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作業屬於哪個課程 | 計科二班 |
---|---|
這個作業要求在哪里 | 作業要求 |
這個作業的目標 | 讓我們更加了解數據表達和流程控制.以及對自己在做題過程所出現的問題列舉出來並且進行解答 從而來培養我們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學號 | 20208979 |
1.1求簡單交錯序列前N項和
題目內容描述:編寫程序,計算序列 1 - 1/4 + 1/7 - 1/10 + ... 的前N項之和。
1.1.1實驗代碼截圖
1.1.2數據處理
數據表達:定義了整型flat=1,i,n。雙精度浮點型sum,item。循環變量i,n表示前n項,sum初始值是0並表示前n項和。
數據處理:用到了順序結構和for的循環結構。表達式:item=flag1.0/(3i-2),sum=sum+item,flag=-flag。
1.3.3PTA提交列表及說明
Q:一開始用#include<math.h>引出冪函數pow(-1,n+1)來表示正負沒算出正確答案不明白計算機語序的計算法則。
A:打出代碼的格式不對如sum=%.3f是不對的而是sum = %.3f。
1.2電子汪
題目內容描述:為電子寵物汪做一個模擬程序,根據電子眼識別出的兩堆小球的個數,計算出和,並且用汪星人的叫聲給出答案。
1.1.1實驗代碼截圖
1.1.2數據處理
數據表達:定義了整型A,B,i。A,B是原題目中所給的只2 1。i是循環變量。
數據處理:用到了順序結構和for的循環結構。沒有表達式。
1.3.3PTA提交列表及說明
Q:怎么將A+B的和3轉化成Wang!Wang!Wang!這三個汪沒有思路。
A:不知道為什么用到for(i=1;i<=A+B;i++){ printf("Wang!");}這個語句就可以將A+B的和3轉化成Wang!Wang!Wang!
1.3:1到X的累加和
題目內容描述:輸出1+2+3+...X 的和。
1.1.1實驗代碼截圖
1.1.2數據處理
數據表達:定義了整型n,i,sum。n為前n項題中所給的是4,i是循環變量。
數據處理:用到了順序結構和循環結構。表達式:sum=sum+i。
1.3.3PTA提交列表及說明
Q:printf("1+...+4=%d\n",n,sum);輸出的答案對的但是格式不對后來才知道正確的是printf("1+...+%d=%d\n",n,sum);對於4為什么要改成%d不是很懂。
A:printf("1+...+4=%d\n",sum);輸出來的還是錯的正確的是printf("1+...+4=%d\n",n,sum);不知道為什么要輸出n題目明明是輸出1到X的累加和(sum)n不用輸出但要打n感覺有點疑惑。
2.閱讀代碼(-5——5分)
代碼功能:找出只出現一次的數
我從中學到了:
1):作者代碼清楚明了旁邊講了有對應單詞和字符串的作用,我知道了add方法的作用是添加當前數字於哈吸集中。
2):作者用到了for循環並用Frist*1方法返回該序列第一個數,將重復的數移除。
3.學習總結
3.1學習進度條 (5分)
3.2 累積代碼行和博客字數(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