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4藍橋校內模擬賽


填空部分

1.一個包含有2019個結點的無向連通圖,最少包含多少條邊?

答案:2018
  (這是一道結果填空的題,你只需要算出結果后提交即可。本題的結果為一個整數,在提交答案時只填寫這個整數,填寫多余的內容將無法得分。)
一個有n個頂點的無向連通圖最少有n -1條邊,最多有n(n - 1) / 2條邊
 
 
2.在計算機存儲中,12.5MB是多少字節?
答案:13107200
  (這是一道結果填空的題,你只需要算出結果后提交即可。本題的結果為一個整數,在提交答案時只填寫這個整數,填寫多余的內容將無法得分。)
 
 
3.將LANQIAO中的字母重新排列,可以得到不同的單詞,如LANQIAO、AAILNOQ等,注意這7個字母都要被用上,單詞不一定有具體的英文意義。
   請問,總共能排列如多少個不同的單詞。
答案:2520
  (這是一道結果填空的題,你只需要算出結果后提交即可。本題的結果為一個整數,在提交答案時只填寫這個整數,填寫多余的內容將無法得分。)
7*6*5*4*3*2*1/2(因為有兩個A所以除2)
 
 
4.由1對括號,可以組成一種合法括號序列:()。由2對括號,可以組成兩種合法括號序列:()()、(())。由4對括號組成的合法括號序列一共有多少種?
答案:14
  (這是一道結果填空的題,你只需要算出結果后提交即可。本題的結果為一個整數,在提交答案時只填寫這個整數,填寫多余的內容將無法得分。)
  1 ( ( ( ( ) ) ) )
 2 ( ( ( ) ( ) ) )
 3 ( ( ( ) ) ( ) )
 4 ( ( ( ) ) ) ( )
 5 ( ( ) ( ( ) ) )
 6 ( ( ) ( ) ( ) )
 7 ( ( ) ( ) ) ( )
 8 ( ( ) ) ( ( ) )
 9 ( ( ) ) ( ) ( )
10( ) ( ( ( ) ) )
11( ) ( ( ) ( ) )
12( ) ( ( ) ) ( )
13( ) ( ) ( ( ) )
14( ) ( ) ( ) ( )
(參考:https://blog.csdn.net/ylf13/article/details/14225861)
 
 
編程部分

5.  給定三個整數 a, b, c,如果一個整數既不是 a 的整數倍也不是 b 的整數倍還不是 c 的整數倍,則這個數稱為反倍數。請問在 1 至 n 中有多少個反倍數。

輸入格式
  輸入的第一行包含一個整數 n。
  第二行包含三個整數 a, b, c,相鄰兩個數之間用一個空格分隔。
輸出格式
  輸出一行包含一個整數,表示答案。
樣例輸入
30
2 3 6
樣例輸出
10
樣例說明
  以下這些數滿足要求:1, 5, 7, 11, 13, 17, 19, 23, 25, 29。
評測用例規模與約定
  對於 40% 的評測用例,1 <= n <= 10000。
  對於 80% 的評測用例,1 <= n <= 100000。
  對於所有評測用例,1 <= n <= 1000000,1 <= a <= n,1 <= b <= n,1 <= c <= n。

 1 import java.util.Scanner;  2 public class Main {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4 Scanner scanner=new Scanner(System.in);  5 int n=scanner.nextInt();  6 int a=scanner.nextInt();  7 int b=scanner.nextInt();  8 int c=scanner.nextInt();  9 int sum=0; 10 for(int i=1;i<n+1;i++){ 11 if(i%a!=0&&i%b!=0&&i%c!=0)sum++; 12  } 13  System.out.print(sum); 14  } 15 }

 (后來發現了https://www.cnblogs.com/qimuz/p/12722995.html,做法基本一致但是用了nextLong(),突然有點在意nextInt能不能過測試點【自己私下測試是可以過的】 )

 

6.  給定一個單詞,請使用凱撒密碼將這個單詞加密。
  凱撒密碼是一種替換加密的技術,單詞中的所有字母都在字母表上向后偏移3位后被替換成密文。即a變為d,b變為e,...,w變為z,x變為a,y變為b,z變為c。
  例如,lanqiao會變成odqtldr。
輸入格式
  輸入一行,包含一個單詞,單詞中只包含小寫英文字母。
輸出格式
  輸出一行,表示加密后的密文。
樣例輸入
lanqiao
樣例輸出
odqtldr
評測用例規模與約定
  對於所有評測用例,單詞中的字母個數不超過100。

