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春秋:套利三年,我的本金翻了10倍


本文作者董春秋,首發於春秋金經,http://www.chunqiujinjing.com/article/taoli.html,轉載請注明地址。關注公眾號春秋金經,回復“量化”,可以獲取本文用到的繪圖分析、歷史數據回測方法。

在2014年,我第一次聽說套利這個詞,然后我就被深深吸引了。之后我投資過股票,炒過比特幣,做過期貨,我發現期貨還是很適合套利的。再后來玉米淀粉期貨在大連商品交易所開始上市交易,我判斷出玉米期貨和玉米淀粉期貨的配對交易——對沖套利機會來了!

玉米-玉米淀粉套利

玉米期貨-玉米淀粉期貨的對沖套利,簡單說就是利用玉米和玉米淀粉之間價差的穩定性。淀粉有很多種,很多原料可以制作淀粉,主要有玉米淀粉、土豆淀粉、紅薯淀粉等。而玉米淀粉,顧名思義就是玉米做的淀粉,而不是其他東西做的淀粉!它的主要原料一定是玉米!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時候,玉米和玉米淀粉之間的價格一定是呈線性關系,玉米漲價玉米淀粉必然漲價,玉米降價玉米淀粉也會便宜。

玉米期貨價格和玉米淀粉期貨價格對比圖:

 

 

 

 

 

查閱資料可知,玉米淀粉的制作工藝是將玉米用0.3%亞硫酸浸漬后,通過破碎、過篩、沉淀、干燥、磨細等工序而制成。其中1噸玉米大概能生產出0.7噸左右的玉米淀粉,也就是說,生產1噸玉米淀粉則需要1.4噸左右的玉米原料。

按照這樣計算,玉米淀粉的成本/利潤公式可以如下表示:

1噸玉米淀粉成本=1.4噸玉米+若干亞硫酸+其他費用

無利不起早,沒有人會做虧本的買賣,等式左邊減去等式右邊等於利潤,若利潤為正,則1噸玉米淀粉的價格必然大於1.4噸玉米+若干亞硫酸+其他費用的價格!亞硫酸+其他費用也是正數,因此理論上1噸玉米淀粉的價格必然大於1.4噸玉米的價格!

設玉米淀粉的價格為y,玉米的價格為x,其他費用為c,利潤為e,則有y=1.4x+c+e,易得利潤e=y-1.4x-c。我假設制作1噸玉米淀粉的利潤是穩定的:如果制作淀粉利潤過高,淀粉廠會提高開工率,淀粉廠的數量也會變多,玉米的價格和其他原料的價格會跟漲,擠壓制作淀粉的利潤;制作淀粉利潤過低,淀粉廠會倒閉、會選擇減產,玉米淀粉的價格會升高,利潤會提高。我們可以看到使用玉米制作玉米淀粉的利潤波動有很強的邏輯相關性。再假設c為常數,可忽略不計,則制作1噸玉米淀粉的利潤就等於1.4噸玉米和1噸玉米淀粉的價差!

 

我對1.4噸玉米和1噸玉米淀粉的價差做統計,發現價差是非常穩定的,圍繞一個均值上下波動,也就是說我上面的假設基本正確。基於這個邏輯,我們可以構建交易策略,設定交易的閾值(yu四聲,不要讀什么fa zhi,字典沒那個詞),也就是:當價差向上突破均值+1個標准差的時候,這時我們認為制作淀粉的利潤太高了,未來利潤會降低,所以做空玉米淀粉期貨同時做多玉米期貨;當價差向下突破均值-1個標准差的時候,這時我們認為制作淀粉的利潤太低了,未來利潤會升高,所以做多玉米淀粉期貨同時做空玉米期貨。在當前不是空倉的時候,當價差回復到均值附近,這時我們平倉。

我寫了一段代碼,回測了2015-2018的情況,收益是非常可觀的:

 

上面的回測不是滿倉,眾所周知期貨是保證金交易制度,天然自帶杠桿,如果滿倉的話收益會更恐怖,一年十倍也未必不可期。

說了這么多,好像還沒講到底什么是套利。

什么是套利?

套利的官方定義是指利用相關市場或相關電子合同之間的價差變化,在相關市場或相關電子合同上進行交易方向相反的交易,以期望價差發生變化而獲利的交易行為。有些拗口,但我相信通過上面的實例詳解已經讓各位讀者對套利有了一個基本的概念。

套利有哪些類型?

套利交易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 跨市場套利

以比特幣為例,前幾年比特幣火爆的時候有很多交易平台,例如火幣網、比特幣中國、幣行等,每個平台上面的比特幣價格有差異,但是交易的標的都是比特幣,所以里面會存在套利機會。跨市場套利就是對同一個標的在不同市場中的價差進行套利。再比如大豆,有美國大豆和大連大豆,雖然都是大豆,但是價格也是不同的。

2 跨期套利

在期貨市場中,同一個商品有很多交割月份。比如豆粕期貨,主力合約有1月、5月、9月,農業受季節和氣候影響,不同的交割月份對應的價格也不一樣,但是價差一般比較穩定;還有股指期貨不同月份的價差也十分穩定。當價差異常時,做對沖,價差恢復時平倉。具體可以參考上文所述的策略,是類似的。

