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論---6、重復博弈
一、總結
一句話總結:
A、當博弈雙方是“一錘子買賣”時,大多會選擇“損人未必利己”的“壞的納什均衡”。如果博弈雙方都知道,同樣的博弈,會無限次重復下去,他們就會把重復博弈的總體利益作為更重要的衡量標准。
B、解決一次博弈商家不誠信的問題:可以把一次博弈變成重復博弈。
C、生活中,也可以盡量多把一次博弈變成重復博弈,這樣可以降低被宰的幾率。比如網上買東西可以根據實際使用情況評論一下。
二、重復博弈
博客對應課程的視頻位置:6、重復博弈-范仁義-讀書編程筆記
https://www.fanrenyi.com/video/36/329
重復博弈例子
你去市場買菜,拿了幾個西紅柿。老板稱了下說:5塊5。你說:怎么這么貴啊!老板笑了笑說:不會賣給你貴的,我天天在這賣菜。你聽了這句話,就放心付錢了...
你去某個地方旅行,來到一家小飯店,看到水缸里有一種長得奇怪的魚,就隨意問了一嘴:這是什么魚啊?老板馬上撈起那條魚摔死在地上,然后說:深海石斑,300元一斤。你和你的小伙伴都驚呆了,但沒辦法還是掏錢買了這頓“大餐”...
為什么“我天天在這賣菜”,你就不會覺得貴?
為什么旅游景點的小飯店敢明目張膽的宰客?
重復博弈
你去旅游城市的小飯館里吃飯,對小飯館老板來說就是“一錘子買賣”,專業一點叫:一次博弈。在一次博弈中,小飯館老板的“最優策略”就是宰你沒商量...
你家門口市場的菜攤呢?“我天天在這賣菜”,這句話表明他和你的關系是:重復博弈。如果這次坑了你,下次你肯定就不來他這買了,說不定還會告訴你的鄰居們,這家菜賣的貴,都不要去買...
當考慮到重復博弈的長遠利益時,一次博弈的得失就不那么重要了。把一次博弈,變成重復博弈,就可以一定程度上打破“損人未必利己”這種“壞的納什均衡”。
比如說,以前,商家可以通過“消費者隔離”,讓每一次交易都是單獨的“一次博弈”,所以有時候會顯得不那么“誠信”。后來,電商有了“評價”功能,把一個個分散的“一次博弈”,變成了無數次關聯的“重復博弈”,每一次交易,都會影響下一次,商家也就越來越“誠信”了。
小結一下
當博弈雙方是“一錘子買賣”時,大多會選擇“損人未必利己”的“壞的納什均衡”。如果博弈雙方都知道,同樣的博弈,會無限次重復下去,他們就會把重復博弈的總體利益作為更重要的衡量標准,克服短期損人未必利己的誘惑。
誠信,就是把一次博弈,變成重復博弈;重復博弈,是治療“壞的納什均衡”的解葯。
生活中,也可以盡量多把一次博弈變成重復博弈,這樣可以降低被宰的幾率。比如網上買東西可以根據實際使用情況評論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