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分復用(FDM):按頻率划分的不同信道,用戶分到一定的頻帶后,在通信過程中自始至終都占用這個頻帶,可見頻分復用的所有用戶在同樣的時間占用不同的帶寬資源(帶寬指頻率帶)
時分復用(TDM):按時間划分成不同的信道,每一個時分復用的用戶在每一個TDM幀中占用固定序列號的間隙,可見時分復用的所有用戶是在不同時間占用同樣的頻帶寬度
碼分復用(CMD):更常用的是碼分多址(CMDA),每一個用戶可以在同樣的時間使用同樣的頻帶進行通信,由於各用戶使用經過特殊挑選的不同碼型,因此各用戶之間不會造成干擾。碼分復用最初用於軍事通信,因為這種系統發送的信號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其頻譜類似於白噪聲,不易被敵人發現,后來才廣泛的使用在民用的移動通信中,它的優越性在於可以提高通信的話音質量和數據傳輸的可靠性,減少干擾對通信的影響,增大通信系統的容量,,降低手機的平均發射功率等,其工作原理如下:
在CDMA中,每一個比特時間在划分為m個短的間隔,稱為碼片(chip),通常m的值為64或128,為了方便說明,取m為8
1. 使用CDMA的每一個站被指派一個唯一的m bit碼片序列,一個站如果要發送比特1,則發送它自己的m bit碼片序列,如果要發送0,則發送該碼片序列的二進制反碼,按照慣例將碼片中的0寫成-1,將1寫成+1
2. CDMA給每一個站分配的碼片序列不僅必須各不相同,並且還必須互相正交,用數學公式表示,令向量S表示站S的碼片向量,再令T表示其他任何站的碼片向量。兩個不同站的碼片序列正交,就是向量S和T的規格化內積都是S * T = 0
3. 任何一個碼片向量和該碼片向量自己的規格化內積都是S * S = 1
4. 任何一個碼片向量和該碼片的反碼的向量的規格化內積都是-1
所有其他站的信號都被過濾,而只剩下S站發送的信號。當S站發送比特1時,在X站計算內積結果為+1;當S站發送比特0時,內積結果為-1;當S站不發送時,內積結果為0,S與X正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