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軟工軟件評測作業


這個作業屬於哪個課程 2021春軟件工程實踐|W班(福州大學)
這個作業要求在哪里 軟件測評
這個作業的目標 進行軟件評測,通過各種案例分析,評測,思辨,總結,學好軟件工程,幫助我們在實踐中做得更好
其他參考文獻 CSDN/StackOverflow/思否

Bug嚴重性標准

嚴重性 說明
★★★★★ 致命性系統故障、致命性安全性漏洞、用戶體驗嚴重影響
★★★★ 嚴重系統故障、服務器鑒權漏洞或重要數據泄露、用戶體驗較差
★★★ 普通系統缺陷、顯示數據產生異常、用戶體驗略差
★★ 普通系統問題、輕微影響較多用戶
普通系統問題、輕微影響較少用戶

第一部分 調研,評測

CSDN問答

體驗

  • 介紹

CSDN問答是專業的技術問答社區,為用戶提供一個可靠的技術問答平台,為用戶做全方位的技術答疑。

  • 使用

CSDN問答的左半部分提供了許多Tab標簽,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頻道,標簽榜的標簽相較於Stack Overflow來說還是少很多,但也有264個,但並不支持搜索功能,並且在下滑的過程中並沒有滾動條,用戶只能通過滾輪或者右邊回到頂部的按鈕,用戶的體驗感並不是很好

中間部分則是用戶的提出的問題,可以通過上方的篩選來進行排序,問題列表中的每項都顯示了問題的回答數和瀏覽數,如果問題里的回答被采納,則回答數周圍會多一圈邊框:

右半部分的上方則是顯示了用戶個人在問答板塊的信息,用戶可以較為直觀的了解到自身信息,下方則是一些榜單,用戶可以通過這個榜單關注一些被采納數較多的大牛,具體首頁如下所示:

點擊右上方的提問題按鈕即可發布問題,進行提問,用戶可以通過提供的富文本框進行編輯富文本,可以通過選擇下方的標簽,來選擇和自己問題相符合的標簽,方便他人查找回答,具體頁面如下所示:


比較好的是在輸入問題的時候,CSDN會提供相似的問題,這點感覺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用戶使用的體驗感,讓用戶可以知道類似或一樣的問題,可以避免用戶提出相似的問題,但是會遮擋下方內容欄。

可以通過點擊用戶問題下的寫回答進行回答問題,和提問一樣支持用戶貼上代碼塊,對文本進行加粗處理等,能讓用戶更好的提出或回答問題,但是並不支持Markdown語法,富文本框提供的功能還是較少,這點體驗感不是很好。

  • 優缺點分析

    • 優點
      • 相較於Stack Overflow來說,對於中文開發者來說是非常友好的,使用或閱讀起來並沒有壓力。
      • 整體界面看起來還是較為舒適的,使用起來也是很容易上手,對於新手而言沒有什么門檻。
      • 存在獎勵機制,會提高用戶的積極性。
      • 在提問時,用戶輸入問題時,會提供相似的問題,可以讓用戶可以知道類似或一樣的問題,避免用戶提出相同的問題。
      • 在提問題時,如果用戶在編寫內容到一半時中途關閉網頁,再一次進入時提問題頁面時,原先編寫的內容仍然存在,CSDN問答能保存之前編寫的草稿,雖然標題不能保存但無傷大雅,這個功能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用戶出現誤操作關閉網頁等情況。
    • 缺點
      • 在進行登錄注冊時需要關注公眾號才能允許登錄注冊,很大程度上影響用戶的使用,這對於不喜歡關注過多公眾號的用戶來說體驗不是很好。
      • 標簽榜標簽沒有搜索功能,上拉下滑沒有滾動條,用戶不好操作,只能通過鼠標滾輪
      • 相較於思否和Stack Overflow,只提供了寥寥幾個富文本功能,並不能支持markdown語法,用戶體驗不是很好。
      • CSDN雖然用戶流量大,但CSDN問答的使用人數較少,在沒有這次作業前我甚至不知道CSDN存在這個板塊,問答板塊往往幾分鍾才會產生一個新的問題,而且很多問題發出也很長時間沒人回答,只有開通VIP使用有問必答功能才會在較快的時間內由專家團回復,顯然通過CSDN問答解決問題效率並不高,用戶可能更傾向於使用全站搜索來解決問題。
      • 提問或者搜索提供的標簽是固定的並不是動態生成的,較少的標簽導致有的時候並不能找到合適的標簽,並且標簽的篩選問題只支持一個標簽,並不能支持多個標簽篩選問題:
      • 作為一個問答社區,問題的質量並不高,存在着較多比較低級的問題,有些問題在CSDN全站中就能搜出答案,作為一個開發者問答互助社區,竟然有着這樣的問題:
  • 產品的改進意見

