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請回望第一次作業,你對於軟件工程課程的想象##
1)對比開篇博客你對課程目標和期待,“希望通過實踐鍛煉,增強計算機專業的能力和就業競爭力”,對比目前的所學所練所得,在哪些方面達到了你的期待和目標,哪些方面還存在哪些不足,為什么?
- 達到期待:文檔的規范和撰寫、部分工具的熟練使用(例如墨刀、xmind)、代碼能力的提升
- 不足:除了個人編程以外,其他編程項目的代碼量感覺相對其他人偏少,打代碼的時間也比較少。
2)總結這門課程的實踐總結和給你帶來的提升,包括以下內容:
1、統計一下,你在這門軟件工程實踐中,完成了多少行的代碼;
968
2、軟工實踐的各次作業分別花了多少時間?(做一個列表)
作業名 | 花費時間(小時) |
---|---|
第一次博客作業 | 5 |
第一次個人編程作業 | 36 |
第一次結對編程作業 | 6 |
團隊選題 | 3 |
第二次結對編程作業 | 40 |
團隊Git現場編程實戰 | 3 |
Alpha沖刺 | 25 |
Alpha事后諸葛亮 | 4 |
Beta沖刺 | 2 |
最終演示 | 1 |
3、哪一次作業讓你印象最深刻?為什么?
個人編程!!!!!因為我至今無法忘懷,刻骨銘心那段日子有多崩潰。
首先,那個題目那么多???我一看到就擱置了幾天沒去看;其次,我最初用C++寫了5天,和舍友相伴許諾看福大日出(雖然沒有),最終本地運行結果是對的,但因為不會轉碼,根本沒法用mz助教的工具來測。百度了幾天加上問了大佬,發現C+轉碼過於復雜,對於我這個菜雞可能還無能為力,我真的打算得代碼分鴨蛋的准備了(不想掙扎,惡心到我了)。
但在博客都寫好了,有些人評測的分出來后,我受到刺激,我確實不甘心,所以在評測結束之前,我聽從秋琴學姐的建議,看着python的ppt,邊學邊打。
我依舊深刻地記得,我去了她宿舍3個晚上打代碼,待到兩三點,她們都想睡了,我實在不好意思才回來。第一次評測的時候,由於我的算法可能不夠好,加上我多打了個輸出,評測的速度很慢,出來沒有分數。我那天晚上真的窒息了。第二天數據庫課上我沒聽課,就坐在后排打,仍是有問題。到了那天晚上,通過查看json文件,我才知道哪里出了問題。評測出分數后,我真的都快哭了。
但我回想起來,我依然很感謝那段經歷。我曾經跟班級很多人一樣沒有成功用C+完成轉碼無法評測,或者很多種種原因,面臨代碼0分。但我很驕傲也很慶幸,盡管作業截至了,我仍願意在評測之前去熬夜,去從零開始,我不止沒有鴨蛋,而且我的分數在中上。(寫的我都被自己感動了……
所有有時候可能真的需要一種執念吧。
4、累計花了多少個小時在軟工實踐上?平均每周花多少個小時?同時貼出開篇博客“你打算平均每周拿出多少個小時用在這門課上”的回答
125,8;
好像說大話了?哈哈哈
5、學習和使用的新軟件;
墨刀,Xmind,Hbuild, qt5
6、學習和使用的新工具;
墨刀,Xmind,Hbuild, qt5,API文檔
7、學習和掌握的新語言、新平台;
HTML,python,博客園,GitHub
8、學習和掌握的新方法;
利用qt5完成前端、html完成頁面
9、其他方面的提升。
一、更能熬夜了??
