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像頭鏡頭是視頻監視系統的最關鍵設備,它的質量(指標)優劣直接影響攝像頭的整機指標,因此,攝像頭鏡頭的選擇是否恰當既關系到系統質量,又關系到工程造價。
鏡頭相當於人眼的晶狀體,如果沒有晶狀體,人眼看不到任何物體;如果沒有鏡頭,那么攝像頭所輸出的圖像就是白茫茫的一片,沒有清晰的圖像輸出,這與我們家用攝像頭和照相機的原理是一致的。當人眼的肌肉無法將晶狀體拉伸至正常位置時,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近視眼,眼前的景物就變得模糊不清;攝像頭與鏡頭的配合也有類似現象,當圖像變得不清楚時,可以調整攝像頭的后焦點,改變CCD芯片與鏡頭基准面的距離(相當於調整人眼晶狀體的位置),可以將模糊的圖像變得清晰。由此可見,鏡頭在閉路監控系統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工程設計人員和施工人員都要經常與鏡頭打交道:設計人員要根據物距、成像大小計算鏡頭焦距,施工人員經常進行現場調試,其中一部分就是把鏡頭調整到最佳狀態。
1、鏡頭的分類
[table=90%,#ffffff,,1,0,start][tr][td=1,1,22%]
按外形功能分[/td][td=1,1,21%]
按尺寸大小分[/td][td=1,1,14%]
按光圈分[/td][td=1,1,21%]
按變焦類型分[/td][td=1,1,21%]
按焦距長矩分[/td][/tr][tr][td=1,1,22%]
球面鏡頭[/td][td=1,1,21%]
1”25mm[/td][td=1,1,14%]
自動光圈[/td][td=1,1,21%]
電動變焦[/td][td=1,1,21%]
長焦距鏡頭[/td][/tr][tr][td=1,1,22%]
非球面鏡頭[/td][td=1,1,21%]
1/2”3mm[/td][td=1,1,14%]
手動光圈[/td][td=1,1,21%]
手動變焦[/td][td=1,1,21%]
標准鏡頭[/td][/tr][tr][td=1,1,22%]
針孔鏡頭[/td][td=1,1,21%]
1/3”8.5mm[/td][td=1,1,14%]
固定光圈[/td][td=1,1,21%]
固定焦距[/td][td=1,1,21%]
廣角鏡頭[/td][/tr][tr][td=1,1,22%]
魚眼鏡頭[/td][td=1,1,21%]
2/3”17mm[/td][td=1,1,14%]
[/td][td=1,1,21%]
[/td][td=1,1,21%]
[/td][/tr][/table]
(1) 以鏡頭安裝分類
所有的攝像頭鏡頭均是螺紋口的,CCD攝像頭的鏡頭安裝有兩種工業標准,即C安裝座和CS安裝座。兩者螺紋部分相同,但兩者從鏡頭到感光表面的距離不同。
C安裝座:從鏡頭安裝基准面到焦點的距離是17.526mm。
CS安裝座:特種C安裝,此時應將攝像頭前部的墊圈取下再安裝鏡頭。其鏡頭安裝基准面到焦點的距離是12.5mm。如果要將一個C安裝座鏡 頭安裝到一個CS安裝座攝像頭上時,則需要使用鏡頭轉換器。
(2) 以攝像頭鏡頭規格分類
攝像頭鏡頭規格應視攝像頭的CCD尺寸而定,兩者應相對應。即攝像頭的CCD靶面大小為1/2英寸時,鏡頭應選1/2英寸。攝像頭的CCD靶面大小為1/3英寸時,鏡頭應選1/3英寸。攝像頭的CCD靶面大小為1/4英寸時,鏡頭應選1/4英寸。如果鏡頭尺寸與攝像頭CCD靶面尺寸不一致時,觀察角度將不符合設計要求,或者發生畫面在焦點以外等問題。