    • 在進行登錄注冊時,用微信掃碼成功后即可登錄注冊,使用正常功能,而不需要關注公眾號后才能登陸注冊成功。
    • 可以像后兩款軟件一樣引入markdown語法。
    • 標簽榜可以像Stack Overflow引入搜素功能和滾動條
    • 因為CSDN問答標簽提供的標簽是固定的,並不是動態生成的,提供的標簽並不能很好的符合需要,有時會出現二級標簽並不能滿足需要的情況,而一級標簽太過寬泛的問題,寬泛就算了,還只能選二級標簽,是否可以改為用戶可以選擇一級標簽。或者像Stack Overflow那樣支持用戶自己輸入進行自定義標簽。

BUG

  • Bug1:

    • 測試環境:window10+Chrome(90.0.4430.93)
    • 可復現性及具體復現步驟: 必然發生
    • 具體情況描述:在問題列表顯示的用戶的問題數與個人信息中用戶的問題數不符合(下列例子中該用戶的問題數分別時5和7)

    • Bug分析
      • 可能成因: 似乎剛發布的問題並不會同步至在問題列表的問題數中,但就算減去剛發布的問題,問題數也應該是6而不是5,可能是后數據庫數據並沒有同步。
      • 嚴重性:★★★
      • 預期及改進建議:后端重新設計邏輯,使得發布問題時數據庫數據同步。
  • Bug2:

    • 測試環境:window10+Chrome(90.0.4430.93)
    • 可復現性及具體復現步驟: 必然發生
    • 具體情況描述:在點擊每個具體問題的時候,只能通過點擊標題進入詳情頁面,點擊其他位置並不會進入詳情頁面,但光標此時是會變成手型的(cursor:pointer),這對用戶的誤導性就很強,情景如下圖所示:
    • Bug分析
      • 可能成因: 沒有給整個item項設置點擊事件,只給標題設置了點擊事件,導致點擊除標題外的其他位置並不能進入到詳情頁面。
      • 嚴重性:★★
      • 預期及改進建議:將標題的點擊事件移至整個item項,並且要為這個item項里的其他點擊事件阻止事件冒泡。
  • Bug3:

    • 測試環境:window10+Chrome(90.0.4430.93)
    • 可復現性及具體復現步驟: 必然發生
    • 具體情況描述:在搜索欄,當搜索信息的長度太長時,信息會穿過快速瀏覽模式按鈕,從而擋住文字,如果用戶想點擊該按鈕下的文字進行插入輸入時是不行的,情景如下圖所示:
    • Bug分析
      • 可能成因: 該按鈕直接通過絕對定位脫離文檔流定位至搜索按鈕旁邊,導致按鈕層級高於搜索框
      • 嚴重性:★
      • 預期及改進建議:1.將該按鈕定位到搜索按鈕的右邊或者其他位置,使其不遮擋住搜索框 2.選擇設置搜索框的padding-right,令文本框的內容不會到達該按鈕,從而解決內容被遮擋而導致的不能點擊內容進行插入輸入的問題。較為推薦使用1法,該按鈕為快速瀏覽模式按鈕,本身與搜索內容無關,並不需要放在搜索框里

結論

d) 好,不錯

類別 描述 評分 (滿分 10 分, 良好 6 分, 及格 4 分,聊勝於無 1 分, 很差 -3 分)
核心功能 分析三個核心功能,功能設計和質量。 8
細節 有什么為用戶考慮的細節? 8
用戶體驗 當用戶完成功能時,不干擾用戶 (例如: 是否不斷彈出不相關廣告)。 8
輔助功能 一些輔助功能如皮膚等 10
差異化功能 這個軟件獨特的功能. 它對用戶的吸引力有多大? 8(對比本身CSDN博客來說,吸引力還是不大)
軟件的效能 占用內存, 啟動速度, 內存泄漏情況 9
軟件的適應性 在聯網/斷網, 大小屏幕, 沒有鼠標的情況下都可以順暢操作. 和不同平台的軟件能流暢協作 9
成長性 記住用戶的選擇, 適應用戶的特點,用戶越用越方便 9
用戶有控制權 系統狀態有反饋,等待時間要合適。關鍵操作有確認提示,有明確的錯誤信息。 讓用戶方便地從錯誤中恢復工作, 快捷操作鍵可調整。 9(有類似草稿的功能)
自選評分項目 使用該軟件用戶是否能很好的解決自身問題 9(回答的質量層次不齊,有些問題還是能很好解決的)
總分 87