 1 import java.util.Scanner;  2 public class Main {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4 Scanner sc=new Scanner(System.in);  5 String s=sc.next();  6 char a[]=s.toCharArray();  7 for(int i=0;i<a.length;i++){  8 if(a[i]>='a'&&a[i]<='w'){  9 a[i]+=3; 10  } 11 else{ 12 a[i]-=23; 13  } 14  System.out.print(a[i]); 15  } 16  } 17 }

(參考:https://www.cnblogs.com/qimuz/p/12722995.html)

 

7.  如果一個序列的奇數項都比前一項大,偶數項都比前一項小,則稱為一個擺動序列。即 a[2i]<a[2i-1], a[2i+1]>a[2i]。
  小明想知道,長度為 m,每個數都是 1 到 n 之間的正整數的擺動序列一共有多少個。
輸入格式
  輸入一行包含兩個整數 m,n。
輸出格式
  輸出一個整數,表示答案。答案可能很大,請輸出答案除以10000的余數。
樣例輸入
3 4
樣例輸出
14
樣例說明
  以下是符合要求的擺動序列:
  2 1 2
  2 1 3
  2 1 4
  3 1 2
  3 1 3
  3 1 4
  3 2 3
  3 2 4
  4 1 2
  4 1 3
  4 1 4
  4 2 3
  4 2 4
  4 3 4
評測用例規模與約定
  對於 20% 的評測用例,1 <= n, m <= 5;
  對於 50% 的評測用例,1 <= n, m <= 10;
  對於 80% 的評測用例,1 <= n, m <= 100;
  對於所有評測用例,1 <= n, m <= 1000。

 1 import java.util.Scanner;  2 public class Main {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4 Scanner sc=new Scanner(System.in);  5 int m=sc.nextInt();  6 int n=sc.nextInt();  7 int a[][]=new int[m+2][n+2];  8 for(int i=1;i<=n;i++){  9 a[1][i]=n-i+1; 10  } 11 for(int i=2;i<=m;i++) 12 if((i&1)==1) 13 for(int j=n;j>=1;j--) 14 a[i][j]=(a[i-1][j-1]+a[i][j+1])%10000; 15 else 16 for(int j=1;j<=n;j++) 17 a[i][j]=(a[i-1][j+1]+a[i][j-1])%10000; 18 int re; 19 if((m&1)==1)re=a[m][1]; 20 else re=a[m][n]; 21  System.out.print(re); 22  } 23 } 

(參考:https://blog.csdn.net/qq_43422111/article/details/105489177?fps=1&locationNum=2

              https://www.cnblogs.com/qimuz/p/12722995.html)

 

8.    對於一個 n 行 m 列的表格,我們可以使用螺旋的方式給表格依次填上正整數,我們稱填好的表格為一個螺旋矩陣。
  例如,一個 4 行 5 列的螺旋矩陣如下:
  1 2 3 4 5
  14 15 16 17 6
  13 20 19 18 7
  12 11 10 9 8
輸入格式
  輸入的第一行包含兩個整數 n, m,分別表示螺旋矩陣的行數和列數。
  第二行包含兩個整數 r, c,表示要求的行號和列號。
輸出格式
  輸出一個整數,表示螺旋矩陣中第 r 行第 c 列的元素的值。
樣例輸入
4 5
2 2
樣例輸出
15
評測用例規模與約定
  對於 30% 的評測用例,2 <= n, m <= 20。
  對於 70% 的評測用例,2 <= n, m <= 100。
  對於所有評測用例,2 <= n, m <= 1000,1 <= r <= n,1 <= c <= m。

