分析、總結和思辨 |
其他參考文獻 | ... |
第一部分 調研,評測
CSDN問答
體驗
- 產品介紹
在使用和體驗后我認為CSDN是一款主要面向專業開發者的社區,里面的內容主要涵蓋了有關計算機各大領域的知識以及為開發者提供了一個專門的互動交流的平台。同時該平台引入了賞金機制來激勵用戶。 - 具體使用
- 登錄/注冊
使用的是直接微信掃碼登錄,相較於傳統的注冊形式則會更加方便。
- 首頁
首頁主要包含了行業領域的一些相關的資訊,提供了一些方向供用戶進行檢索,設置了頭條、熱點資訊以及直播課等等。
- 問答社區
可以通過頻道、懸賞方式、最新或者最熱門來篩選問題,以列表的形式顯示出問題供用戶進行查看。
- 問答詳情
可以對回答進行評論,分享等。對於提問者采納的回答進行了置頂。
- 提問題
貼心的設置了如何提問的小tips,同時可以對自己提出的問題設置標簽等。但是其提問分為主要兩大部分:有問必答和直接提問。有問必答則需要充值VIP,回答速度會比較快,直接提問的話可能用戶就需要等待一個有緣人來回答你的問題了。
- 登錄/注冊
- 優缺點
- 優點
CSDN問答社區在我看來算是比較成熟同時也是適用范圍非常廣泛的平台了,可以說學計算機相關領域的人員應該都有使用過CSDN作為自己日常學習的一個平台。平台利用賞金機制鼓勵用戶進行回答,形成了發布者和查看者的一個正向反饋。 - 缺點
- 首先在界面設計上,我認為在CSDN平台整體界面布局以及模塊划分上有一點點不清晰,進入首頁,我的第一印象是布局有點雜亂,重點有點不夠突出,讓我一時不知道應該先關注什么地方,更抓我的部分,竟是右邊因為色彩比較重的廣告。
- 在問題詳情部分,或許可以對問題進行排序,按照點贊人數等等,會使得用戶更加直觀的找到自己所需的答案。
- 優點
BUG
- BUG的測試環境
Win10 Chrome瀏覽器 - Bug的可復現性
一直存在的BUG - BUG的具體情況描述
問答詳情的界面滑動的時候頂部的菜單欄都沒有固定,假設用戶滑動到最底下,想要直接進行搜索或者進行模塊切換的話,還需要滑動至最頂端才可以。
問答主頁面,雖然固定但是會出現頻閃一下,相當於是重新復現了一個view,各個界面之間相同布局感覺應該統一起來。
結論
CSDN總的來說還是一個比較好的平台,不論是使用體驗還是用戶數量,可能由於他目前的用戶基礎,也奠定了一個問答平台的優劣吧。但是其設置的
Stack Overflow
體驗
- 產品介紹
同樣也是一款面向開發人員的回答網站,主色調采用的是黃色,但是語言主要是英文,這就對國內一部分開發人員造成了一些閱讀上的問題,當然現在大部分的瀏覽器都支持語言的翻譯和轉換,所以在閱讀上也基本上不會造成什么問題。 - 具體使用
- 首頁
界面干凈簡潔,突出重點,可以對問題進行查看、篩選和排序。還可以通過標簽進行篩選。每一個問題還設置了vote數量,即用戶可以對該問題進行投票。
- 提問題
同樣支持markdown文本編輯器,這使得網站中的文字編排風格更加的整齊。同時網站也提供了提問題模板,在提示中看到網站會對用戶所提出的問題進行篩選,假如用戶所提出的問題已經被提過等,則網站會進行判斷和篩選是否可以提問。
- 問答詳情
同樣設置了點贊,回復等功能,對提問者采納的回答會打上一個勾。同時你的回答還可能會被別的用戶進行編輯,當然會有編輯的記錄以及編輯的人。就界面設計而言,我個人認為詳情界面模塊划分不夠明確,讓我有一點感覺內容優點混雜的感覺。
- 優缺點
- 優點
界面設計簡約,功能設計划分清晰,實現機制明確。據說是回答社區的鼻祖,各項功能也都具有合理性。所有的機制設置的十分全面和完善。 - 缺點
可能由於是國外的網站,導致鏈接很慢,打開網頁需要的時間都是不確定的,所以在國內使用感受上確實很一般;同時是英文的環境,則在開始使用的時候會有一些不適應,(當然我們可以開啟瀏覽器的翻譯功能);以及回答詳情界面的模塊划分有一點不夠明確。
- 首頁
BUG
無發現BUG
結論
Stack Overflow是一個專業且權威的問答網站,在全球方面都通用,在整體的網站設置機制上十分的簡單明確,目的性以及目標群體突出,對於目標用戶進行的產品定位清晰直接,搭建了一個很好的交流平台。
SegmentFault
體驗
- 產品介紹
一個十分清爽的問答社區,主色調采用的是綠色,整體界面可以說是很干凈簡潔,容易上手。基本上的功能和Stack Overflow其實差別不大。 - 具體使用
- 回答首頁
各個模塊清晰直觀,可以通過各個標簽進行篩選,首頁上的標簽信息也是可以篩選的。
- 提問題