Stack Overflow

體驗

  • 介紹

Stack Overflow是一個程序設計領域的問答網站,網站允許注冊用戶提出或回答問題,利用積分制度讓用戶自行管理。

  • 使用
    可能是因為英語不是母語的問題,雖然布局和CSDN問答一樣都是左中右,感覺看起來有點混亂,其實看久了就還行,與CSDN問答一樣左邊也是有標簽榜和用戶榜,相比於CSDN問答,Stack Overflow提供的標簽數可太多了,並且支持標簽搜索功能,這部分給用戶體驗還是較好的:

    從發布時間來看,Stack Overflow的用戶量還是很大的,基本上一分鍾就有好幾個問題,社區活躍度還是遠超另外兩款軟件:

    當問題被回答時,整塊answer數會被綠色填滿,相較於CSDN問答給用戶的感覺更加強烈:

    在提問題界面,與CSDN問答一樣在輸入問題標題時,都是會提供相似的問題,而且不像CSDN問答那樣會遮擋下方的內容框,但我覺得有點特別好的是當用戶的問題太過簡單時,會提示該問題可能需要修改,這很大程度提高了社區的問題質量。

    並且在填寫內容時支持markdown語法,並且有着很好提示,方便新手用戶快速上手,並且相較於CSDN問答,下方的標簽支持用戶輸入,這里我測試輸入了abcd標簽,這點能讓用戶更加准確的分類自己的問題

    回答部分因為自身水平問題,就並沒有回答。

  • 優缺點分析

    • 優點
      • 作為一個世界上最大的程序設計領域的問答網站之一,Stack Overflow社區活躍度還是非常高的,用戶能較好的在上面解決自己的問題。
      • 相較於CSDN問答,在提問題時支持用戶進行自定義標簽,體驗還是很不錯的,用戶能很好的歸類自己的問題,方便其他解答者解答。
      • 作為一個成熟的問答網站,Stack Overflow的機制保證了社區的問題回答的質量遠高於另外兩個網站。
      • 界面UI設計較為簡潔,有相當多的提示,新手能輕松上手。
    • 缺點
      • 如果不ke學上網,速度實在是太慢了,對國內用戶不太友好。
      • 全英文,對於我來說讀問題或者提問題還是比較吃力的.
  • 產品的改進意見

    • 服務器在國內也部署下吧,速度可太慢了。

BUG

  • Bug1:
    • 測試環境:window10+Chrome(90.0.4430.93)
    • 可復現性及具體復現步驟: 必然發生
    • 具體情況描述:用戶在搜索框輸入太長信息時,會導致顯示信息溢出屏幕

    • Bug分析
      • 可能成因: 並未對長單詞或者長數字進行換行
      • 嚴重性:★★
      • 預期及改進建議:為對應標簽添加word-wrap:break-word,添加完的效果:

結論

e) 非常推薦

類別 描述 評分 (滿分 10 分, 良好 6 分, 及格 4 分,聊勝於無 1 分, 很差 -3 分)
核心功能 分析三個核心功能,功能設計和質量。 10
細節 有什么為用戶考慮的細節? 9
用戶體驗 當用戶完成功能時,不干擾用戶 (例如: 是否不斷彈出不相關廣告)。 9
輔助功能 一些輔助功能如皮膚等 10
差異化功能 這個軟件獨特的功能. 它對用戶的吸引力有多大? 10(社區繁榮,大伙都喜歡用)
軟件的效能 占用內存, 啟動速度, 內存泄漏情況 10
軟件的適應性 在聯網/斷網, 大小屏幕, 沒有鼠標的情況下都可以順暢操作. 和不同平台的軟件能流暢協作 正常上網6 ke學上網10
成長性 記住用戶的選擇, 適應用戶的特點,用戶越用越方便 9
用戶有控制權 系統狀態有反饋,等待時間要合適。關鍵操作有確認提示,有明確的錯誤信息。 讓用戶方便地從錯誤中恢復工作, 快捷操作鍵可調整。 9
自選評分項目 使用該軟件用戶是否能很好的解決自身問題 10(社區活躍度高,往往問題能得到很好的解答)
總分 92