 1 import java.util.Scanner;  2 public class Main {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4 Scanner sc=new Scanner(System.in);  5 int m=sc.nextInt();  6 int n=sc.nextInt();  7 int r=sc.nextInt();  8 int c=sc.nextInt();  9 int a[][]=new int[m+1][n+1]; 10 int tt=1; 11 int i=1,j=1; 12 int U=1,D=m,L=1,R=n; 13 while(tt<=m*n){ 14 while(j<R){ 15 a[i][j]=tt++; 16 j++; 17  } 18 while(i<D){ 19 a[i][j]=tt++; 20 i++; 21  } 22 while(j>L){ 23 a[i][j]=tt++; 24 j--; 25  } 26 27 while(i>U){ 28 a[i][j]=tt++; 29 i--; 30  } 31 U++; 32 D--; 33 L++; 34 R--; 35 i++; 36 j++; 37 if(tt==m*n){ 38 a[i][j]=tt++; 39  } 40  } 41 42  System.out.println(a[r][c]); 43  } 44 }

(參考:https://www.cnblogs.com/zzlback/p/9688971.html這真是我看到的最簡單明了的方法了...有空再看看其他做法)

 

9.    2015年,全中國實現了戶戶通電。作為一名電力建設者,小明正在幫助一帶一路上的國家通電。
  這一次,小明要幫助 n 個村庄通電,其中 1 號村庄正好可以建立一個發電站,所發的電足夠所有村庄使用。
  現在,這 n 個村庄之間都沒有電線相連,小明主要要做的是架設電線連接這些村庄,使得所有村庄都直接或間接的與發電站相通。
  小明測量了所有村庄的位置(坐標)和高度,如果要連接兩個村庄,小明需要花費兩個村庄之間的坐標距離加上高度差的平方,形式化描述為坐標為 (x_1, y_1) 高度為 h_1 的村庄與坐標為 (x_2, y_2) 高度為   h_2 的村庄之間連接的費用為sqrt((x_1-x_2)*(x_1-x_2)+(y_1-y_2)*(y_1-y_2))+(h_1-h_2)*(h_1-h_2)。
  在上式中 sqrt 表示取括號內的平方根。請注意括號的位置,高度的計算方式與橫縱坐標的計算方式不同。
  由於經費有限,請幫助小明計算他至少要花費多少費用才能使這 n 個村庄都通電。

輸入格式

  輸入的第一行包含一個整數 n ,表示村庄的數量。
  接下來 n 行,每個三個整數 x, y, h,分別表示一個村庄的橫、縱坐標和高度,其中第一個村庄可以建立發電站。
輸出格式
  輸出一行,包含一個實數,四舍五入保留 2 位小數,表示答案。
樣例輸入
4
1 1 3
9 9 7
8 8 6
4 5 4
樣例輸出
17.41
評測用例規模與約定
  對於 30% 的評測用例,1 <= n <= 10;
  對於 60% 的評測用例,1 <= n <= 100;
  對於所有評測用例,1 <= n <= 1000,0 <= x, y, h <= 10000。
 
10.  小明和朋友們一起去郊外植樹,他們帶了一些在自己實驗室精心研究出的小樹苗。
  小明和朋友們一共有 n 個人,他們經過精心挑選,在一塊空地上每個人挑選了一個適合植樹的位置,總共 n 個。他們准備把自己帶的樹苗都植下去。
  然而,他們遇到了一個困難:有的樹苗比較大,而有的位置挨太近,導致兩棵樹植下去后會撞在一起。
  他們將樹看成一個圓,圓心在他們找的位置上。如果兩棵樹對應的圓相交,這兩棵樹就不適合同時植下(相切不受影響),稱為兩棵樹沖突。
  小明和朋友們決定先合計合計,只將其中的一部分樹植下去,保證沒有互相沖突的樹。他們同時希望這些樹所能覆蓋的面積和(圓面積和)最大。
輸入格式
  輸入的第一行包含一個整數 n ,表示人數,即准備植樹的位置數。
  接下來 n 行,每行三個整數 x, y, r,表示一棵樹在空地上的橫、縱坐標和半徑。
輸出格式
  輸出一行包含一個整數,表示在不沖突下可以植樹的面積和。由於每棵樹的面積都是圓周率的整數倍,請輸出答案除以圓周率后的值(應當是一個整數)。
樣例輸入
6
1 1 2
1 4 2
1 7 2
4 1 2
4 4 2
4 7 2
樣例輸出
12
評測用例規模與約定
  對於 30% 的評測用例,1 <= n <= 10;
  對於 60% 的評測用例,1 <= n <= 20;
  對於所有評測用例,1 <= n <= 30,0 <= x, y <= 1000,1 <= r <= 1000。
 
 
有空再完善 (๑´ㅂ`๑)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