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第七版)-樊昌信-第十章-信源編碼-重要知識點


1.模擬信號數字化:

 

1)中的步驟:

(這個“二進制數字信號”就是PCM信號)

 

2.抽樣定理:

2.1低通抽樣定理:

 

 2.2 帶通抽樣定理:

 

 2.3 理想抽樣:

 

 2.4 自然抽樣:

 

 2.5 平頂抽樣:

 

 

 

3.PCM

3.1 量化:

3.1.1 均勻量化:

(1)量化間隔:

        

(2)量化噪聲平均功率:

  

(3)量化信噪比:

 

N:二進制編碼位數;M = 2N

位數每增加1位,量化信噪比改善6dB

(4)缺點:

 

3.1.2 非均勻量化:

(1)目的:

提高小信號的量化信噪比;

(2)定義:

量化間隔隨着信號抽樣值的大小而變化;其量化信噪比與均勻量化相同;

(3)優缺點:

       優點:改善了小信號的信號量噪比;增大了量化器的動態范圍;降低了編碼位數,提高了信息傳輸的有效性;

缺點:實現相對復雜;

(4)四種壓縮:

 

 

(13是A的近似,15是μ的近似)

(5)13折線編碼規則:

 

段內碼的快速算法:

 ([ ]是取整) = 除數(二進制)…… 余數

除數的二進制就是段內碼,量化誤差就是余數

 

7/11 or 7/12(編碼 or 譯碼):

(6)PCM的抗噪聲性能:

 = S0/(Nq + Ne)     (Nq量化噪聲,Ne信道噪聲)

(7)帶寬or傳碼率(二進制Rb =RB):

 

4. 補充:

(1)(+-x V):Is = (+-x V)/x  * 2048Δ

(2)編碼電平:段開始 + 段內碼 最后補0;

譯碼電平:編碼電平 + 1/2量化間隔 最后末尾補0

(3)抽樣信號: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