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及其之間的關系-商業模式名詞解釋12-14


012 供應鏈

       是操作層面的概念,對象是服務和產品,是企業在價值鏈和產業鏈已經確定的基礎之上,對服務和產品的研究。

 

013 產業鏈

       產業鏈是產業經濟學的范疇,是產業分析領域里的常用術語。是各個產業部門之間基於一定的技術經濟關聯,並依據特定的邏輯關系和時空布局關系客觀形成的鏈條式關聯關系形態。

       如大數據產業鏈,鋰電池產業鏈全景圖,物聯網產業鏈等等。

       按照邁克爾·波特的邏輯,每個企業都處在產業鏈中的某一環節,一個企業要贏得和維持競爭優勢不僅取決於其內部價值鏈,而且還取決於在一個更大的價值系統(即產業價值鏈)中。

 

 

 

 

 

 

      

014 三鏈之間的關系

       價值鏈的連接,是供應鏈的基礎。

       供應鏈的連接,是產業鏈的基礎。

 

 

 

 

 

 

 

 

 

 

       三個鏈都曾是有效的經濟分析工具.

       傳統價值鏈,主要是從滿足消費者需求出發,致力於為顧客創造更多的價值,表現的是一種效益觀

       供應鏈則是從產品或服務的供應出發,通過提高和整合供應商與生產商供應流程的效率,以求成本最小化,體現的是一種效率觀

       產業鏈作為一種分析工具,關注產業內上游、下游之間的協調與均衡,從價值角度看,產業鏈關注於產業整體價值及其創造活動的優化而從供應流程看,它覆蓋了從原材料采購到產品或服務交付,再到終端消費者的全過程,強調整個流程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因而,產業鏈體現的是產業整體的效益與效率的結合

 

 

       傳統價值鏈是以顧客需求作為出發點,顧客是價值的來源,從顧客流出的需求流、價值流和信息流經過價值鏈流程朝上游流動到達供應商處;

       供應鏈是以產品或服務的供應作為出發點,產品或服務的供應流從供應商處向下游經過供應鏈流程流向顧客。因此,二者所表達的流向是反向的,體現出價值鏈傾向於向下游關注顧客的價值,而供應鏈則是朝上游關注整合供應商和制造商,以改進效率和降低浪費。

       價值鏈和供應鏈從某種意義上,他們只是宏觀層面上的產業鏈的一種表現形式。因此,產業鏈從流向來看,既包括顧客需求出發的需求流、信息流沿着產業鏈朝上游移動到達供應商處,同時,從供應商的產品或服務出發的物流、信息流沿着產業鏈朝下游移動到達顧客,它的鏈流是一種雙向流動

 

       供應鏈管理立足於生產經營者的角度,以產品的功能和成本為中心,管理過程與生產經營過程相對應,都是由企業內部到產業外部順向連接。試圖通過標准化、集約化的批量生產和元差異性市場營銷策略,尋求資源配置的最優,通過穩定有序的常規管理,獲取規模經濟效率。

 

       價值鏈管理則是基於顧客的價值觀,管理的重點是圍繞顧客所認知的商品效用,管理過程是由顧客提出需求經中間商反饋到制造者的逆向鏈接,從商品的個性化和實效性等方面考慮需求彈性的變動,采取“一對一”的單件生產模式和差異性市場營銷策略,把顧客的意願融合在可變的實施互動管理中,從而實現企業的利潤目標。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