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第二次作業
作業的基本信息 | |
---|---|
這個作業屬於哪個課程 | 2021春軟件工程實踐S班 |
團隊名稱 | 烤鹽人 |
這個作業要求在哪里 | 團隊第二次作業github編程實戰 |
這個作業的目標 | 進一步熟悉git;體驗團隊編程,學習前后端交互 |
其他 | CSDN、博客園、Vue.js |
項目詳情
- 會議網站展示會議議程和分論壇信息,包括分論壇議題、主席和召開時間等;
- 普通參會者注冊時需選擇參加的分論壇,可以選擇參加一個或多個分論壇;
- 會議主席、分論壇主席登錄系統后,能了解會議、分論壇的參會人數;秘書可以獲取全部參會者信息;分論壇主席、秘書負責發布分論壇相關消息通知;
- 普通參會者注冊通過后,登錄系統后,將收到所選擇參加分論壇的信息推送。
項目github地址部署地址
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FZUSESPR21/meeting-system-5
項目部署地址:http://47.100.89.20/#/
(采用超時提交的版本,相比原版本實現了登錄以及會議通知的展示功能)
組員職責分工
- 產品:林煒、肖寒
- 前端:肖寒(組長)、吳江楠、林煒、高楠、庄威龍
- 后端:李星源(組長)、鄒洋藝、鄭宏駿、鍾煜新
github提交日志
-
前端
前端commit次數
肖寒:11
吳江楠:11
林煒:17
高楠:7
庄威龍:9
-
后端
后端commit次數
李星源:9
鄭宏駿:9
鄒洋藝:8
鍾煜新:6
數據庫設計
程序運行截圖
-
登錄
-
注冊
-
主頁展示會議議程時間表以及各分論壇的部分信息
-
分論壇詳細界面展示具體信息
-
用戶通知界面展示收到的通知
遇到的困難
- 林煒:在使用vue的時候因為不熟練碰到了非常多的問題,組件樣式一開始不熟練,包括之后的前后端交互時要使用的axios和ajax都不太會,使用的非常磕絆,在github同步的時候也碰見了許多次問題。
- 鍾煜新:在配置環境時出了很多問題,SpringBoot也幾乎是從零開始,不過還好,接觸過類似的框架,因此上手較快,還多虧了星源同學的幫助。github也是一大問題,經常無法push/pull。還有就是寫到后面的時候。
- 肖寒:速成VUE 555,上午已接到任務就開始配置,到下午開始使用組件,晚上配置接口,感謝江楠和林煒!ps:github今天下午很不行啊!
- 李星源:最大的困難就是GitHub!!!主要是網絡的原因,導致Update和push代碼耗費了很長的時間,希望老師可以使用國內的一些托管平台(例如gitee),我們后面想了很多方法去解決它。第二個困難是開發周期太短,我們整個組一整天的時間都在電腦桌前工作,時間還是不夠,我們今后還需要更加努力。
- 鄭宏駿:第一個困難是github,網絡問題導致時間耗費很多;第二個困難是SpringBoot從零開始,多虧星源同學的幫助,讓我能夠快速理解層之間的關系。由於沒有開發前后端交互的經驗,導致一些思維轉不過來,同時對文檔的書寫也不太會。
- 鄒洋藝:第一次用springboot實踐,多虧了星源同學,從0開始教學。在團隊使用github的時候,也發生了很多問題,倒是進程慢了許多。
- 高楠:准備不夠充分,很多東西都是現學的,進度十分緩慢
- 吳江楠:在前后端數據交互方面遇到很多問題,例如權限問題等
- 庄威龍:第一次使用vue在配置使用了十分生疏,遇到報錯解決能力也很差,多虧了林煒隊長的幫助,幫助解決了很多問題。還有github有時候會出問題不讓push,pull。另外前端連接后端使用接口時報一堆錯,解決報錯連上接口十分困難。
組員貢獻度
PSP表格
- 林煒:
PSP2.1 |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 預估耗時(分鍾) | 實際耗時(分鍾) |
---|---|---|---|
Planning | 計划 | 10 | 5 |
·Estimate | ·估計這個任務需要多少時 | 600 | 660 |
·Development | 開發 | 500 | 590 |
·Analysis | ·需求分析(包括學習新技術) | 30 | 60 |
·Design Spec | ·生成設計文檔 | 30 | 20 |
·Design Review | ·設計復審 | 5 | 10 |
·Coding Standard | ·代碼規范 | 5 | 10 |
·Design | ·具體設計 | 30 | 30 |
·Coding | ·具體編碼 | 300 | 360 |
·Code Review | ·代碼復審 | 100 | 100 |
·Test | ·測試(自我測試,修改代碼,提交修改) | 80 | 120 |
Reporting | 報告 | 20 | 20 |