SegmentFault

體驗

  • 介紹

SegmentFault 思否是中國領先的開發者技術社區。以技術問答、技術專欄、技術課程、技術資訊為核心的產品形態,為開發者提供純粹、高質的技術交流平台。

與CSDN問答一樣注冊時都是需要關注公眾號,給用戶的觀感不是很好,並且在注冊后還強制要求用戶關注,這點也不是很喜歡:

整體的頁面UI在三個頁面里是我最喜歡的,整個界面綠白配色,簡潔清新,針不戳,但廣告還是有點多,不過因為網站較小,還是要恰飯的嘛。

與Stack Overflow一樣當用戶問題解決時,整個塊的顏色會被填充,給用戶的感覺更加強烈

但思否的社區相較於其他兩個網站還是太過冷清了,最新的一條還是6分鍾前的,遠遠比不上另外兩個網站

和另外兩個網站不同,思否並未提供相似問題的提示,這導致用戶可能會提出重復的問題,但思否的問題的內容支持與Stack Overflow一樣支持markdown語法,我覺得更好的是它的布局是左右布局,用戶能更為直觀的看到自己編寫的內容(Stack Overflow是上下布局)

但發布問題后,問題是需要審核的,這感覺挺大程度上降低了我的體驗感,並且在審核過程中,也並不能再次發送問題,思否的社區還是太過冷清,截至至提交作業,我的問題也並沒有人回復(也可能是我的問題太低級了,問的不大好):

回答問題功能也是支持markdown語法,並且可以通過編輯按鈕完善他人或自己的回答:


同時像Stack Overflow一樣,也可以點擊操作按鈕來查看編輯的歷史版本:

但我覺得有點離譜的是,我測試完回答,自己手動刪除了測試回答,后台直接給我聲望值-5,給我整無語了都😅😅😅:

  • 優缺點分析

    • 優點
      • 界面綠白配色,整體風格看起來很舒服,三個評測網站里,思否的UI我是最喜歡的
      • 提問題支持markdown語法,並且實時預覽是左右分布的,能比較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編寫的內容
      • 相較於CSDN問答,標簽支持自定義標簽,這點很不錯,能更好的讓用戶歸類問題
    • 缺點
      • 頁面廣告較多,很影響閱讀的體驗。
      • 社區活躍度並不高,往往一個問題不僅需要長久的審核,而且長時間沒人答復。
      • 在回答問題時,並不像另外兩個網站一樣提供相似問題提示,可能會導致用戶提出類似的問題,不利於提高社區問題質量。
      • 發布問題需要審核,這似乎既是優點又是缺點,審核確實可以避免低級問題流入社區,提高社區問題質量,但用戶的問題並不能即使得到反饋,這點體驗就不是很好,我認為還是弊大於利的。
  • 產品的改進意見

    • 廣告可以適當減少點,有點影響用戶體驗。
    • 像另外兩個網站一樣,引入類似問題提示機制,提高社區問題質量,方便用戶查找問題。
    • 像CSDN問答一樣,引入專家問答團,避免某個問題長久時間沒人回答。

BUG

  • Bug1:

    • 測試環境:window10+Chrome(90.0.4430.93)
    • 可復現性及具體復現步驟: 大概率發生
    • 具體情況描述:對問答進行排序時,第一次點擊排序有效,再次點擊就不會進行排序
    • Bug分析
      • 可能成因: 前端點擊事件里的邏輯寫的有點問題
      • 嚴重性:★★
      • 預期及改進建議:前端重新寫寫一下點擊事件里的邏輯
  • Bug2:

    • 測試環境:window10+Chrome(90.0.4430.93)
    • 可復現性及具體復現步驟: 必然發生
    • 具體情況描述:
    • Bug分析
      • 可能成因: 前端人員在做邏輯判斷時,並不想再去請求后台接口獲取收藏數,直接對該收藏數進行加減,並未讀取后端數據
      • 嚴重性:★★
      • 預期及改進建議:前端可以在瀏覽器存儲中加一個標志位,判斷是否已收藏過,收藏過了就不再進行收藏
  • Bug3:

    • 測試環境:window10+Chrome(90.0.4430.93)
    • 可復現性及具體復現步驟: 必然發生
    • 具體情況描述:用戶進行添加標簽時,若是輸入框失去焦點,輸入框里的內容會消失
    • Bug分析
      • 可能成因: 前端人員在設計問題
      • 嚴重性:★
      • 預期及改進建議:在取消焦點時內部內容仍能保留
  • Bug4:

    • 測試環境:window10+Chrome(90.0.4430.93)
    • 可復現性及具體復現步驟: 必然發生
    • 具體情況描述:標簽
    • Bug分析
      • 可能成因: 前端人員在設計時未考慮到長度問題
      • 嚴重性:★
      • 預期及改進建議:設置overflow:hidden,或者限定輸入長度

結論

c) 一般

類別 描述 評分 (滿分 10 分, 良好 6 分, 及格 4 分,聊勝於無 1 分, 很差 -3 分)
核心功能 分析三個核心功能,功能設計和質量。 7
細節 有什么為用戶考慮的細節? 8
用戶體驗 當用戶完成功能時,不干擾用戶 (例如: 是否不斷彈出不相關廣告)。 10
輔助功能 一些輔助功能如皮膚等 10
差異化功能 這個軟件獨特的功能. 它對用戶的吸引力有多大? 7(社區活躍度較低)
軟件的效能 占用內存, 啟動速度, 內存泄漏情況 9
軟件的適應性 在聯網/斷網, 大小屏幕, 沒有鼠標的情況下都可以順暢操作. 和不同平台的軟件能流暢協作 8
成長性 記住用戶的選擇, 適應用戶的特點,用戶越用越方便 8
用戶有控制權 系統狀態有反饋,等待時間要合適。關鍵操作有確認提示,有明確的錯誤信息。 讓用戶方便地從錯誤中恢復工作, 快捷操作鍵可調整。 9
自選評分項目 使用該軟件用戶是否能很好的解決自身問題 6(雖然回答問題質量還行,但是社區活躍度太低)
總分 82

用戶采訪

采訪人員:是一個很好的朋友,因為他讀的是大數據專業,並且是中外合作的,就覺得他可能會使用SO多一點,但他也並沒有進行過回答和提問。

第二部分 分析

開發時間估計

  • 功能分析

    • 作為問答網站,三個網站都具備基本的問答,點贊點踩,用戶評論,搜索等功能,思否與Stack Overflow均支持markdown編寫並且實時預覽。
    • 並且三個網站的算法支持對熱度、時間、標簽等進行篩選,通過關注感興趣標簽,還支持感興趣信息推送
    • 思否和Stack Overflow還支持對查看回答歷史版本,對他人問題進行編輯等功能。
    • 一些輔助功能比如用戶的reputation的計算規則,勛章的個數、榮譽的個數、排行榜等
  • 時間估計

    考慮到團隊人數6人左右,均為計算機大學畢業生,並有專業UI支持,想要完整的實現這個產品,我認為至少需要6-7個月

    工作 時間
    需求分析 20天
    系統設計與數據庫設計 1個月
    代碼編寫 4個月
    軟件測試 1個月

同類產品對比排名

  • 分析

    • CSDN問答在同類產品里在國內占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有着CSDN旗下其他產品的引流,CSDN問答的用戶群體在國內應該同類網站第一,用戶體驗感來說還是比較好的。
    • Stack Overflow在這三個產品中社區的活躍度和繁榮度可以算是遠遠甩開另外兩個產品,整個功能完備且成熟,美中不足的是對於國內用戶並不友好,速度太慢,語言不通,還是有比較大的影響。
    • SegmentFault思否在UI設計上我認為是三個產品中最好的,簡介清新的風格讓人很想去體驗,但是社區活躍度太低,可能用戶並不能使用它完成自身的目的。
  • 排名

    功能 排名
    問答質量 Stack Overflow >> CSDN問答 ≈ SegmentFault思否
    社區活躍度 Stack Overflow > CSDN問答 > SegmentFault思否
    UI設計 SegmentFault思否 > CSDN問答 ≈ Stack Overflow
    訪問速度 CSDN問答 ≈ SegmentFault思否 >> Stack Overflow
    輔助功能(勛章、聲望等) Stack Overflow > SegmentFault思否 > CSDN問答
    綜合 Stack Overflow > CSDN問答 > SegmentFault思否

