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差
1、1976-CIELAB
CIELab是CIE的一個顏色系統,表色體系,基於CIELab的意思是基於這個顏色系統之上,基本是用於確定某個顏色的數值信息。
LAB顏色空間是基於人眼對顏色的感知,可以表示人眼所能感受到的所有顏色。L表示明度,A表示紅綠色差,B表示藍黃色差。
三個基本坐標意義:
- 顏色的亮度(L*, L* = 0生成黑色而L* = 100指示白色),
- 紅色/品紅色和綠色之間的位置(a*負值指示綠色而正值指示品紅)
- 黃色和藍色之間的位置(b*負值指示藍色而正值指示黃色)。
CIELAB是均勻的顏色空間,所謂均勻是當數值均勻變化時,人的感官也是均勻變化; 在L*a*b* 模型中均勻改變對應於在感知顏色中的均勻改變。
所以在L*a*b* 中任何兩個顏色的相對感知差別,可以通過把每個顏色處理為(有三個分量:L*, a*, b* 的)三維空間中一個點來近似,並計算在它們之間的歐幾里得距離。
L*a*b* 空間中的兩個顏色的歐幾里得距離是ΔE(“Delta E”,ΔE*ab)。
1976年提出了CIELUV和CIELAB兩個色彩空間。
CIELAB,它主要利用的是對立色理論。
適合於將數字輸入的多樣性轉化為人類知覺上的差異
CIE1976其實就是均方誤差:
這樣做顯然是有誤差的,因為三個通道對人眼的影響一定是不同的,並且同一通道不同取值范圍下對人眼的影響也不盡相同。
下面的圖就顯示不同區域的等色差問題:
在這幅圖中,橫軸是a,縱軸是b。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當a和b的絕對值越大的時候,橢圓的面積越大,這就說明了人眼對高彩度的敏感度低。
色差值計算公式 - 百度文庫 https://wenku.baidu.com/view/73d91b424a7302768e993978.html
為了簡化計算及保證計算效果,有人在RGB空間上通過公式計算出加權的歐式距離。
2、1994
經過以上分析,1994年CIE又把色差公式改進了一次,成為了下圖的形式:
這個公式就是當a和b絕對值大的時候,敏感系數也除以一個大的數,a和b的值跟各自的敏感系數成正比,比例分別是0.045和0.015 事實上,這種改進還是遠遠不夠的,因為由上圖可以看到所有橢圓除了左下角藍色區域外,都指向坐標原點。而且對於藍色區域,人眼的敏感度要高,也就是對變化的容忍度低。事實上,藍光的波長短,並且無法產生藍光的問題曾經也是業界的難題。
3、2000年
因此2000年CIE針對藍光等問題再次改進了色差公式,變成如下形式:
見:CIEDE2000色差公式相關 - ostartech - 博客園 https://www.cnblogs.com/wxl845235800/p/11079403.html
【轉載自】
CIELAB色差計算 - 張潔的筆記 - CSDN博客 https://blog.csdn.net/lanmengyiyu/article/details/80374211
[圖文]第3章 - - 色差、色深與白度 - 百度文庫 https://wenku.baidu.com/view/e07185ccfad6195f302ba65d.html
色差計算(顏色之間的相似度計算) - Chown先森 - CSDN博客 https://blog.csdn.net/qq_16564093/article/details/80698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