·Test Repor | ·測試報告 | 10 | 15 |
·Size Measurement | ·計算工作量 | 10 | 10 |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 ·事后總結, 並提出過程改進計划 | 10 | 15 |
合計 | 630 | 770 |
- 鍾煜新:
PSP2.1 |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 預估耗時(分鍾) | 實際耗時(分鍾) |
---|---|---|---|
Planning | 計划 | 10 | 5 |
·Estimate | ·估計這個任務需要多少時 | 650 | 660 |
·Development | 開發 | 500 | 590 |
·Analysis | ·需求分析(包括學習新技術) | 30 | 60 |
·Design Spec | ·生成設計文檔 | 30 | 20 |
·Design Review | ·設計復審 | 5 | 10 |
·Coding Standard | ·代碼規范 | 5 | 10 |
·Design | ·具體設計 | 30 | 30 |
·Coding | ·具體編碼 | 300 | 360 |
·Code Review | ·代碼復審 | 100 | 50 |
·Test | ·測試(自我測試,修改代碼,提交修改) | 80 | 100 |
Reporting | 報告 | 20 | 20 |
·Test Repor | ·測試報告 | 10 | 15 |
·Size Measurement | ·計算工作量 | 10 | 10 |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 ·事后總結, 並提出過程改進計划 | 10 | 15 |
合計 | 680 | 700 |
- 肖寒:
PSP2.1 |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 預估耗時(分鍾) | 實際耗時(分鍾) |
---|---|---|---|
Planning | 計划 | 10 | 20 |
·Estimate | ·估計這個任務需要多少時 | 10 | 20 |
·Development | 開發 | 540 | 640 |
·Analysis | ·需求分析(包括學習新技術) | 25 | 15 |
·Design Spec | ·生成設計文檔 | 10 | 10 |
·Design Review | ·設計復審 | 5 | 5 |
·Coding Standard | ·代碼規范 | 5 | 5 |
·Design | ·具體設計 | 5 | 5 |
·Coding | ·具體編碼 | 500 | 540 |
·Code Review | ·代碼復審 | 10 | 15 |
·Test | ·測試(自我測試,修改代碼,提交修改) | 10 | 15 |
Reporting | 報告 | 20 | 25 |
·Test Repor | ·測試報告 | 5 | 5 |
·Size Measurement | ·計算工作量 | 10 | 15 |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 ·事后總結, 並提出過程改進計划 | 5 | 5 |
合計 | 570 | 685 |
- 李星源:
PSP2.1 |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 預估耗時(分鍾) | 實際耗時(分鍾) |
---|---|---|---|
Planning | 計划 | 10 | 20 |
·Estimate | ·估計這個任務需要多少時 | 10 | 20 |
·Development | 開發 | 540 | 640 |
·Analysis | ·需求分析(包括學習新技術) | 25 | 15 |
·Design Spec | ·生成設計文檔 | 10 | 10 |
·Design Review | ·設計復審 | 5 | 5 |
·Coding Standard | ·代碼規范 | 5 | 5 |
·Design | ·具體設計 | 5 | 5 |
·Coding | ·具體編碼 | 500 | 540 |
·Code Review | ·代碼復審 | 10 | 15 |
·Test | ·測試(自我測試,修改代碼,提交修改) | 10 | 15 |
Reporting | 報告 | 20 | 25 |
·Test Repor | ·測試報告 | 5 | 5 |
·Size Measurement | ·計算工作量 | 10 | 15 |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 ·事后總結, 並提出過程改進計划 | 5 | 5 |