3 跨商品(品種)套利

跨商品套利指的是利用兩種不同的、但相關聯商品之間的價差進行交易。這兩種商品之間具有相互替代性或受同一供求因素制約。比如玉米-玉米淀粉,它們就是有強聯系的:玉米淀粉是玉米制成的。類似的還有甲醇和聚丙烯,根據高中化學的知識,甲醇分子式是CH4O,丙烯分子式是C3H6,所以差不多3噸甲醇可以制得1噸聚丙烯,甲醇期貨價格和聚丙烯期貨價格也確確實實存在很強的相關性。除原料-成品之間的跨商品套利,還存在相關商品替代套利,如金-銀(都是貴金屬),銅-鋁(都可以做導線),豆粕-玉米(都是飼料),比特幣-萊特幣。

4 期現套利

期貨和現貨之間的套利,比如股指期貨和股指ETF之間的套利:IF和滬深300ETF,IH和上證50ETF,IC和中證500ETF。

 

那么可能有人問了:你牛皮吹這么響,這樣看起來,似乎套利交易是完美無缺的?套利有風險嗎?會虧本嗎?在實際中,無風險套利的機會基本沒有。下面,我給大家講解一下套利的風險。

套利的風險

1 滑點

在實戰交易中,往往最終成交價和預期價格有一定偏差。尤其是一些商品期貨的人氣比較低的時候,買一和賣一存在很大差距。

2 成交量和流動性

非主力合約的期貨合約,往往成交量很低、流動性很差。簡單說就是有價無市,有可能你按一個價格掛一天委托都成交不了,就算成交也不能全部成交。

3 不能及時成交

有時候套利機會出現時,不能及時成交。比如制作玉米淀粉的利潤提高到閾值的時候,我應該賣空玉米淀粉期貨,買多玉米期貨。但是,我只有做多玉米期貨成交成功了,做空玉米淀粉沒有及時成交,這時候我就傻了!相當於對玉米單邊做多了,如果正好遇到玉米期貨的價格單邊下跌的大行情,我可能就直接爆倉了。那么我有沒有爆倉過呢,一位偉人曾經說過,沒有經歷過爆倉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4 價差繼續突破不回復均值

 

有時候價差會繼續增大,不能短時間糾正,押寶的兩個方向都反向運行。這時候只有止損和爆倉兩條路。你們猜我有沒有爆過倉?

 

本文作者董春秋,首發於春秋金經,http://www.chunqiujinjing.com/article/taoli.html,轉載請注明地址。

在2018年之后,可能是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玉米-玉米淀粉期貨套利,亦或是大家交易更加理性,玉米-玉米淀粉之間的價差波動越來越小。再考慮上滑點和流動性,今年像這種邏輯相關清晰可見的玉米-玉米淀粉,甲醇-聚丙烯的套利基本上已經失效了,我采用各種方法均無法獲得正收益,包括使用copula連接函數這種非線性工具,也無法擬合玉米-玉米淀粉的價差了。

套利還有哪些方式?

1 邏輯相關不太明顯的套利

雞蛋是母雞產的,母雞需要吃雞飼料、喝水才能產蛋。雞飼料是玉米和豆粕制作的。那么忽略掉母雞這個中間環節,實際上是使用玉米+豆粕生產雞蛋!我們查一下雞飼料的配比,是62%的玉米、31%的豆粕和7%的其他預混料(麥麩、 磷酸氫鈣、石粉、食鹽、其他添加劑等)。一只雞從雞蛋孵化變成能下蛋的母雞,需要1年多,可以計算出需要的雞飼料;在母雞的下蛋周期中需要的雞飼料和生產的雞蛋也可以計算,最后可以計算出1噸雞蛋=2噸玉米+1噸豆粕+其他成本,就可以按照本文開頭介紹的方法進行套利了,具體就不細說了。

2 新上市品種的套利

我的經驗是剛上市不久的商品期貨,存在的套利空間比較大,隨着時間的流逝,新品種的價格會越來越穩定,套利空間也越來越小。那么19年8月上市的尿素期貨、梗米期貨,9月上市的不銹鋼期貨,還有12月剛上市的純鹼期貨,是否也和其他品種或者和自身不同交割月份合約之間存在某種邏輯關系,存在套利空間?留待讀者思考。

3 其他非主流套利

足球、籃球等世界級比賽,有勝平負等玩法。世界杯荷蘭對阿根廷那場,荷蘭賠率很高,有人買荷蘭勝+梅西金球,挺有意思的。其他時候精心計算各個選項的賠率,也是有可能計算得到一個正收益的組合的。

結語

我的總結是套利空間、成交量、流動性三者不可得兼,成交量和流動性越好,套利空間也就越小;反之,套利空間越大,說明其中必然存在流動性的坑。

最后給大家帶來一句話:高收益會帶來高風險,但高風險不一定能得到高收益。希望大家好好體會。期貨市場是一個零和的市場,想要賺錢需要打敗所有人;而股票投資不是,可以選擇高成長的優質公司,讓好企業替你打工,買股票就是當股東,享受公司市值成長的紅利。下次的文章,我會分享股票投資的技巧,希望大家繼續關注。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