葯物靶點篩選


葯物靶點:

  葯物靶點是指葯物在體內的作用結合位點,包括基因位點、受體、酶、離子通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

 

  如果是酶,應該可以由分子對接提供一定的線索,然后去找相關的抑制劑啥的進行測定。
  如果是受體,我覺得可以考慮做下蛋白組學研究,看下葯物作用后,哪些蛋白質有上調或者下調,通過這些蛋白質進行信號通路的檢索,找到葯物作用的信號通路中的點。
  這是一項工程浩大的工作啊。

  參考: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072596

   

  如何根據葯物的結構信息尋找葯物的靶標?參考: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072596

    化學葯,從葯物結構看,一般可以看過去的葯物的靶點,因為這類葯物結構具有相似性,結構簡單。
    生物葯,蛋白類和抗體類葯物,單從結構上很難推斷,因為目前研究技術對於蛋白修飾還存在很大挑戰,完整解析蛋白上所有的修飾還有一段路要走。

      可能的方法有:信號通路的方法(但同一種機制,可能存在多種信號通路);蛋白質譜(非常好的研究修飾的工具,目前有關於糖基化和磷酸化的質譜)。

      但是,想從結構信息去找可能靶點,首先還是得從技術層面解決所有結構信息問題。

 

  發現葯物靶點的實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84137-1118746.html     應用化學定量蛋白質組學方法發現天然產物(黃芩苷)的作用靶點

 

研究中葯葯理發SCI文章:

  中葯發文章的套路:

    http://paper.dxy.cn/article/41069   2012,丁香園   中葯論文也可以發表在 SCI 雜志

 

網絡葯理學:https://zhuanlan.zhihu.com/p/69988192

  網絡葯理學(network pharmacology)認為葯物是作用於多個靶點,並通過多靶點間的相互作用產生增效減毒的效果。網絡葯理學從相互聯系的角度研究問題。

  通過構建葯物-靶點-疾病之間的復雜網絡分析葯物的作用機制,使葯理研究由傳統尋找單一靶點轉向綜合網絡分析。

 

  研究套路、實例:

    https://zhuanlan.zhihu.com/p/97102410 中葯復方網絡葯理學文章套路

    https://www.biowolf.cn/m/view.php?aid=240   基於網絡葯理學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基於網絡葯理學的茵陳五苓散作用機制分析

      https://www.biomart.cn/news/16/2812471.htm   解析:用黃連解毒湯治療白血病的機制,2000年發於blood。

 

葯物基因組學(pharmacogenomics):

  研究DNA和RNA特征的變異與葯物反應相關性的科學,即研究基因序列的多態性與葯物效應多樣性之間的關系。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929680403253342987.html  值得讀      搜索:葯物基因組學 中葯靶點

  葯物靶點的研究可在基因和蛋白質兩個層面進行。”在中國科協第23期“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上,專家們的發言圍繞着靶點這個術語展開。

  並不是每一種葯都找到了其葯物靶點。......很多葯物到目前並沒有發現相應的靶點,但卻是很好的葯。比如現在治療糖尿病的葯物,很多都是先發現作用,再找到靶點

  是葯物就一定有靶點。“這個靶點沒有找到並不代表沒有靶點,如果將靶點的外延擴大就可以找到靶點。”......“很多葯找不到靶點,可能是由於它們是在無機鹽等小分子上起作用的。”他從自己的研究中推測,小分子也可能是一類被忽視的靶點,不應將搜索靶點的范圍局限在生物大分子上

  在尋找中葯靶點的研究中進展困難,甚至連最常見的板藍根,其靶點至今也沒有明確。暨南大學葯學院院長王玉強教授表示,現在很多中葯是多成分、多靶點。現在,有些人認為這是一個“姑息”的說法,因為我們沒有找到它有效的成分和靶點。

  組合靶標其實就是多靶點。她指出,針對老年痴呆、心腦血管病等一些成因復雜疾病,單一靶點的葯物難以見效。因此,可建立多靶標的體系,讓多個“葯靶”構成“靶場”。這些“靶場”組合起來形成一個譜,再用來篩選葯物。

 

中葯數據庫:

  TCMSP數據庫

 

文獻搜索:

  1. pubmed搜索:new drug target sequencing expression target   葯物基因組學

文獻:Informatics and Computational Methods in Natural Product Drug Discovery: A Review and Perspectives,Front Genet. 2019

  bioinformatics techniques can be used to discover how candidate drugs cause therapeutic activity within the human body, which can include predict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drugs and proteins, analysis of impact on biological pathways and functions, and elucidating genomic variants that can alter drug response 

  生信技術可用來發現:候選葯物如何在人體內發揮作用,包括:葯物與蛋白的互做、通路和功能的影響、基因變異影響葯物在機體內的反應。

   此圖的含義:

    生物信息學:gene expression;模擬蛋白質的三維結構和功能;種系遺傳的方法(天然產物來自生物體,它要么是一個重要過程的一部分,要么有一個特殊的目的。所以,可以用進化的方法來研究。相似的物種產生相同的NP。)

    知識庫:從現存的各種庫和數據中,挖掘葯物。

 

文獻:Highly selective inhibition of IMPDH2 provides the basis of antineuroinflammation therapy,2018,PNAS,北大屠鵬飛,中葯研究的文章 

  文章解析:http://news.bioon.com/article/6706340.html

  中葯活性分子改造成為化學探針,利用反向葯物尋靶策略從細胞中“鈎釣”相應的葯物靶點,進而針對所發現的靶點開展深入的生物學功能和分子葯理機制研究,從靶點源頭上詮釋中葯活性成分的治病機理。團隊的研究在今年取得突破,發現中葯蘇木的關鍵活性成分蘇木酮A發揮抗神經炎症的作用靶點為IMPDH2,即蘇木酮A可通過直接作用於神經小膠質細胞中靶點蛋白IMPDH2的140位半胱氨酸位點,誘導其發生變構失活,進而抑制下游NF-κB等炎症相關信號通路,發揮抗神經炎症作用。該研究的意義在於闡明了蘇木抗神經炎症的直接靶點,進而從細胞分子層面解釋了其抗炎作用的分子機理;同時也為進一步指導臨床精准用葯和中葯國際化推廣奠定了理論基礎。

  深入闡明了中葯活性成分蘇木酮A(sappanone A)發揮抗神經炎症作用的分子靶點及其作用機制。

 

  2. pubmed搜索:network pharmacolog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arget hit     搜索得到12篇   網絡葯理學

文獻:Pharmacological Targets and the Biological Mechanisms of Formononetin for Alzheimer's Disease: A Network Analysis,2019,Med Sci Monit(IF=2)

  花黃素在AD中的葯物靶點和機制。純生信分析:KEGG、GO、cytoscape。

 

文獻:Exploring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s of Xueshuan-Xinmai-Ning Tablets Acting 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Based on Drug Target-Disease Gene Interaction Network,2019,Phytomedicine(IF=4)

  在冠心病中,研究Xueshuan-Xinmai-Ning的葯物機制。利用drug,disease,gene的網絡。

 

文獻:In Silico Study of Anti-Insomnia Mechanism for Suanzaoren Prescription,2019,Front Pharmaco(IF=3)

   酸棗仁湯治療失眠,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