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度量學簡介(一)


之前在學習路徑追蹤的時候沒有去細究里面的光學理論,最近趁着有時間把閆令琪老師的計算機圖形學課程(萬萬沒想到在B站上也可以學習!)輻射度量學的內容又仔細學習一遍,也算是打下了路徑追蹤的理論基礎。
輻射度量學提供了一組基本的物理量用來測量光輻射,這些物理量也就成為了計算機圖形學中重要的基本概念,如下表所示:

英文名 中文名 單位 符號
radiant energy 輻射能量 J Q
radiant flux 輻射通量 W Φ
irradiance 輻射照度 W/m^2 E
radiant intensity 輻射強度 W/sr I
radiance 輻射亮度 W/(m^2 * sr) L

后面將對它們依次進行介紹。

輻射能量和輻射通量

輻射能量(radiant energy)代表的是電磁輻射的量度,單位為焦耳(J)。每個光子都攜帶着一定的能量,這個能量正比於它的頻率v,也就是:
Q=hv
其中h為普朗克常數。由於頻率決定着光的顏色,我們也就可以說,藍光要比紅光攜帶更多的能量。
而輻射通量(radiant flux)指的是單位時間上的輻射能量。它的單位為W(也就是瓦特),數學定義如下:
Φ = dQ/dt

立體角和輻射強度

輻射強度,要首先介紹立體角。那立體角是什么呢?
立體角代表的是三維空間上的角度。為了幫助理解,我們可以想象一下二維空間的角度,如下圖所示:

這個二維圓上,它的角度為θ,半徑為r,弧度為l,那么:
θ=l/r。整個圓的角度為2π。
拓展到三維空間,立體角就是三維空間的“θ”,被定義為Ω。那么該片角度所涉及到的球的面積就是A,如下圖所示:

可以算得:
Ω = A/r^2
對整個球,它的立體角角度為4π。
下圖展示了立體角的積分過程:

因為三維的位置,按照球坐標系來算的話由r、θ、φ三個參數來控制,根據上面提到的弧長和角度的關系,可以算得在dθ和dφ的情況下,dA的計算,再通過面積和立體角的關系來推得立體角的微分dω即可。

知道了立體角的概念后,就可以定義輻射強度(radiant intensity)為單位立體角的輻射通量:
I = dΦ/dω

輻射照度和輻射亮度

輻射照度指的是在單位面積上的輻射通量:
E = dΦ/dA

其實用輻射照度就可以解釋為什么距離光源越遠接收到的能量越少:

如上圖所示,因為輻射通量Φ是固定的,隨着r越來越遠,其面積也就越來越大,因此單位面積所接收到的能量也就越來越少,這是符合常識的。

而輻射亮度指的是在單位面積、單位立體角上的輻射通量:
L=d^2Φ/dωdAcosθ
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cosθ指的是面的法向和光源之間的夾角,因此上面在計算L時提到的面積其實是單位垂直面積
具體是怎么回事呢?如下圖所示:

對於一束光線,圖中的dA是irradiance中所定義的,光所照射的面積,而才是dA投影到垂直於光線方向的面積。不難得出
通過以上分析,不難得出irradiance和radiance的關系: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