(3) 以鏡頭光圈分類 鏡頭有手動光圈(manual iris)和自動光圈(auto iris)之分,配合攝像頭使用,手動光圈鏡頭適合於亮度不變的應用場合,自動光圈鏡頭因亮度變更時其光圈亦作自動調整,故適用亮度變化的場合。 自動光圈鏡頭有兩類:一類是將一個視頻信號及電源從攝像頭輸送到透鏡來控制鏡頭上的光圈,稱為視頻輸入型,另一類則利用攝像頭上的直流電壓來直接控制光圈,稱為DC輸入型。自動光圈鏡頭上的ALC(自動鏡頭控制)調整用於設定測光系統,可以整個畫面的平均亮度,也可以畫面中最亮部分(峰值)來設定基准信號強度,供給自動光圈調整使用。 一般而言,ALC已在出廠時經過設定,可不作調整,但是對於拍攝景物中包含有一個亮度極高的目標時,明亮目標物之影像可能會造成"白電平削波"現象,而使得全部屏幕變成白色,此時可以調節ALC來變換畫面。 另外,自動光圈鏡頭裝有光圈環,轉動光圈環時,通過鏡頭的光通量會發生變化,光通量即光圈,一般用F表示,其取值為鏡頭焦距與鏡頭通光口徑之比,即:F=f(焦距)/D(鏡頭實際有效口徑),F值越小,則光圈越大。 采用自動光圈鏡頭,對於下列應用情況是理想的選擇,它們是:在諸如太陽光直射等非常亮的情況下,用自動光圈鏡頭可有較寬的動態范圍。要求在整個視野有良好的聚焦時,用自動光圈鏡頭有比固定光圈鏡頭更大的景深。要求在亮光上因光信號導致的模糊最小時,應使用自動光圈鏡頭。 (4) 以鏡頭的視場大小分類 標准鏡頭:視角30度左右,在1/2英寸CCD攝像頭中,標准鏡頭焦距定為12mm,在1/3英寸CCD攝像頭中,標准鏡頭焦距定為8mm。 廣角鏡頭:視角90度以上,焦距可小於幾毫米,可提供較寬廣的視景。 遠攝鏡頭:視角20度以內,焦距可達幾米甚至幾十米,此鏡頭可在遠距離情況下將拍攝的物體影響放大,但使觀察范圍變小。 變倍鏡頭(zoom lens):也稱為伸縮鏡頭,有手動變倍鏡頭和電動變倍鏡頭兩類。 可變焦點鏡頭(vari-focus lens):它介於標准鏡頭與廣角鏡頭之間,焦距連續可變,即可將遠距離物體放大,同時又可提供一個寬廣視景,使監視范圍增加。變焦鏡頭可通過設置自動聚焦於最小焦距和最大焦距兩個位置,但是從最小焦距到最大焦距之間的聚焦,則需通過手動聚焦實現。 針孔鏡頭:鏡頭直徑幾毫米,可隱蔽安裝。 (5) 從鏡頭焦距上分 短焦距鏡頭:因入射角較寬,可提供一個較寬廣的視野。 中焦距鏡頭:標准鏡頭,焦距的長度視CCD的尺寸而定。 長焦距鏡頭:因入射角較狹窄,故僅能提供狹窄視景,適用於長距離監視。 變焦距鏡頭:通常為電動式,可作廣角、標准或遠望等鏡頭使用。 2、選擇鏡頭的技術依據 (1) 鏡頭的成像尺寸 應與攝像頭CCD靶面尺寸相一致,如前所述,有1英寸、2/3英寸、1/2英寸、1/3英寸、1/4英寸、1/5英寸等規格。 (2) 鏡頭的分辨率 描述鏡頭成像質量的內在指標是鏡頭的光學傳遞函數與畸變,但對用戶而言,需要了解的僅僅是鏡頭的空間分辨率,以每毫米能夠分辨的黑白條紋數為計量單位,計算公式為:
鏡頭分辨率N=180 / 畫幅格式的高度。
由於攝像頭CCD靶面大小已經標准化,如1/2英寸攝像頭,其靶面為寬6.4mm*高4.8mm,1/3英寸攝像頭為寬4.8mm*高3.6mm,因此對1/2英寸格式的CCD靶面,鏡頭的最低分辨率應為38對線/mm。對1/3英寸格式攝像頭,鏡頭的分辨率應大於50對線,攝像頭的靶面越小,對鏡頭的分辨率越高。 (3) 鏡頭焦距與視野角度 首先根據攝像頭到被監控目標的距離,選擇鏡頭的焦距,鏡頭焦距f 確定后,則由攝像頭靶面決定了視野。 (4) 光圈或通光量 鏡頭的通光量以鏡頭的焦距和通光孔徑的比值來衡量,以F為標記,每個鏡頭上均標有其最大的F值,通光量與F值的平方成反比關系,F值越小,則光圈越大。所以應根據被監控部分的光線變化程度來選擇用手動光圈還是用自動光圈鏡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