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社會學——社會網絡


社會網絡

三元閉包:社會網絡結構的基本特征

-三元閉包:如果兩個互不認識的人有了一個共同朋友,那么他們認識的可能性變高。

-量:共同朋友越多,可能性越大。

-質:共同朋友關系越密切,可能性越大。

三元閉包與社會網絡的靜態結構:聚集性與嵌入性

-聚集性:聚集系數越高,越是核心人物

聚集系數:A的相鄰節點中互相連接的對數 / A的相鄰節點可能連接的對數

-嵌入性:一條邊兩端共同的鄰里數

嵌入性越強,越信任,穩定。

 

-精彩部分來了!

連接兩個集團的關系(捷徑),往往是弱關系。

高密度集團內部往往是強關系。

由三元閉包理論推出的這兩個結論構成了對社會網絡基本宏觀結構的一個基本解釋:

社會網絡是由弱關系連接的強關系集團。

 

-一個具有大量低嵌入性關系的結點還有什么特點?

——結構洞(狹義上即割點,廣義上與之相連的邊嵌入性較低)

-結構洞的意義:

  • 對與其相鄰的節點具有結構上的“權力”
  • 冗余(凝聚力冗余和結構等位冗余)越小的結構洞,社會資本(權利)就越多

三元閉包結點屬性與社會網絡演化:同質性原理

-同質性核心問題:選擇OR影響

是因為相似而交往(selection),還是因為交往而相似(social influence)?

 

-同質性演化模型:謝林(schelling)模型

  • 隔離的動態模型(1972):隔離是動態演化的必然結果

  • 微觀動機與宏觀結果(1978, 2005)

 

三元閉包關系屬性與社會網絡演化:平衡理論

小世界與無標度:社會網絡的宏觀景象

 

 總結

最大的收獲:

1.社會網絡是由弱關系連接的強關系集團,冗余越小的結構洞,社會資源越多。

2.80%的同質化會導致系統處於無序的混亂當中。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