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的定義與性質:
偏序集
簡單來說就是集合A中有自反,反自反,傳遞的關系
具體可以看第七章
我們結合Hasse圖看如下關系:
假如 A={1,2,3,6,12,24,36} 且有如下關系
如果:B={2,3,6}
最大|小元
定義:
y是B的最大元⇔∃y∈B∧∀x(x∈B→x≤y)
最大|小元是唯一的(類比函數的最值)
而極大|小元不唯一
B最大元6 ,最小元無
B中Hasse圖的最底(頂)層,且這一層只有一個點才能是最小(大)元
極大|小元
定義:
y是B的極小元⇔∃y∈B∧¬∃x(x∈B∧x≤y)
y是B的極大元⇔∃y∈B∧¬∃x(x∈B∧y≤x)
這里面B的極小元是 {2,3},極大元是 {6}
B中Hasse圖的最底(頂)層,則是極小(大)元
上下界
定義:
y是B的上界⇔∃y∈A∧∀x(x∈B→x≤y)
比如 B上界 {12,24,36} 下界 {1}
Hasse圖中B的最底(頂)層,包括這一層和這一層下面(上面)的所有元素構成的集合則是下(上)界
確界
定義:
B的上確界(最小上界)下確界(最大下界)就是上界的min,下界的max
結合Hasse 圖理解
若B={2,3,6} 有如上圖的關系
格
講這么多終於到格的定義了
其實只要一個偏序集中任意子集都有上下確界就是格了莫名很簡潔
暗示判斷格要瘋狂枚舉
格誘導的代數系統
交並運算
就是用符號定義了上下確界而已
各種格
分配格
如果交並還滿足分配率就叫分配格
有界格
如果B是A時仍有上下確界 則此時的格為有界格,這個確界分別稱為全上|下界
一般將全上界記為1 ,全下界記為0,一般將有界格L記為<L,∧,∨,0,1>.
界, a1∨a2∨…∨an是L的全上界.
零元,∧運算的單位元.
有補格
有補元的格稱為有補格a∧b = 0 和 a∨b = 1成立, 則稱b是a的補元
在任何有界格中, 全下界0與全上界1互補
對於一般元素, 可能存在補元, 也可能不存在補元. 如果
存在補元, 可能是惟一的, 也可能是多個補元.
對於有界分配格, 如果元素存在補元, 一定是惟一的
子群格
沒有特別懂
對一個群先找出它的所有子群
比如Z12 <0>,<1>,<2>,<3> ,<6>就是所有子群|也滿足格的定義?也是子格
然后再畫所有子群(子格)的Hasse圖就行了
布爾代數
本質上就是一個集合
如果一個格是有補分配格, 則稱
它為布爾格或布爾代數. 布爾代數標記為
<B,∧,∨,′, 0, 1>, ′為求補運算
這里面的 ' 的運算規律相當於 ‘否’
(a' )' =a
∀a,b∈B, (a∧b)′ = a′∨b′, (a∨b) ′= a′∧b′
(0∧b)∨(a∧0) = 0∨0 = 0
(1∨b′)∧(a′∨1) = 1∧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