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用例之正交排列法


正交排列法

說明:

正交表:數學---統計學的研究成果

使用最少的抽樣數據達到最廣的,覆蓋率最高的統計結果

測試人員:需要選擇合適的正交表,並且能將正交表應用到測試中即可

提示:正交表對於測試人員只是工具,不需要深入研究原理,也無需背誦。

一、 正交排列法的使用場合

在一個界面中有多個控件,每個控件有多個取值,測試要考慮不同控件不同取值之間的組合 ,但是組合數量較大(>20種,20種以下一般用因果圖/判定表),沒有必要全部測試,如何從所有組合中挑選最少的組合測試,並能得到最優的測試效果使用正交排列法。

二.正交排列法和判定表法的主要異同:

1、都是用來測控件的組合問題

2、判定表法適合測組合數量較少的情況

3、正交排列法適合測組合數量較多的情況

4、判定表(因果圖)會反映控件之間的限制和組合關系

5、正交排列表只需反映控件之間的組合關系。

三、解析正交表公式

 

Lline  

n:表示正交表有幾行,需要測試的組合的個數

n值是固定的,一旦正交表確定n值就是固定的,不需要測試人員自己計算。

m:表示正交表中允許出現的最大值

根據每個控件的取值個數來確定m

k:表示正交表有幾列

根據組合的控件個數進行確定

四、使用正交表測試的步驟:

步驟1:分析需求--- 列出需要組合的控件以及每個控件的取值(excel

步驟2:選擇一個合適的正交表  

選擇正交表,其實就是確定正交表的m值和k值的過程

M(控件的取值個數):3

K(控件個數):4

正交表:34次冪

步驟3:應用正交表

 

 

1、 把控件替換了正交表的列標題(因子)

2、 將每個控件的取值分別替換掉了對應正交表列的值(狀態)

3、 應用正交表

 

 

步驟4:根據正交排列表填寫測試用例

把正交表中的1行編寫1條測試用例,測試一種組合

說明:實際工作中有時會直接使用正交排列表測試,不寫測試用例

五、關於正交排列法的總結

1、正交表是采用最少的測試數據,達到最優的測試效果,但是遺漏的組合較多。有遺漏缺陷的風險,如果時間允許,可以適當的補充測試

2、正交表法的局限:

1)正交表的個數有限(9個)

2)要求每個控件中的取值個數要相等,這在實際應用中很少遇到

3、正交表的特性:

1)每列中不同數值出現的次數均等

2)在任意兩列中,同一行的兩個數值組成有序數對,則有序數對出現的次數是均等的

六、正交表的強化操作沒有合適的正交表

1、控件的個數(k值)不符合

方案:選擇最接近的但是稍微大一點的k值,用不到的列可以刪掉

練習2:理論上:33次冪,但是沒有正合適的正交表

最終選擇:34次冪

2、沒有合適的m值,怎么解決(powerpoint 軟件的打印功能)

方法1:少數服從多數原則

M值相同的控件個數最多的那個m

案例:分析結果,34次冪

方法2:最大值原則選擇控件取值個數最多的值當m

案例分析:m=4(取值最大),k=4

理論上:44次冪,但是沒有

最終選擇:45次冪,多余1列可以刪掉

方法總結:

1、 如果有多余的列,可以刪除掉

2、 能映射的值先映射好(替換)

3、 把每一列多出的機會,盡量均勻分配給該列的各個取值

4、 要檢查是否有完全一樣的組合,如果有要適當處理(建議修改,也可以刪除)

5、 選擇正交表時正好能應用正交表示首選,如果不合適呢么選擇最接近的。

實際工作中,屬性設置測試,兼容性測試常用正交排列法,而且兼容性測試可以不編寫測試用例,直接用正交排列表測試各種兼容組合

可以看看這個的案例哦:https://www.cnblogs.com/fuxinxin/p/8991703.html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