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衍射極限概念
衍射極限(diffraction limit)是指一個理想物點經光學系統成像,由於衍射的限制,不可能得到理想像點,而是得到一個夫琅禾費衍射像。因為一般光學系統的口徑都是圓形,夫朗和費衍射像就是所謂的艾里斑。這樣每個物點的像就是一個彌散斑,兩個彌散斑靠近后就不好區分,這樣就限制了系統的分辨率,這個斑越大,分辨率越低。
衍射極限限制了系統的分辨率。對於一個系統來講,其衍射極限是某一個定值,是由於光的衍射造成的物理光學上的限制,跟成像系統的像差沒有關系,無像差系統其衍射極限依然存在。
描述衍射極限的公式是:
其中,是角分辨率,
是波長,
是光圈直徑。當
很小時,
約等於
,約等於
其中d是最小分辨尺寸,f是焦距。
可以推導出:
衍射極限的限制本質上來源於量子力學中的測不准關系限制。對於給定頻率的光子,當它在某個方向上的動量范圍給定時,它的分辨率也就定了。
如下圖1所示為成像艾里斑圖形:
圖1 艾里斑圖形(三維強度值和和平面圖像)
一般當一個艾里斑的中心和另一個艾里斑的邊緣暗環剛好重合時,認為兩個像斑剛好能夠分辨(瑞利判據)。
這一現象用傅立葉分析理論可解釋為:攜帶物體信息的入射光波的傅立葉分量中,較大的橫向分量對應着高頻成分,代表着物體的細節部分;但含高頻橫向分量的光波因滿足
,(kx、ky 為波矢量K在x和y方向分量,ω為光波角頻率、c為光速,傳播方向為z軸)
而成為倏逝波,倏逝波在傳播過程中因振幅呈指數衰減而無法到達像面,不能參與成像,造成物體細節部分的丟失,因而普通透鏡的成像總是有缺陷的。
【倏逝波】成像中的倏逝波與衍射極限 - ostartech - 博客園 https://www.cnblogs.com/wxl845235800/p/9397863.html
(二)超越衍射極限
1)補充:超越衍射極限(散射成像技術) - ostartech - 博客園 https://www.cnblogs.com/wxl845235800/p/12176768.html
2)研究發現,利用超級透鏡可以實現超衍射極限成像。
超級透鏡的特點在於能夠讓倏逝波到達成像面參與成像,
在這一過程中,由貴重金屬(如Au,Ag 等)制成的超透鏡的表面等離子體極化起到了關鍵作用。
圍繞着倏逝波的放大或恢復問題,人們發展了幾種不同的超級透鏡。
圖2-Pendry的完美透鏡
Pendry的完美透鏡:這種近場透鏡的特點是可以讓行波正常通過,而讓倏逝波在超透鏡中傳播時得到增強,但出透鏡之后又和原來一樣衰減,因此只能在近場成像。
從圖2中可以看出,倏逝波通過超透鏡得到增強,但是它一旦傳播出透鏡又會很快衰減,因此這種超透鏡在很多應用中受限。
圖3- “PMMA-Ag-光刻膠”的混合集成
人們研究發現,倏逝波在通過銀平板后,在一定厚度范圍內振幅以指數增強。
2005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用“PMMA-Ag-光刻膠”的混合集成進行了超透鏡原理驗證實驗,
銀膜超透鏡通過表面等離子體的激發顯著的改善了近場成像的清晰度,實驗結果證明其分辨率高達λ/6,可以使60nm的細節清晰成像。
【轉載自】
衍射極限1.13_word文檔在線閱讀與下載_文檔網 https://m.wendangwang.com/doc/2b39cf7ea3e58719c7dca37a/6
衍射極限1.13 - 豆丁網 http://www.docin.com/p-1569698081.html
光學衍射極限的突破_word文檔在線閱讀與下載_文檔網 https://m.wendangwang.com/doc/8fc86f554f2f00ff5c699992
Ernst Abbe 據何認為衍射極限是200納米?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159989
突破光學衍射極限.pptx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0606/45003530.shtm
衍射極限1.22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