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RO定義
MRO是 M aintenance,Repair & O perations 的縮寫, 即維護、修理和運營用品以及材料, 有時又被稱為間接材料, 是一般不進入最終產 品 的零 件 和 物 品 , 多指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 工廠或企業生產、 工作設施、 設備保養、 維修並保證其運行所需要的非直接生產性物料。 這些物料可以是用於設備保養、 維修的備品備件, 也可以是保證企業正常運行的相關設備、耗材等。 每個單位都需 要 某 種 形 式 的 M R O 物 料 來維持正常的生產和經營活動。
二、MRO物料分類
在 MRO 一般定義中的物料和服務有
(1) 工業用品 ( 包 括 一 般 生產用設備及其備件、維護用品)
(2) 電子材料( 包括零件 、 設備、計算機和外用設備)
(3) 專業設備 ( 包 括 實 驗 室設備和用品)
(4) 電器和機 械 材 料 ( 包 括維修零件、儀器和用品)
(5) 消 防 安 全 和 保 健 設 備 、零件和用品
(6) 維修車間 用 品 ( 包 括 工業機械、設備和工具)
(7) 辦公室用品和設備
(8) 化工用品和設備
(9) 車輛及其 配 件 、 設 備 和用品
三、MRO采購管理現狀
MRO的采購和管理上也存在着諸多問題:
(1) 重視直接性生產物料(BOM物料),忽視MRO物料。采購職能分散,部門間溝通不順暢,加大了潛在的采購錯誤風險。
(2) 缺少專門的采購規范和標准,采購人員缺乏專業知識和專業培訓,在采購環境確認、制定采購需求計划、確認采購認證計划,以及初采和復采等采購過程各個環節,缺少基本技能。
(3) 缺少戰略級的采購與供應組織, 尚未采用一體化供應、准時制、 分銷商合作以及電子商務采購等先進的采購模式。
(4) 沒有把設備的使用年限、更換時間、 折舊納入到專業性的企業資產管理計划當中, 設備維護和維修計划性不強。
(5) 缺乏對供應商的經營數據和產品管理, 需求的年度招標采購總是在不斷的收集、研究、論證已經用過的供應商及其產品數據, 從而導致時間、精力的浪費和信息不經濟
四、新的MRO采購管理模式
(1)一體化供應
一個供應商負責供應某一特定產品線上的所有材料,這家供應商就可以對產品大類進行細分,同時可以歸並許多相關產品細目。
(2)供應商城
所謂供應商城是指供應商物理或地理上的聚集地。供應商集中在一個具體的物理意義上的地點,可以形成市場功能和競爭效應。
(3)分銷商合作
所謂分銷商合作是指經銷各種工業品的、有獨立的法人資格、產品產地各異的分銷商聚集在一起合作開展對客戶的銷售、供應與物流管理。
(4)訂貨點采購
訂貨點采購是根據需求變化和訂貨提前期的大小,精確計算訂貨點、訂貨批量和訂貨周期、最高庫存水平,建立連續的啟動訂貨操作機制和庫存控制機制,達到既滿足需求又使庫存總成本最小的目的。
(5)MRO物料需求計划采購
物料需求計划采購目前主要用於生產企業,其原理是根據主生產進度計划和主產品結構文件以及庫存,逐層推導出生產主產品所需要的原材料、零部件的生產計划和采購計划。
(6)准時制(JIT)采購
准時制采購是一種完全以滿足需求為依據的采購方法。這種采購的目標,就是要在用戶需要的時候,將正確的數量、正確的品種送到用戶需求的地點,買方不保留庫存。
(7)供應鏈采購
供應鏈采購是在供應鏈模式下的采購機制,這種采購是由需求方、采購與供應組織、供應方共同建立的跨企業組織界的戰略性采購組織,來共同實現采購與供應職能。這種采購與供應的特點,一是供應商要主動,二是需求方要向供應商說明自己的需求規律並及時溝通庫存信息。
(8)電子商務采購
電子商務采購是一種互聯網環境下的采購模式,其特點是在網上進行貿易談判、訂貨和發出要貨指令並進行結算。因此,互聯網給采購帶來的主要是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的便利,是一種物流的革命。
五、MRO采購管理的五大要素
(1) 數量就是力量
數量就是力量,這是談判課程中基本的原理。買方的采購批量是買方在談判中的最大優勢,但具體如何合理運用這個優勢,卻取決於不同的采購戰略。對於BOM物料,特別是對大型OEM/CEM廠商來說,其采購批量上的優勢是相當明顯的。為了維持價格的競爭性,同時也為了分散風險,BOM物料常常要維持兩到三個供應商。
