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廠模式
工廠模式是用工廠方法生成對象,而不是直接new一個對象。假設我們在Config命名空間下有一個名叫Db的數據庫操作類,用普通的方法,如果我們想去創建一個Db的對象,我們會直接new一個出來。
$db = new \Config\Db();
工廠模式就是用一個工廠方法替換掉直接new一個對象的操作,以后想創建對象就調用這個工廠方法。
<?php
namespace Config;
class Factory{
static public function createDb(){
$db = new Db();
return $db;
}
}
$db = \Config\Factory::createDb();
工廠模式有什么好處呢, 我們的項目中多處都對Db類進行了new的操作,如果這個類發生了一些更改,比如說類名或者是參數的改變,沒用工廠模式的話我們就需要進行多處更改,而工廠模式只需要改這個工廠類就行了。
2)單例模式
單例模式使某個類的對象僅能創建一次,通常一個項目中會多次用的Db這個數據庫連接類,如果在每個地方都調用工廠方法創建一個數據庫連接類,這樣是比較消耗資源的,我們只需要一個數據庫連接,單例模式就是來解決這個問題的。
我們打開Db類,首先把構造方法設置為私有的,這樣就禁止了在其他地方直接new我們的Db類
<?php
namespace Config;
class Db{
static protected $db;
private function __construct(){
}
static public function getInstance(){
//條件判斷Db類是否已經new過
if (self::$db) {
return self::$db;
} else {
//構造方法被設置為了私有的,外部不能直接new,但自己內部可以new
self::$db = new self();
return self::$db;
}
}
//下面省略一系列操作數據庫的方法
}
Db類的構造方法設置為了私有的,那我們在工廠類中也不能直接new了,現在來修改我們的工廠類
<?php
namespace Config;
class Factory{
static public function createDb(){
$db = Db::getInstance;
return $db;
}
}
現在不管我們調用多少次工廠方法,我們的數據庫連接都只會被創建一次。
3)注冊樹模式
注冊樹模式可以把我們的對象放在全局的樹上,讓對象可以全局共享
下面我們來編寫一個注冊樹的類,包含set,get,_unset三個操作。
<?php
namespace Config;
class Register{
protected static $objects;
static public function set($alias,$object){
self::$objedts[$alias] = $object;
}
static public function get($name){
return self::$objedts[$name];
}
//unset是php中的關鍵詞,所以起名為_unset
static public function _unset($alias){
unset(self::$objedts[$alias]);
}
}
下面我們再把工廠方法改一下
<?php
namespace Config;
class Factory{
static public function createDb(){
$db = Db::getInstance;
//把單例模式生成的對象放在注冊樹上
Register::set('db',$db);
}
}
現在這個工廠方法只需要調用一次,以后再需要使用數據庫連接對象,直接從全局的注冊樹上拿就行了
$db = Register::get("db");
至於這個工廠方法是么時候調用,可以在程序初始化的時候,我們的業務邏輯代碼只需要在注冊樹上把這個對象讀取出來即可。至此,三種最基本的設計模式就介紹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