二、更耐壓,更能接受失敗了,更知道失敗了應該如何去調整自己,及時轉型,盡力而為。
二、寫下屬於自己的人月神話——個人或結對或團隊項目實踐中的經驗總結+實例/例證結合的分析##
eee……那好像是跟我上面的一個一樣的答案噢。(那我ctrl+c ctrl+v一下兒)
個人編程!!!!!因為我至今無法忘懷,刻骨銘心那段日子有多崩潰。
首先,那個題目那么多???我一看到就擱置了幾天沒去看;其次,我最初用C++寫了5天,和舍友相伴許諾看福大日出(雖然沒有),最終本地運行結果是對的,但因為不會轉碼,根本沒法用mz助教的工具來測。百度了幾天加上問了大佬,發現C+轉碼過於復雜,對於我這個菜雞可能還無能為力,我真的打算得代碼分鴨蛋的准備了(不想掙扎,惡心到我了)。
但在博客都寫好了,有些人評測的分出來后,我受到刺激,我確實不甘心,所以在評測結束之前,我聽從秋琴學姐的建議,看着python的ppt,邊學邊打。
我依舊深刻地記得,我去了她宿舍3個晚上打代碼,待到兩三點,她們都想睡了,我實在不好意思才回來。第一次評測的時候,由於我的算法可能不夠好,加上我多打了個輸出,評測的速度很慢,出來沒有分數。我那天晚上真的窒息了。第二天數據庫課上我沒聽課,就坐在后排打,仍是有問題。到了那天晚上,通過查看json文件,我才知道哪里出了問題。評測出分數后,我真的都快哭了。
但我回想起來,我依然很感謝那段經歷。我曾經跟班級很多人一樣沒有成功用C+完成轉碼無法評測,或者很多種種原因,面臨代碼0分。但我很驕傲也很慶幸,盡管作業截至了,我仍願意在評測之前去熬夜,去從零開始,我不止沒有鴨蛋,而且我的分數在中上。(寫的我都被自己感動了……
所有有時候可能真的需要一種執念吧。
三、這學期下來,你最感謝的人是誰?有什么話想要對TA說呢?##
自己哈哈哈哈?可不可以寫好幾個。秋琴,鑫燦,培榮。分別在個人、結對、團隊中給了我很多幫助。
想對秋琴說:感謝那幾個晚上你沒有趕我走,嚶嚶嚶(哼?你敢趕我走?頭都給你打爆)。
想對鑫燦說:要不是我太菜了,結對那會你就不會那門辛苦了,哎(心疼.jpg)。
想對培榮說:你不僅能力強,脾氣也太好了吧。。(干嘛總是有求必應)。
四、個性發揮,包括圖文、照片和創意等##
讓我想想我吐槽軟工多少次。詳情請看:
本來應該結束了?……##
不……##
本來我期待說這次總結作業有個問題:對軟工這門課有沒有什么建議的。雖然沒問,我有幾句話真的憋了一學期,真的需要吐槽下。
我希望如果可以,明年的軟工k班不要淡化助教。不是說我很想跟其他兩個班比較,是我覺得這樣真的弊端很大。
首先,那么多的評分表,各個96,97,98,99,真的有參考價值嗎?大家一起學習彩虹屁?騰訊文檔卡的半死,天天在那里填沒有多大參考價值的數據?
再者,比如我們組,我們是一人評一組,那門同一份作業每個組,每個人的評分標准都是不一樣的,還有些評分的同學並不是很了解被評分的同學做的如何,好像博客有寫有填就給分?大家難道不是為了趕快評分大致看下內容,再看看別組給這個同學評的如何,相差不大不就好了??專業內容真的做的好與壞真的有被客觀評價嗎?(例如個人編程的單元測試,我記得老師給某位同學評論說做的挺好,我給評了滿分,后來看看,其他做的一般的,只要有寫,都是滿分?或者滿分的邊沿???)沒錯是很透明,但是真的公平嗎?真的公平嗎?
在這點上,我覺得舍友所在的張老師的班級做得挺好的,他們班設有三個助教,由助教去評分,助教評論給建議,傳授一些經驗,最后評出優秀作業,群內公布成績。這樣的方式或許更加客觀公平,助教和學生也都能減負,雙方也能借着博客園的平台在學習上也能有所交流。(說實話,王燁學姐忙着催我們填表格,她再整理表格也很累,無形當中,k班伙伴的工作量是比z班多很多的)
有一說一,我不否認軟工給我帶來的知識擴充,心酸的體驗和成長,我也不后悔當初大積分投自己導師的軟工,依舊選擇信任我最崇敬的柯導師(哪像楊歡那樣逃了哈哈哈哈,我把他賣了,反正他又不知道,噓!),但是可能這樣的評分評論的方式讓我覺得有些不合理也很不舒服。我更希望盡量統一的標准,更公平客觀地評價,也更希望能和學長學姐助教能有學習和知識上的交流。共同減負,合作共贏,老師也能得到一份比較有參考數據的評分表,大家還沒怨言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