軟件工程方面的建議

  • CSDN問答
    • 對於用戶體驗的部分感覺還有地方可以提高,可以像另外兩款軟件一樣支持markdown語法,並且支持實時預覽;對於回答可以引入編輯、歷史版本等功能,讓回答的質量更高;輔助功能感覺不夠豐富,感覺可以引入聲望、勛章、榮譽等輔助功能,提高用戶回答的積極性,方便用戶識別大牛等。
  • Stack Overflow
    • 可以擴大下國內市場,提高國內用戶的體驗感,增加國內社區等操作;UI界面可以進行更新適應現在的審美。
  • SegmentFault思否
    • 引入類似問題提示機制,提高社區問題質量,方便用戶查找問題;打好用戶基礎,提高社區活躍度,思否想要達到上述兩款產品的體量還是任重道遠。

BUG存在的原因分析

  • CSDN問答
    • Bug1 可能原因:具體的設計質量不高。后端並沒有設計問題數數據同步,導致出現顯示數據不同步的問題
    • Bug2 可能原因:開發人員粗心大意,對用戶需求掌握不好。前端人員直接為整個item項都設置了cursor:pointer,但實際上點擊有些位置並不會進入詳情頁面,給用戶的誤導性很強
    • Bug3 可能原因:其他,前端人員可能覺得用戶並不會輸入那么長的文本,即使有遮擋也只是稍微影響用戶體驗。
  • Stack Overflow
    • Bug1:可能原因:其他,前端人員可能覺得用戶並不會輸入那么長的長單詞或者長數字,因為使用者大多數使用英文,如果設置截斷會導致完整單詞被截斷,影響閱讀吧。
  • SegmentFault思否
    • Bug1:可能原因:開發人員粗心大意,測試把關不嚴,敷衍了事,測試人員可能就點了一下覺得能排序就行了,實際上再點回去並不會進行排序了
    • Bug2:可能原因:開發人員粗心大意,前端人員並沒有判斷是否收藏過,而是可以一直收藏,雖然后端有做判斷,但給用戶體驗不是很好
    • Bug3:測試把關不嚴,敷衍了事,可能測試人員並沒測試失去焦點的情況,只是檢驗了基本功能
    • Bug4:開發人員粗心大意,前端人員沒有限制輸入

第三部分 建議和規划

市場概況

  • 首先市場有多大?

    • CSDN問答、Stack Overflow與SegmentFault思否均是面向的是IT從業人員或與IT相關專業的在校學生,在遇到難題時,IT問答網站就成了一個很好進行解答、學習的地方。
    • 據報道,近年來,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從業人數和人均創收呈平穩增長態勢。根據工信部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從業人數達到673萬人,與上一年相比增加了28萬人,同比增長4.7%(信息來源)
    • 這僅僅只是中國的IT從業人員,那全球的IT人員數量又有多少呢?據埃文斯數據公司(Evans Data Corporation) 2019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共有2300萬軟件開發人員,預計到2019年底這個數字將達到2640萬,到2023年達到2770萬。而來自IDC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軟件開發人員數量增長到2230萬。(信息來源)
  • 其次直接的用戶有多少?潛在的用戶又有多少?

    • 上面的數據僅僅只是IT從業人員人數,僅僅是這類問答網站的直接用戶,潛在的用戶是即將進入大學選擇與IT相關的高中生(大多數人都要使用類似問答網站)。
    • 據統計,在過去的2019年,中國普通本科計算機類招生人數324599人。2018年,中國普通本科計算機類招生人數293560人。2018年相比2019年,同比增長9.56%。2017年,中國普通本科計算機類招生人數263760人。而根據統計,自2016年后,中國普通本科計算機類招生人數都在20萬以上。(信息來源)

市場現狀

  • 目前市場上有什么樣的產品了?

    目前市場上IT問答網站做的比較突出的有Stack Overflow和CSDN問答,SegmentFault思否也算是國內一個小有名氣的問答網站

  • 上述產品的定位、優勢與劣勢在哪里?

