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57 標准官方文檔中,數據結構部分詳細講述了從理論數據模型轉換為S-57 數據結構的細則。這一轉換隱含着一個從理論模型的邏輯結構到數據結構中的物理結構的連接。首先真實世界由理論數據建模被簡化,物標被轉換為指定的結構(例如記錄和字段)。轉換的結果就是數據結構。 數據結構本身不能被存儲和轉發,數據結構必須以物理傳送標准進行封裝。S-57 使用 ISO/IEC8211 作為封裝的標准。從模型到結構的變換,如圖所示:
通常,參與交換的物標不止一個,因而,由於一個物標構成一個記錄,一個交換集由多個記錄構成,為了方便,將記錄組成文件,最后交換的信息集被稱作交換集。記錄組成文件和文件組成交換集的方式由產品規則制定,一般應遵守以
下規則:
一個交換集由一個或多個文件構成;
一個文件由一個或多個記錄構成;
一個記錄由一個或多個字段組成;
一個字段由一個或多個子字段組成;
交換集的層次結構如圖所示:
S-57 中定義了一個能組成交換集的記錄集合。這些記錄能分成五種類型:
-
數據集描述(元)記錄:記錄了用來識別交換信息的一般用途和特性的信息;例如坐標信息、投影、基准面、和深度數據源、比例尺及單位、數據集來源信息、描述空間記錄位置數據精度的信息等。
-
目錄記錄:記錄了解碼器在整個交換集中查找並引用的文件是所需的信息,也包括交換集內各記錄間特殊關系的信息,目錄記錄總是以 ASCII 碼編碼。
-
數據字典記錄:記錄了交換集內非 IHO 物標的定義信息,如種類、屬性等。如只使用 IHO 規定的物標,則不需要此項記錄。
-
特征記錄:特征記錄包含非位置的真實世界數據。它們可以是元物標、制圖物標、地理物標和關系物標,包括關系和更新指令的物標信息。
-
空間記錄:記錄了物標的位置數據信息。可以是矢量、柵格或矩陣類型,目前只有矢量型,其記錄要包含與特征記錄相關的幾何坐標,空間屬性,拓撲關系和改正指令,矢量記錄可以是節點、邊或面。 在對 S-57 數據進行解析時,特征記錄和空間記錄是一個海圖源文件里出現最多的記錄,也是包含重要數據的記錄。下面的圖分別給出了特征記錄和空間記錄的結構,關於更詳細的信息請查閱 S-57 標准官方文檔。有關S57標准文檔的下載請前往 電子海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