界面簡單,采用的是MarkDown格式,可以添加標簽,同時還提供了各類提問的模板,更加簡潔直觀。
- 問答詳情
被提問者采納的回答會被置頂,用了一個綠色的框框中更加的顯眼;同時可以對回答進行點贊或者提出否認。
同樣還可以編輯別人的回答,在詳情中可以看到所以的歷史編輯的內容和修改人,這個和Stack Overflow有着相同的功能。
- 問題搜索
針對一些關鍵詞還設置了百科供用戶查看,但是這個搜索的結果則比較不夠簡潔清晰。
- 回答首頁
- 優缺點
- 優點
整體界面的色調和UI設計會使人覺得很舒服,使用起來也很容易上手,回復也使用了Markdown編輯器使得整個網站的界面布局非常的統一。 - 缺點
搜索功能的界面設計的不夠明確,就是由於色調過於灰度導致對文章主題內容無法一眼確認,同時文章和文章之間沒有明顯的划分,導致觀看的時候優點不夠突出重點。
- 優點
BUG
無發現BUG
結論
SegmentFault總的來說是個一個很專業型的問答網站,界面簡潔直觀,這是我最大的印象,上收起來也很方便,在具體的使用方面能夠比較有效的解決用戶的需求。界面風格統一,功能清晰。
第二部分 分析
開發時間估計
- 就我目前對於開發知識的理解來說可能需要大概一年半的時間。過程需要前期的需求分析,產品設計,編碼實現,質量測試,性能完善,以及后期對產品進行推廣。
同類產品對比排名
就上述的三個軟件而言,就大學生團隊而言應該是無法比肩的。首先由於上述的三個平台創始時間長,已經有了大量的穩定用戶,大部分的用戶一般都會更加希望去使用自己習慣且熟悉的產品。所以對於一個新的產品來說,團隊則應該注重去提高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什么方面是值得那些老用戶轉向你們的產品。
軟件工程方面的建議
需要提高的最關鍵的就是對產品的功能進行進一步的創新。可以發布問卷對使用過市面上這些問答類網站的用戶進行產品的調研,吸取廣大用戶的建議和經驗,再次基礎上進行完善需求,從而制作出更有新穎想法的產品。
BUG存在的原因分析
感覺對於各個界面相同部分不統一的原因可能是由於兩個界面是由兩個開發人員分別開發的從而導致了前端界面不一致的問題。
第三部分 建議和規划
市場概況
- 首先,上述的產品主要是針對於開發者建立的開發者問答社區。所以面向的市場主要還是從事計算機行業領域的人員,以及在校的大學生。據不完全統計,從2014年起每年計算機相關專業的畢業生人數都保持在10w人以上。這也就間接的說明了目前在學習計算機相關領域的人數眾多,需要該針對性極強的產品的人數也十分數量也十分龐大。
- 同時當前市場上,隨着智能技術的普及和發展,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注重智能技術的發展,這也就說明了該領域已經成為了當今社會上的龍頭領域。也越來越多的學生希望從事相關的行業,甚至目前出現了少兒編程培訓班等現象。這也就說明了可能未來的用戶群體年齡跨度將越來越廣,甚至可能是中學生群體。
市場現狀
市場上目前主流的有CSDN
、Stack Overflow
、SegmentFault
等產品。產品的定位主要是針對專業開發人員的互動問答社區。其優勢在於用戶群體明確,發布問題和回答問題都基本上支持markdown文本編輯器,使得界面更加簡潔,當然這一功能就比較針對於該領域的人員,一般的用戶群體則一般來說不會使用markdown來編寫。
上述三種產品之間則互為競品關系:
CSDN
的面向群體更為廣泛,有一定量的基本用戶基礎,由於在該平台上還有其他的附加功能,生態較為全面,則在國內使用的人數則比較多;同時由於其設置了賞金機制,則對於無償的回答來說,回答者當然更希望自己獲得一些相應的回報,所以這可能也使得平台的回答數量能維持在一個較為穩定的狀態。Stack Overflow
是一個全英文的網站,可能面向的群體會相對來說窄一些,可能大部分的用戶群體還是已經工作的群體,同時有一定的英文基礎(當然現在很多瀏覽器也支持翻譯),開發經驗較為豐富的人群。相對於在國內的核心競爭力會相對弱一些。SegmentFault
產品設計簡單,相對於CSDN
來說其界面設計更加簡潔,平台上的功能沒有那么復雜,功能性較為突出,對於喜歡簡潔實用的用戶來說,該平台將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市場與產品生態
- 這個產品的核心用戶群是什么樣的人?典型用戶是什么樣的?學歷,年齡,專業,愛好,收入,表面需求,潛在需求都是什么?
