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性阻抗這個概念只有在高頻、甚高頻射頻傳輸時才會用到
2.特性阻抗不是電阻,特性阻抗反映的是導線對於高頻、甚高頻射頻信號傳輸的阻礙能力,與導線長度無關
3.高頻、甚高頻信號在阻抗不連續的地方會發生反射,因此為了防止反射信號回傳與發射信號疊加造成干擾,都會在終端加一個終端電阻120Ω;
之所以是120Ω,是為了和導線的特性阻抗匹配,如果導線的特性阻抗是75Ω,那么就加75Ω的特性阻抗;
之所以加在終端,是因為如果只有在終端特性阻抗會不連續,並且如果加在中間,還會消耗信號的能量
4. 近距離傳輸不用加終端電阻,遠距離傳輸需要加終端電阻,通常近距離傳輸且速率小於200kbps時,可以不要終端電阻
舉例(下面的解釋為個人理解)
如果 baud = 9600bps,v = 3*10^8m/s,所以波長 λ = v / f = 31250m,假設傳輸距離是100m,遠小於波長31250m,即在100m的傳輸導線上,形不成一個完整的波形,所以回傳基本沒干擾;
如果 baud = 10Mbps,則波長λ = v / f = 30m,假設傳輸距離是100m,大於波長30m,則在100m的傳輸導線上,回傳信號就會和發射信號疊加形成干擾,所以要加終端電阻
5. 終端電阻的添加方法,以RS485為例
之所以在開頭也加一個終端電阻,是為了防止信號從 設備 發往主機時 形成信號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