合計 | 570 | 685 |
- 鄭宏駿:
PSP2.1 |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 預估耗時(分鍾) | 實際耗時(分鍾) |
---|---|---|---|
Planning | 計划 | 720 | 800 |
·Estimate | ·估計這個任務需要多少時 | 600 | 720 |
·Development | 開發 | 480 | 650 |
·Analysis | ·需求分析(包括學習新技術) | 60 | 80 |
·Design Spec | ·生成設計文檔 | 30 | 20 |
·Design Review | ·設計復審 | 30 | 20 |
·Coding Standard | ·代碼規范 | 10 | 10 |
·Design | ·具體設計 | 50 | 60 |
·Coding | ·具體編碼 | 300 | 320 |
·Code Review | ·代碼復審 | 60 | 60 |
·Test | ·測試(自我測試,修改代碼,提交修改) | 60 | 80 |
Reporting | 報告 | 30 | 30 |
·Test Repor | ·測試報告 | 20 | 30 |
·Size Measurement | ·計算工作量 | 10 | 5 |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 ·事后總結, 並提出過程改進計划 | 30 | 30 |
合計 | 690 | 745 |
- 鄒洋藝:
PSP2.1 |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 預估耗時(分鍾) | 實際耗時(分鍾) |
---|---|---|---|
Planning | 計划 | 10 | 5 |
·Estimate | ·估計這個任務需要多少時 | 650 | 670 |
·Development | 開發 | 450 | 590 |
·Analysis | ·需求分析(包括學習新技術) | 80 | 80 |
·Design Spec | ·生成設計文檔 | 30 | 20 |
·Design Review | ·設計復審 | 5 | 10 |
·Coding Standard | ·代碼規范 | 5 | 10 |
·Design | ·具體設計 | 80 | 100 |
·Coding | ·具體編碼 | 300 | 360 |
·Code Review | ·代碼復審 | 50 | 70 |
·Test | ·測試(自我測試,修改代碼,提交修改) | 80 | 100 |
Reporting | 報告 | 70 | 20 |
·Test Repor | ·測試報告 | 10 | 20 |
·Size Measurement | ·計算工作量 | 10 | 10 |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 ·事后總結, 並提出過程改進計划 | 10 | 20 |
合計 | 680 | 695 |
- 高楠:
PSP2.1 |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 預估耗時(分鍾) | 實際耗時(分鍾) |
---|---|---|---|
Planning | 計划 | 10 | 5 |
·Estimate | ·估計這個任務需要多少時 | 10 | 10 |
·Development | 開發 | 500 | 600 |
·Analysis | ·需求分析(包括學習新技術) | 200 | 300 |
·Design Spec | ·生成設計文檔 | 20 | 10 |
·Design Review | ·設計復審 | 30 | 60 |
·Coding Standard | ·代碼規范 | 10 | 10 |
·Design | ·具體設計 | 60 | 50 |
·Coding | ·具體編碼 | 200 | 300 |
·Code Review | ·代碼復審 | 20 | 30 |
·Test | ·測試(自我測試,修改代碼,提交修改) | 10 | 10 |
Reporting | 報告 | 10 | 10 |
·Test Repor | ·測試報告 | 20 | 15 |
·Size Measurement | ·計算工作量 | 10 | 5 |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 ·事后總結, 並提出過程改進計划 | 30 | 20 |
合計 | 680 | 720 |
- 吳江楠:
PSP2.1 |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 預估耗時(分鍾) | 實際耗時(分鍾) |
---|---|---|---|
Planning | 計划 | 20 | 15 |
·Estimate | ·估計這個任務需要多少時 | 20 | 15 |
·Development | 開發 | 575 | 655 |
·Analysis | ·需求分析(包括學習新技術) | 30 | 45 |
·Design Spec | ·生成設計文檔 | 20 | 20 |
·Design Review | ·設計復審 | 5 | 5 |
·Coding Standard | ·代碼規范 | 10 | 15 |
·Design | ·具體設計 | 40 | 30 |
·Coding | ·具體編碼 | 300 | 360 |
·Code Review | ·代碼復審 | 90 | 90 |
·Test | ·測試(自我測試,修改代碼,提交修改) | 80 | 90 |
Reporting | 報告 | 30 | 45 |
·Test Repor | ·測試報告 | 15 | 20 |
·Size Measurement | ·計算工作量 | 5 | 10 |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 ·事后總結, 並提出過程改進計划 | 10 | 15 |
合計 | 625 | 715 |
- 庄威龍:
PSP2.1 |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 預估耗時(分鍾) | 實際耗時(分鍾) |
---|---|---|---|
Planning | 計划 | 10 | 8 |
·Estimate | ·估計這個任務需要多少時 | 10 | 15 |
·Development | 開發 | 300 | 360 |
·Analysis | ·需求分析(包括學習新技術) | 120 | 220 |
·Design Spec | ·生成設計文檔 | 20 | 30 |
·Design Review | ·設計復審 | 30 | 50 |
·Coding Standard | ·代碼規范 | 60 | 30 |
·Design | ·具體設計 | 45 | 60 |
·Coding | ·具體編碼 | 200 | 220 |
·Code Review | ·代碼復審 | 20 | 25 |
·Test | ·測試(自我測試,修改代碼,提交修改) | 15 | 15 |
Reporting | 報告 | 5 | 10 |
·Test Repor | ·測試報告 | 15 | 10 |
·Size Measurement | ·計算工作量 | 8 | 8 |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 ·事后總結, 並提出過程改進計划 | 25 | 20 |
合計 | 583 | 720 |
項目ending思考
對於超時提交的反思
這次作業團隊沒能在規定時間內提交非常令人難過。
我們認為存在如下問題:
- 前端技術不夠熟練,且開發效率不足導致拖慢項目進度。
- 團隊交流效率不夠,還有提升空間。
在這之后的改進:
- 立刻繼續相關技術知識的學習,及時補足之前的缺漏。
- 增加一定的開會頻率,加強團隊間的交流
重新回答的問題
- 團隊選題展示過程中,老師和同學提出了一些問題。有沒有哪個問題你們想重新回答?
我們團隊的項目是考研論壇,在我們選題展示后老師希望我們的考研論壇的功能能夠專一,盡量在一個功能上做完美,在課堂上沒有機會去討論具體的刪減和合並,但是在課后我們小組再次開了關於需求分析的組會,重新組織了論壇的基本架構,將一些小功能刪去或者聚合在一起,豐富關於論壇發帖的基本設置,盡力給用戶提供簡潔且用戶最需要的功能齊全的論壇。
- 在上次團隊選題之后,你們組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想法?有什么具體的行動,列出具體行動
在此前需求分析時,我們本希望增加一些關於二手書交易的功能,但在上次答辯之后,老師和同學們都表示希望一個考研平台的功能能專一且好用,所以我們就打算刪去一些和我們主題關聯度較低的功能模塊,而專精於我們的主要業務,盡量把項目做好,做精。
具體行動,進行了相關內容的討論,明確了我們項目的主要方向。
本次作業感受
- 對項目的管理還是有些混亂,前后端在編程過程中交流略少,同時前端的經驗也不足,導致前端的進度相對較慢,希望在之后的時間加強這方面的技術水平。
- 對於前端技術還十分的不熟練,需要在之后加強鞏固。這次也相當於發現了團隊的短板,方便在之后的團隊作業之前補強短板,為之后的團隊作業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