    CSDN問答: CSDN問答主要是面向國內IT從業人員或者在校與IT相關專業的學生的一個問答社區,CSDN通過博客板塊來帶動問答板塊的發展,CSDN問答優勢在於CSDN的國內用戶量大、知名度高(畢竟很多程序員都是面向CSDN編程),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問答質量不高,魚龍混雜,CSDN似乎把重心更發在博客上而不是問答,導致問答板塊的用戶體驗並沒另外兩者好

    Stack Overflow: 不同於CSDN問答,Stack Overflow可以算是面向全球IT人員的問答網站,並且他有着優秀的社區機制,整個社區的問答質量都相當的高,往往在上面用戶的問題能得到很好的解答,缺點就是對於母語不是英語的IT人員不大友好,閱讀起來較為吃力,對於國內用戶來說訪問速度太慢也是很影響體驗。

    SegmentFault思否:思否也是像CSDN問答那樣面向國內IT從業人員或者在校與IT相關專業的學生,整體的使用和UI界面在我看來是優於CSDN的,不過由於缺少宣傳,知名度遠不及CSDN,部分功能也存在較多bug,社區不夠活躍導致用戶或許並不能在這個網站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 上述產品之間呈現什么樣的關系,哪些為競品關系?以及競爭中的各方態勢如何?

    • 三者互為競品關系
    • 在國外,Stack Overflow無論從哪方面看都是處於優勢地位,而且另外兩者基本無法趕超
    • 在國內,三者互相競爭,CSDN問答憑借CSDN帶來的巨大用戶量,在國內還是占據了較大份額:

      Stack Overflow雖然在國內有着種種限制,但也憑借着優秀的功能和良好的口碑占據一席之地,而SegmentFault思否雖然知名度較低,但憑借自身的特色,還是有許多IT人員喜歡使用。

市場與產品生態

  • 這個產品的核心用戶群是什么樣的人?典型用戶是什么樣的?學歷,年齡,專業,愛好,收入,表面需求,潛在需求都是什么?

    • 核心用戶群:IT從業人員或與IT相關專業的學生
    • 典型用戶:
      • 學歷:專科-博士
      • 年齡:18-35
      • 專業:IT相關專業
      • 愛好:寫代碼
      • 收入:0-100w
      • 表面需求:解決自身的bug或者幫助他人解答bug
      • 潛在需求:學習,提高自身能力
  • 產品的用戶群體之間是否存在一定的關系?是否有利用其相互作用二次構成特定用戶生態的可能性?

    • 用戶群體之間必然存在着一定關系,用戶可能是高校的老師,學生。可以利用他們的關系將問答模塊與課堂結合在一起,提供優質的問題和回答,吸引更多的用戶。
  • 產品的子產品,以及其他相關產品之間是否存在一定的關系?是否有利用各個產品特性之間的相互關系二次構成產品生態的可能性?

    • 子產品存在着一定的耦合部分,比如CSDN的博客和CSDN問答就存在一定聯系,用戶都可以在這兩個模塊中尋找自己想要的答案,用戶都可以在上面發布問題等他人來回復。相關產品我覺得更多是存在着競爭關系。
    • 存在着這種可能性,例如可以利用CSDN博客的高流量促進CSDN問答板塊的發展,讓CSDN問答能輸出更多更加優質的內容;也可以學習相關產品里優質的功能取長補短。

產品規划

  • 你要在當前軟件的基礎上設計什么樣的新功能?為何要做這個功能,而不是其他功能?為什么用戶會用你的產品/功能?你的創新在哪里?可以用NABCD分析。
    • 想為CSDN問答的用戶添加聲望、勛章等功能,並且在回答或發布問題時可以展示
    • 因為Stack Overflow和SegmentFault思否都存在着這種功能,它能很好很直觀的幫你判斷什么回答是大牛回答的,什么回答是新手用戶回答的(新手用戶並不代表着回答的問題就是錯的),這能讓你在某種程度上先把目光聚集於聲望值高的用戶的回答。
    • 該功能會提高用戶使用體驗度,讓用戶可能能更快找到正確的回答
    • 其實沒有很創新,其他兩類網站都具有這類功能,但多了這個功能,用戶的體驗感能得到較大提高。
  • 如果你是項目經理,可以招聘6個人,並且有4個月的時間,你認為應該如何配置角色(開發,測試,美工等等) 才能在第16周如期發布軟件的改進版本,並取得預想中的成績。
    • 人員配置:2個美工兼前端開發,3個后端開發,1個測試人員
  • 請為你的團隊設計16個周期每周的詳細規划
周數 任務
1-2 對功能進行分析,制定詳細的項目計划
3 前端進行原型設計,后端對數據庫進行修改
4-8 前端完成各個界面新增UI,后端編寫接口,前后端測試,發布alpha版本
9 對alpha版本進行測試,修改bug
10 內部人員使用,收集反饋
11-13 根據反饋重新修改代碼,發布beta版本
14-15 進行測試,修改bug
16 上線使用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