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普勒頻移


  多普勒頻移(Doppler shift)即多普勒效應(Doppler effect)。

  兩者表達同一個意思,只是在不同的文獻或者專著中使用不統一。

  最初的本意來自多普勒雷達

 “The doppler effect is the change in frequency or wavelength of a wave in relation to observer who is moving relative to the wave source” 。

  多普勒效應所形成的頻率變化叫做多普勒頻移,它與相對速度V成正比,與振動的頻率成正比。

_{fd }為多普勒頻移,\Theta為移動台方向與入射波方向的夾角;\upsilon是移動台的速度;c是電磁波傳播速度c=3x10Km/s;f為載波頻率。

可以得出,用戶移動方向與電磁波傳播方向相同時,多普勒頻移為正,反之;完全垂直時,沒有多普勒頻移;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