至於MRO物料的采購,卻出現了相反的情況。MRO物料通常都是低值物品而且品種繁多,單項商品的采購規模並不一定很大。如果仍然采取分散采購,則是自己削減自己的優勢。這種情況下可以將同類商品,甚至不同類的商品進行合並采購,從而提升談判的力量。
試想,如果某個廠商有近千項年采購量在幾千元左右的商品,如果單獨采購各項產品,將沒有一項可獲得采購優勢,而且因為要與數百個不同的供應商交易,廠商的采購成本也是相當巨大的。但是如果能將這千項物品集中從一兩個供應商那里采購,該廠商就是年采購量數百萬元的大客戶,沒有一個供應商會忽視該客戶的存在。
(2) 選擇綜合性供應商
如果我們要合並采購項目,MRO供應商不一定是物料的制造廠商,也不一定是龐大的機構,有時一個具有綜合能力的中小型公司可能更能滿足買方的需要。
對單一物料的制造商而言,單一客戶的采購量未必很大。雖然他們具有成本優勢,但其提供給買方的未必就是最好的價格,並且他們很少有為單獨為某一客戶儲備大量的庫存。而大機構由於本身制度的原因,也不會為每個客戶儲備庫存,並且交貨的速度往往更慢。
相比之下,通過服務靈活的綜合性供應商進行采購時,買方龐大的采購批量往往能夠獲得特別的折扣,他們可以要求供應商儲備一定的庫存量,從而將自己的庫存削減到最小。而當買方由於轉產或產量波動等原因而取消某些物料的采購訂單時(這點對OEM來說是非常常見的),因為大部分庫存放在供應商那里,這部分損失可以和供應商一起分擔,而且供應商還可以通過自己的銷售渠道把這些多余的庫存銷售給其他客戶。在供應商庫存管理的支持下,柔性生產和JIT生產在物料供應上也就有了保障。
不僅如此,供應商通過增加庫存和提供額外服務等手段,也可以與大客戶結成相當緊密的伙伴關系。供應商通過大批量的商品進出,實現薄利多銷的目的;而當客戶有其他的需求時,他們也往往會成為首選供應商。這是實際上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3) 本地采購
運輸的時間和成本在MRO物料采購中的作用不可低估。物料的交貨期中大約有四分之一的時間是被用在了運輸上。由於MRO物料大部分是低價值產品,長途運輸無疑將增加采購的成本,有時甚至可能超過物料本身的價值。
實際上很多廠商都注意到了這點。例如,諾基亞在建設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星網工業園工程中,也邀請了他們的主板、電池、機殼等主要物料供應商在開發區建廠。在整個星網工業園中,諾基亞的物料可以做到隨用隨取,基本實現了零庫存。
珠三角地區也已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產業鏈,良好的交通網絡使產品一天之內就可以送達,這也是電子廠商喜歡將生產基地放在那里的原因。以上的例子應用到MRO物料的采購上也是一樣的。
(4) ERP系統的運用
ERP(企業資源管理)系統的應用無疑可以提高企業使用各種資源的效率。對MRO物料的采購管理來說,ERP系統的應用可以提高運作的速度,減少出錯率,增強計划的准確性,從而帶來采購成本的相應下降。
但必須注意,ERP並不是萬靈葯。對於BOM產品和其他與產量關系較密切的產品來說,應用ERP系統確實可以提高效率。但對於其它雜項商品,如果不加區分地以ERP強行套用,可能會適得其反。
(5) 及時快速的回款
及時快速的回款對任何一個企業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供應商關系是通過誠信互利的合作達到的,其中回款的及時程度是一個最重要的標准。良好的信用紀錄可以極大地提升采購方在談判中的地位,采購員在向供應商要求更長時間的回款期時也不會難於啟齒。同時,良好的供應商關系常常可以使買方在物料短缺時仍能以相對合理的價格及時得到供貨,在供應充裕時又可以獲得相當優惠的價格。當然,這取決於整個公司的支付流程的快慢和財務部門的配合
參考文檔:
《MRO采購管理的五大要素》
《MRO的采購和供應管理-兼談我國能源工業MRO管理方法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