核心用戶群是學習計算機領域的相關的專業開發人員。典型用戶主要是兩大類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學生以及已經從事計算機相關領域的人員,學生的收入目前應該基本上有家庭支付,工作人員則有着一定且不會太低的固定收入。這些用戶的表面需求主要是對自己在開發過程或者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進行提問,希望有網友進行解答,同時也可以根據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對網友的問題進行回復。
- 產品的用戶群體之間是否存在一定的關系?是否有利用其相互作用二次構成特定用戶生態的可能性?
用戶群體是從事同一個領域的人群,對於知識了解程度具有一定的重疊,當然也存在不同層次的人群。可以實現一類群體對另一類群體進行關注等用戶生態。
- 產品的子產品,以及其他相關產品之間是否存在一定的關系?是否有利用各個產品特性之間的相互關系二次構成產品生態的可能性?
由於這種的問答社區目前除了CSDN大部分都還是線上網頁版,其實還是可以衍生移動端App或者小程序為用戶提供,更便捷的服務。畢竟這種回答的形式,在移動端上操作其實是更加便捷的。
產品規划
-
新功能
可以增加私人問答社區模塊,比如附近的人的回答等,除了進行線上的聯動在用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實現線下的問答互動。 -
角色安排
團隊中二位前端開發人員,兩位后端開發人員,一位測試開發人員,以及一位美工。同時需要開發人員對自己開發的產品進行測試。產品經理負責需求分析,項目計划,以及對進程工作進行安排,同時在項目完成的后期階段應該對項目進行推廣。同時提出進一步的改進需求。 -
16周計划安排
周數 | 具體任務安排 | 人員 |
---|---|---|
第一周 | 市場調研,需求分析,美工從美學角度協助進行需求分析 | 產品經理、美工 |
第二周 | 與開發人員確定技術框架,確定具體需求,美工進行原型設計 | 開發人員、產品經理、美工 |
第三周 | 根據原型,前端開發人員確實開發基本框架,后端人員進行數據庫設計、數據流圖設計等,美工進一步完善原型設計,產品經理安排把控產品進度 | 開發人員、產品經理、美工 |
第四周 | 前端界面搭建,后端功能接口實現,開發過程中美工根據進度對原型進一步完善 | 開發人員、美工 |
第五周 | 前端界面搭建,后端功能接口實現 | 開發人員 |
第六周 | 前端界面搭建,后端功能接口實現 | 開發人員 |
第七周 | 前端界面搭建,后端功能接口實現 | 開發人員 |
第八周 | 前端界面搭建,后端功能接口實現 | 開發人員 |
第九周 | 基本功能初步搭建完成,進行測試 | 測試人員 |
第十周 | 根據測試人員提供的信息進行修改和反饋,完成初步測試版 | 開發人員、測試人員 |
第十一周 | 對測試版產品進行推廣,同時搜集用戶使用數據以及反饋 | 產品經理 |
第十二周 | 對用戶反饋的信息,進行新一輪的需求分析 | 產品經理 |
第十三周 | 美工設計,開發人員進行新一輪的修改和調試 | 開發人員、美工 |
第十四周 | 測試人員最后進行測試 | 測試人員 |
第十五周 | 開發人員進行最終完善 | 開發人員 |
第十六周 | 發布最終版本,同時進行產品的推廣 | 產品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